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3-12-21 【编辑录入:wangdl】 文章出处:新民晚报 2013-12-20 A7版

没有思想创新,光有技术不行
作者:张炯强  阅读次数:6415

W020131220529266740317

没有思想创新,光有技术不行 ——记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金力

 

  金力 1963年3月生于上海,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遗传学专业,复旦大学教授,进化遗传学家,长期研究人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人类性状的进化机制。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细胞》(Cell)等国际著名科学刊物共发表论文300多篇。多项研究成果被收入国内外教科书,确立了我国进化遗传学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前沿地位。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说到“收徒”,进化遗传学领军人物、复旦大学教授金力的看法与常人全然不同。他说:“我招来的弟子,是希望他们来教我的,而不是我来教他们。”

 

  金力一直有个观念:中国的年轻学者要真正站在国际前沿,光靠念书、上课是走不通的,也不能局限在导师的成就中。于是,他不仅“收徒”另有一套,“带徒”也有独招。硕士生、博士生在金力那儿,往往不需要帮他做课题,也不用为他完成科研任务。金力最希望的,是学生自己发现研究项目,他这个导师来当助手。金力说:“我的任务是发现学生的优点、缺点,给他们一个完全自由的思想空间,不断鼓励他们去思考问题。”

 

  一次,金力与一名学生讨论胎儿性疾病问题。这问题存在许多争议,一种观点是,类似疾病与母亲怀孕时的营养、状态有关系。金力首先问这名学生:“感不感兴趣?先回去用一个星期时间,展开你的想象力。”学生回来后,提出了不少新想法,金力则拿出400篇与之相关的文章,让他回去阅读、思考。就这样磨了一年,这个课题才进入准备阶段。

 

  从事科研、教学近30年,金力培养的弟子成名的很多,常常有人对他说:“你学生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超过你啦。”金力则回应:“如果导师说这个东西不许做,那个东西不许碰,老师老是压学生,就不会有创新。”

 

  金力在美国当教授时曾有两个弟子最让他满意。一个是美国学生,进入金力实验室时,才20岁出头,如今36岁,已是美国大学的正教授、世界基因组研究的编委;另一个张鲲,是复旦毕业生,现就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他笑说:“现在这个张鲲,抢我学生。如果学生在那边有更好发展,我就鼓励他们去。”

 

  金力的心中,永远珍藏着一段记忆:1994年冬天,85岁高龄的谈家桢飞赴美国,专门前往斯坦福大学找到在那做博士后研究的金力。谈家桢不辞辛劳远道而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金力将来回国。金力说:回国后发现,其实人才培养比科研更重要。创新首先在于思想,没有思想的话光有技术是不行的,但是我们国家的科研太注重技术,思想是第二位。他说:“希望用新的理念为中国培养更多人才,才不负谈老期望。”

 

 

荐稿人:wdl 2013-12-21    执行编辑: zjy  2013.12.21   责任编辑:tmy  2013.12.22

0
 

上一篇“有用”是材料研究的灵魂
下一篇想为水稻写一本科普书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