【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3-11-28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3年11月28日第4版 |
李斌:一个工人的中国梦 |
作者:《文汇报》专版
阅读次数:7817
|
这是一个工人的中国梦,为了这个梦想,“工人李斌”一直在努力。 做别人不敢做 中国工人让外国专家侧目 技术工人、工段长、总工艺师、教授……如今能够加在李斌名字之前的称号实在太多,不过有谁会想到,他涉足这一行当却“纯属偶然”,按照他自己的原话说:“以前哪有什么职业生涯设计,安排在哪就在哪干了。” 李斌1978年参加高考,由于当时录取率非常低,由于成绩距离录取线仅“一步之遥”而与大学擦肩而过。“说实话,当时感觉上不上大学也不是什么大事。然后参加中专、技校考试,当时机电一局的名气大,没有任何考虑,就直接报考了机电一局的技校。”成绩发布时,他最后分数是270多分,几乎是技校录取分数线的两倍,就这样,李斌被分配到了液压泵厂技校。从此,他牢牢“钉”在了这里,从未离开。 做学徒时,李斌总是小心翼翼,他笑谈:“我胆子比较小,如果哪件产品没有做好,会内疚很长一段时间。不像现在产品做坏了大不了重做一个。”不过,也正是这样的胆小,让他养成了仔细严谨的作风。同时,对于工作安排,李斌也从不计较。“领导让干啥就干啥,领导安排哪就到哪”。 在毕业前夕,因为磨床岗位缺人,工件要求高,学校安排李斌充实到磨床工作。“第一天做小工,觉得通过磨床加工后的零件非常光亮,感觉很新奇,第二天就主动要求自己动手,结果一天下来没有一件次品,就留在了磨床。”随后,因为产品改变的需要,李斌又先后经过了车床、铣床等工种,还参加过机床维修、装配的工作,每个工种适应期都在3至5天,最长不超过一周。 几乎各个班组都待过,各个工种都干过,不同岗位的历练让李斌“全面”成长。后来,哪里需要人手或者来不及做,大家都会想到李斌。不过,全面并不是李斌追求的最终目标,由博返约才是他如今辉煌的关键原因。 1986年3月,上海液压泵厂几十个青年工人打起背包,准备前往海卓玛蒂克公司的瑞士冯劳尔分公司“培训”。在这些青年的背包里,塞满了方便面、零食、照相机、扑克牌等生活和娱乐用品。而只有一个26岁的青年工人,在他鼓鼓的背包里,装着一本《德汉字典》、一本《德语教程》、一本《德汉口语手册》和一本《德语语音字典》。背包沉沉的,使命沉沉的。凭这一点,就预示着这个青年今后有着远大辉煌的前程。 这个背着沉重的行囊和几盘德文语音磁带远行的青年正是李斌。 在瑞士学习的时候,他第一次见到数控机床,他回忆说:“当时国内还是传统的车床,只是在电大读书时,在哈工大出版的《金属切屑机床》教材,提到过国外已在使用新型的加工机床,由数字控制,但没有真正见到过。 工作之余,李斌拿着辞典和复读机,一遍又一遍,拼命地读、背、听、写,很快他掌握了日常用语和技术用语,德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碰到翻译不在时,李斌也能担当翻译,同事们都亲切地叫他“二翻译”。 国外打工十分艰苦。青年们偶尔有空,有的去附近风景区游览,更多的人是在宿舍里蒙头戆睡。别人出国为了赚钱,李斌却为了学本领。为能直接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他首先要攻的是德语关。凭着之前在电大打下的英语基础,他有机会就和周围的老外及那个50多岁的车间主管劳尔对话。 对一个想偷取“火种”、报效祖国的普罗米修斯,这当然只是第一步。每天,当德国主管劳尔认真在车间里编程调试时,总觉得有个中国青年跟在身后,觉得有一双专注的眼睛在盯着他的每一个调试步骤。于是,劳尔警惕地把数控机床的工艺、编程、电气、刀具4大要素,安排由4个德国工程师完成。而中国工人,只是从事简单的劳动。 可李斌并不为所动,“虽然外方不让学,不让动设备,但我认为我要学,不动设备我也能学!”于是一本笔记本总是伴随着他左右,在技术人员输入程序时,他赶紧在一旁记录下来。但当时电脑没有普及,很多操作没有办法一下记录下来,只能在下次外方技术人员调试时再记录。就这样,通过反复观摩,李斌逐渐对程序的输入心里有底了。不过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疑问,好在当时刚刚从电视大学毕业,英语基础的优势渐渐显露出来,只要不动,他就积极向外方同行发问,在对方的点滴点拨下,这些知识牢牢地印在脑海中。 好学,总会有回报。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外方人员对李斌刮目相看。 