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5-06-11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5年6月11日第2版 |
给特种船舶安上中国“心脏” |
作者:解放日报记者 龚洁芸
阅读次数:5813
|
———记中船重工七一一所副总工程师顾根香
顾根香在工作中
五年跨越五个台阶
21年前到七一一所报到,第一次听到“特种发动机”这个名字时的情景,顾根香至今记忆犹新:“不要说中国,就算是在国际上,了解的人也不多。”作为一种新型的外燃机,特种发动机是一个新名词,在中国知道这个“新玩意儿”的人,不超过20个,且全都在七一一所。 刚到单位,顾根香就接到重任:用五年的时间研发特种发动机的样机,然后制造成国家工程装备。这种特种发动机可以使用不同的燃料,也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这是一个军令状,因为缺少这一核心动力设备,我国特种船舶受国外技术封锁,建造长期受阻。七一一所领到的任务,就是要跟时间赛跑。 就当时而言,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国外研发类似的发动机,从试验室做实验到最后投入生产,至少需要15年的时间。“特种发动机要成为产品,前面研发阶段有很多关键技术需要突破,我们面前,至少有五个台阶要跨越。”顾根香已经不太记得当时重压在身的感觉,只记得当时的老同志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分秒必争。 工作到第三年,还是“新人”的顾根香被委以专业组组长的重任。把重任交给28岁的顾根香,当时的工程中心主任金东寒这样认为,这个沉稳严谨的年轻人有钻劲,而且吃得起苦。 五年的时间里,顾根香跑遍上海和北京的图书馆、国防科工委的研究室、上海科技情报的研究所,向工作几十年的资深工程师学习画图、编程,“泡”到生产车间和一线工人开发新模具。 顾根香和他的团队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特种发动机走过了从无到有每一个步骤,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顾根香在研发过程中开发的动态性能仿真模型,解决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也成为世界上特种发动机制造的标杆。
听到机器声才安心
研发之后,就是整机试验。整机组组长的重担,又压在了顾根香的身上。 2001年,顾根香研发出的样机开始进行耐久试验,当时的目标是连续运转600小时不出故障。之前的十几天风平浪静,但是就当曙光初现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机器运转到350小时时,突然就趴下了。接到电话,顾根香第一时间赶到试验室,原来里面的一个结构件断了,发动机从下到上全部遭到了损坏。重新修复,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顾根香也听到了质疑声:“够呛!他们三年都拿不出产品”。顾根香只跟团队里的同事说了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之后,他联合设计、生产、控制等专业一起找问题,从头再来。这一次,整机试验安全度过了600小时,接着就是1000小时、2000小时直到完全合格投入正式生产。 在整机试验的几年里,顾根香很难睡个安稳觉。在试验室联系人表格上,他是第一负责人,一个电话打来,哪怕是深更半夜,顾根香总会第一个赶到现场。“随叫随到”,是顾根香的行事标准。 “发动机就像是我的孩子,20多年里它的点滴动静,都牵动着我的心。”顾根香并不善言辞,这或许是从他口中说出来最动听的话,“我只要听到试验室里机器在转就会很开心。”
机器永远转下去
十几项特种发动机关键技术的攻克、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研制成功世界上功率最大的特种发动机,这是顾根香和团队用20多年的时间和心血获得的创新成果。特种发动机如同“心脏”,给了我国特种船舶崭新的生命。 虽然起步晚,但顾根香用20多年的时间赶上了世界先进的步伐。顾根香还用自己的科技创新赋予特种发动机新的“生命”:和国外相比,我国的产品维修性能更好,如果国外两个工程师8小时能修好,我国的师傅用2个小时就能完成;通用性更好,发动机的适应度也更加广泛;材料工艺也有了新的创新,使得自主研发的发动机也能比国外更加持久经用。 2005年之后,顾根香把研究的方向从船舶应用转向了陆地。十年间,他带领团队研发了热电联供系统,使用天然气为燃料,同时发动机的能量可以用来发电、烧水,使得能量利用率超过80%,他还在寻找更多的原料供给,比如使用垃圾填埋、太阳能、天然气等,造福更多的普通老百姓。 说起顾根香,七一一所一直留着这样一个美谈:顾根香的夫人是独生女,丈人有自己的产业,也很需要人手帮忙,但是老丈人却总以这个“泡”在试验室的女婿为荣。老丈人总会对顾根香说:“家里的事情有我们,你只管一门心思干好事业。你为国家事业做出了贡献,我们永远支持你。”
荐稿人:lry 2015-06-11 执行编辑:lry 2015-06-11 责任编辑:tmy 2015-06-11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