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4-10-07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人民日报》2014年10月7日第2版

大道至简潘懋元
作者:本报记者 赵婀娜  阅读次数:6464

   

1

 

    他94岁,用了79个年头,执着于一件事,并成就了这件事。

 

    他对物质几无所求,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才是其毕生所寻。

 

    他就是今年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他出生于1920年,广东揭阳人,194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教育系,是我国公认的高等教育学的拓荒者与奠基人。

 

    中国高等教育学的“拓荒者”

 

    一生很长,有人选择去尝试许多事,而有人则选择终其一生,终守一业。潘懋元为后者。

 

    故事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那时的潘懋元还是厦门大学一名普通教师,他敏锐地意识到,“不能把大学生当成小学生一样来教育”。面对中国无高等教育学科的窘状,他发出“大学生岂能像中学生、小学生一样教”之诘问。

 

    1956年,暑假后的新学期,学生们发现,厦门大学的课程表里出现一个小小的变化:原来的“教育学”变为了“高等学校教育学”。别看只是几字之差,却标志着“高等教育学”在我国首次作为独立的课程被搬上课堂。

 

    10年动荡停下了潘懋元探索的脚步。

 

    直到1978年,《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刍议》连续两篇文章分别刊载于《光明日报》与《厦门大学学报》,振聋发聩,引人瞩目。有人如此评价潘懋元对中国高等教育以及整个中国教育的贡献,“它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序幕,对后来以科学方法研究高等教育起到了启蒙和指导作用。”

 

    1983年,《高等教育学讲座》出版,为第一本《高等教育学》的诞生和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84年,第一部《高等教育学》出版,标志着一门新学科的诞生;同年,高等教育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列为二级学科;1986年,厦门大学建立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潘懋元促成全国最早的4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

 

    痴迷于“人民教师”的称谓

 

    简简单单的“教授”二字,就是潘懋元名片上的全部内容。

 

    没做过老师的人,想必难以理解为人师的那份感受。对于潘懋元来说,与“一代宗师”的称谓相比,他更偏爱“人民教师”。

 

    潘懋元,一生简单,唯教书为其大爱。15岁开始从教,至今已79年。他常说:“我对物质生活已经无所求,唯求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提及育人,潘懋元有着一整套系统和方法,即“学习—研究—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法。

 

    潘懋元的学生都知道,先生要完成一门课程,必须要经过4个环节:首先是总体组织课程,对课程做必要说明,并推荐参考书目;其次是从课程中选取几个基础话题进行深入讲解;经过一轮教学后,结合一两个重点话题进行自由学习与研究;最后对每个人的作业进行评定,挖掘学生的优点与潜力。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做老师的学生,很幸福。”幸福感,这可能就是教学相长,师生相处的最美好的感受吧。

 

    潘懋元一直认为,教师是最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的职业,他常说,“我一生最为欣慰的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

 

    在潘懋元近80载的教书育人生涯中,培养了一大批高等教育研究人才和高等教育领导人才。仅在国内,全国主要高等教育研究单位几乎都有他的学生,而且大多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在各级各类高校中他的一批学生身居书记、校长职位,将先生所教授的教育与办学思想付诸实践。他们中的很多人表达了这样的共识:“我们是读潘先生的书学会当大学领导的。”

 

    人不下鞍,马不停蹄,潘懋元,仍在路上。

 

    教导学生“欲为学,先做人”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潘懋元说:“为师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个境界,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发现学生的价值,尊重学生的选择,方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作为潘懋元的弟子,一定都记得先生的教诲:

 

    不能够随声附和,要敢为天下先,要关注现实;要学会包容,提升自己而不是打击别人;同时不要刻意追求“高深”,不要以为写出来的东西别人看不懂就表示你的水平高,要深入浅出,由博返约……

 

    在这些辩证关系中,我们读懂的,不仅是潘懋元的教育理念,更是潘懋元一生的为人品格。

 

    欲为学,先做人。潘懋元自己如此,也叮嘱众多弟子这般。

 

    几件小事很具代表性:

 

    厦门大学有一个坚持多年的学术传统——周末学术沙龙,其首创者,正是潘懋元。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潘懋元就在每周六晚上,邀请学生们到家中进行学术沙龙。沙龙举办时,潘懋元总是选择坐在门口,点燃一支烟,听弟子们的讨论。之所以选择坐在门口,是因为潘懋元信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允许学生与导师有不同的意见。“自由讨论,平等对话,启迪思维,追求真理”的沙龙学术原则,已成为厦门大学宝贵的学术传统。

 

    1999年,厦门遭遇特强台风。为了不耽误上课,已79岁高龄的潘先生赤着脚、步履蹒跚地走进教室。1994年春,潘懋元被聘为汕头大学兼职教授,月薪6000元,他仅拿1000元作为来往旅途费用和生活开支,余下的5000元悉数捐献给当时还缺乏科研经费的厦大高教所。2000年80寿辰时,潘懋元从个人积蓄中拿出近20万元设立“懋元奖”,每年在厦大校庆期间对那些优秀年轻师生给予奖励。2006年,在厦大85周年校庆时,潘懋元又捐款25万元,其中20万元指定用于“懋元奖”,成为在校教师中个人捐款数额最大的一笔……

 

    在学生眼中,潘懋元不仅是一个导师,还是做人的航标。正如他自己常说的,“导师对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具体帮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方向上的指引、方法上的点拨及人格上的影响。”

 

    今年教师节前夕,潘懋元当选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而且是年龄最长的一位,当记者问及感受,潘懋元说自己很幸福,“我是‘播种者’,又是‘收获者’,得英才而育之,这是一名老师的最大快乐。”

 

    记者手记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在若干种答案中,潘懋元的最简约,却最深刻。

 

    潘懋元说,“为师的至高境界,是发现‘人的价值’,发现学生的价值,尊重学生的选择,方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所谓“人的价值”,记者理解,关乎人之存在、发展,关乎教育的目的、途径与手段,更关乎人的精神自由。

 

    正因这样,潘懋元教育学生不随声附和,不刻意追求“高深”。唯如此,才能在为人、为学的过程中,体现人之高格,体现思想的独立,体现质朴简约的为学之本。

 

    大道至简,在充斥浮躁与喧嚣的当下,这当是最为宝贵的吧。

 

 荐稿人:xscclf  2014-10-07  执行编辑:lry  2014-10-07  责任编辑:tmy  2014-10-07

0
 

上一篇《致敬!国家工程师》系列报道之八:钻入深海
下一篇《致敬!国家工程师》系列报道之九:淬炼国家利器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