一个闷热的夏天,下班铃响后,李斌和同事们收拾好工具准备回宿舍时,只见劳尔满头大汗跑进车间,心急火燎地向他们比划着手中的图纸。李斌听明白了,原来这几天厂里许多技术员外出度假,而这批工艺复杂的零件又必须马上加工,客户明天下班要来提货。任务火急,谁来担任编程调试的任务呢? 瑞士公司决定让这位一直向他们请教的年轻人帮忙操作一下。“至今记忆深刻,那是第一次全部由我自己操作,结果一次成功。”有了这次经历,李斌就此担任设备调试工作。一年的学习时间结束后,外方公司强烈希望李斌能够留下来帮忙,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他依然回到了国内公司。谁也没有想到,回国没有多久,外方公司再次发来传真,指名要李斌再次前往他们公司。 于是,1988年,他再次前往瑞士。据他回忆,由于读过机械制造专业,有时发现对方图纸存在的问题。甚至遇到有些工具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不论是否上班,老外都会打电话给他,向他请教。 一来二去,李斌的专业能力让外方非常的佩服。长足的进步并没有让李斌产生骄傲情绪,相反,已经成为老外眼中专家的他依然在细心地发现问题,钻研知识。“在瑞士期间,我还比较注意他们的夹具、工装,经常前去询问用途、用法等,详细记录下来,后来在国内生产中根据记录逐步复原出进行使用,解决了加工中遇到的问题。像机床上的刀位图等等,国外好的管理手段,在回到国内也逐步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反映出来,效果很好。”
“千万富翁” 算着每一分账 李斌在业内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自然也吸引了诸多企业的盛情邀请。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徐铸农谈到,当初公司有意向成立中美合资企业,在此之前,准备成为液气公司的制造基地,在浦东金桥投资了1.9个亿。“当时投了这么多钱,企业变得很困难,却一直没有好的产品,和美国合资后,引进了一批新设备,调试时却遇到了麻烦。”幸好李斌的及时“出手”,也解决了燃眉之急,不过李斌的功力一下子就吸引了美方的注意,美方公司开出了比液压泵厂高出很多的工资,真诚希望李斌能够加盟,却被李斌婉言拒绝了。 类似的事情之后发生了很多,但李斌却从未因此动心过。他始终说:“自己现在取得的成绩,不是光靠自己的努力,还要靠机遇,而这些机遇是企业提供的。企业让你在这里做,就是对你的好,人一定要记恩。” 人往高处走,这几乎是千年形成的共识。而李斌却人怕出名猪怕壮,他最怕的恰恰是“往高处走”。每当遇见上海电气的领导,没说几句话,李斌就常有一种条件反射,他给领导打预防针说:“你们不要动脑筋把我调上去哦!” 这是他最怕的。 每天早晨,他都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在自己熟悉的车间里“救火”,在车床、铣床、磨床边兜几圈。问问生产情况,解答技术难题,那些熟悉的机床像是他的孩子,那氛围令他舒坦。 新千年初,上海电气液压泵厂,这个背负沉重历史包袱的老国企,尚未完全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冬天。然而,出于对李斌的完全信任,厂领导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给他头衔、给他平台、给他最大支持,把厂里宝贵的1000万流动资金全权交给李斌,成立李斌工作室,请他领衔研发推广新产品。 抱负与实力使李斌义无反顾。“我一定不辜负信任,为企业的明天挑起重担!”在全厂干部会上,被任命为总工艺师的李斌立下了军令状。一个巨款在握的“千万富翁”就这样诞生了。 不过,这样一个“千万富翁”却是吝啬的。记忆最深刻的当属杨浦区许昌路上的刀具店老板。在骑着自行车几乎跑遍整个上海后,李斌在他那里找到了中意的刀具,但却迟迟不“出手”,软磨硬泡的砍价直让老板“吃不消”:“买刀哪有像你这样砍价,你也要给我们一口饭吃。” “这刀具原来是进口的,是用了某某牌号最好的钢后国内才能造。”临别时,刀具店老板无意中漏了一句。可就是这句话,使李斌突发灵感,他在离开柜台走了几步后,又停下脚步,迅速回到店里。 李斌真诚地望着刀具店老板,抱歉地表示,厂里真的很穷,眼下的“优惠价”还是太贵。他希望能够直接买“最好的钢”,自己生产刀具。老板惊讶得无言以对。 此时,刀具店老板已经认出了这位大名鼎鼎的“工人”,从此,他逢人就讲,自己是上海001号“李斌技师工作室”的熟客。以后液压厂要什么刀具,李斌一个电话过去,他不但提供“出厂价”,还可以赊账,甚至横穿半个上海,只为看一眼李斌而送货上门呢。 仅仅几年时间,李斌自行研制刀具180余把,企业每年花费10万元,而这些刀具如按市场价计,价值达830万元。仅此一项,李斌就为企业和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建国听到此事后,深有感触地说:“办企业应该有这样的眼光和胆略,把1000万资金交到李斌这样优秀的工人手里,我们100个放心!” 随着李斌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而来的客户络绎不绝。前几年的一个双休日,李斌正在家做家务,门卫来电找他。说有个客户要买泵,在厂门口说非要找李斌。李斌便和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赶去厂里。到门口一看,这个东北的客户并不认识。倒是那客户,一见李斌就拉住他手,亲热地直叫“李师傅”。原来那客户有个同学在常州一家机械厂工作,通过一个记者介绍找到李斌,向他请教厂里一台机床漏油的事。李斌为他作了分析,两人还通过几次电话,可问题没有解决。最后李斌利用星期天乘火车赶到常州,才修好了那部机床。临走对于酬劳,李斌坚决不收一分。所以听东北的同学单位要买泵时,就千叮万嘱推荐他来上海找李斌。 李斌虽不是销售人员,也把客户请到接待室坐下,为他倒茶,带他到车间参观了设备,向他介绍厂里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情况,还耐心回答他提出的各种问题。客户感到非常满意。第二天签合同时,客户却一定要把“谁负责质量把关”列为谈判重点,要把由李斌负责质量把关作为特殊条款,明确写入合同。客户是皇帝嘛,写上这条人家就提前付款,销售人员只得依从。事后,液压泵厂的干部、工人既骄傲又痛惜地说,现在那么多客户都要在合同上写明产品由李斌制造,这样李斌太辛苦了,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好在已有工人出“金点子”,要把厂里的主打产品改为“李斌牌”,靠李斌团队的力量驰骋市场。 李斌的品牌效应、无形资产和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当前,在上海电气,以李斌命名的“上海电气李斌技师学院”、职工“李斌杯”技能大赛,“李斌论坛”等遍地开花。李斌已从上海电气走向上海,走向全国。李斌不仅是上海电气和液压泵厂的“名片”,也是体现新世纪中国工人阶级形象的一张宝贵而烫金的“名片”。
勤于思考勇攀创新高峰 李斌在2005年前已多次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名声大噪,各种荣誉和兼职很多,对一个在一线工作的工人,可以说功成名就了。他周围有人劝他,你年纪也不小了,荣誉也到顶了,该有的都得到了,该“转型”换个层次高一点、待遇好一点、工作轻松点的位子了。可李斌完全不为所动,他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有动力,就不吃力。我惟有做个好工人,不断进取,献出智慧和汗水,才对得起培养我的企业。” 其班组内的数控调试工陈勇说起自己这几年的收获,感慨良多。“我1992年进厂,是做普通车床,2004年调入李斌工段,进入数控工段后,一点都不懂,学的英文也不是专业英语。到了李斌工段后,觉得李斌小组有浓浓的学习氛围,都在参加技术培训、等级考试。李斌告诉我们要多读点书,开始读数控中级,参加李斌杯大赛等。” 陈勇刚刚开始学习时,数控机床很少,而且很贵,大约300多万一台。“这些机床都是加工高精度零件的,技术不好不敢让你操作。而且进口刀具很贵,从德国进口,一把刀要20多万,如果刀具碰坏了,零件就不能加工,所有的装配等都要停下来。” 刚开始,李斌把机床调试好,才让徒弟们操作。如果有问题,无论多晚,无论是否在上班,李斌总会第一时间赶到机床前,给工人们讲解。“有好几次,他从家里赶来,解决完问题已经凌晨了。” “记得有一次把车床的刀具碰坏了,心里非常害怕,李斌就过来给我分析原因,指出错在哪里,该怎么处理,耐心讲解,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陈勇坦言,正是这样一次次的讲解,让他们迅速成长。陈勇2006年参加了“李斌杯”技术大赛,获得中级数控车床获第一名;2007年参加高级数控车床获第三名;(每次每个项目要100多人)2010年获2007—2009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我在读完大专后,现在正在读本科。” 而同时,李斌也从未放松过自己的学习要求,钻研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不断地寻求创新,每次数控机床要加工新的零件,需要新的刀具时,李斌都会自己设计制造。复杂的刀具外面加工往往需要几万元,甚至更高的费用,而通过他自己的改造,大大节约了成本。 对此,工人们表示出由衷的钦佩。调试工吕升龙说:“一般人有这样的光环,早就不会继续做一线了,但他一直这样坚持。他话不多,不张扬。每天早上换好工作服后进车间。我们现在学有榜样,但以前他是自发的学习,自己闯出来的。我们现在沿着他的路在走。” 也正是这一份不懈的坚持,让李斌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工人中获得的最高科技奖项。”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崔华建由衷地感慨道。 柱塞环,是斜轴泵的关键零件,以前是通过进口配套,由于各种原因,外方不再向泵厂出口。而国内技术只停留在这个零件的中低档水平,经受不了高转速、高压力的考验。 于是,李斌跑到厂长办公室说:“我想开发柱塞环”。当时在厂领导脑子里,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研发,始终认为需要进口。“听他这么说,我一愣,李斌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但马上反应到,让李斌去试试看,研究不出也没什么,研究出来了可是大新闻了。”担任厂长职务的徐铸农当即同意了他的想法。 由于深厚的基本功和常年勤勉的创新意识,李斌通过无数次失败,终于攻克难关。崔华建说:“攻关结束后,李斌也很感慨,花了这么多精力,好不容易成功。这是因为他推翻了企业近二十多年的加工工艺,可以想到有多大的阻力。技术上的压力小于精神上的压力。如果没有无私的精神,将自己的名誉置之度外的精神,何苦去做这件事。让我感动的是李斌顶住压力主动承接这项重任。” 当李斌赴北京参加柱塞环项目的申报、评审时,心里格外激动。 那天,经过数天准备,李斌带着手提电脑,走进北京科技部组织的答辩会场。面对台下坐着六七十个头发花白、德高望重的专家,李斌深深地吸了口气,走上台去。由于紧张,他站在大屏幕前几乎变得不会说话了,他的手在微微颤抖。好在当讲到技术问题时,李斌进入了状态,话语滔滔不绝如江河奔流。专家们轮番提问,从设计、工艺到某个案如何解决;李斌从容不迫,娓娓道来,答得头头是道、滴水不漏,这与他平时刻苦学习和几十年与机床打交道的丰富经验是分不开的。庄严的科学会场里鸦雀无声,只有李斌欲罢不能,他的嗓音在会场内回荡,这是众多科学家没料到的。在李斌讲完一段后,会场里爆出一阵热烈的掌声。科学无止境也不分彼此。一个普通工人在这庄严的场合和众多科学家进行着平等的探讨、交流。答辩会原来规定15分钟,由于讨论热烈,竟延长至半个多小时。事后,那些老科学家满意地说,看来李斌掌握的知识,已远远超过提问的范围,这后生有真本事!后来,据说在另一个产品评审答辩场合,当李斌走进会场时,几个评委马上打趣道:“看,李斌又来了,我们还能问什么呢?” 对于这项“二等奖”的含金量,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志伟表示:“分量十足!”他说:“以前我国的液压产品非常落后,通过李斌的攻关,使我们的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了现在的产品,国外就不会对我们进行产品封锁。并且,我们产品的价格只有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这也迫使国外产品价格逐步下降。”更为关键的是,这一产品对国防工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对工程技术行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社会效应大于经济效应。“而具体对于公司来说,李斌开发的新产品,也救活了企业。” 对于后来者,细心教导,倾囊相授;对于自身,恪尽职守,不断创新。这就是李斌,这就是新时代的“创新型工人”,以及他心中的“中国梦”。
荐稿人:lry 2013-11-28 执行编辑:lry 2013-11-28 责任编辑:zjy 2013.11.29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