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5-07-13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5年7月13日第1版

“粉煤灰”里走出绿色建筑专家
作者:解放日报记者 赵翰露  阅读次数:6269

记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徐强

 

徐强(右二)在能耗监测平台与同事讨论监测数据

徐强(右二)在能耗监测平台与同事讨论监测数据

 

  从高性能混凝土到绿色建筑,徐强的名字,总跟这些建筑行业最红火的领域联系在一起。作为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的总工程师,入行31年,他一直是业内的明星人物,在许多国家级的大型项目上都刻下印记。

  有人羡慕徐强“每一步都踏在点上”。但更客观说法是,走过的每一步固然有机遇,但更多的,是徐强本人勇于承担、善于开拓的品格和一心一意、潜心钻研的毅力。

  “科研院所通常知识分子多,环境宽松。想要有成就,必须对自己有要求。”31年来,对自己,对自己带的年轻人,徐强始终是这个要求。

  从“废物利用”到“性能提升”

  或许很难想象,徐强,这位国内有名的绿色建筑专家,职业生涯的最初,是从不起眼的粉煤灰开始的。

  粉煤灰,是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曾经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说曾经,是因为如今的粉煤灰,已经是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原料之一。这一切,离不开徐强和他的同行数十年努力。

  时间拨回到上世纪80年代,徐强还是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一名青年工程师。当时,上海每年产生近1亿吨粉煤灰,粉煤灰的“废物利用”是个新鲜课题。徐强的专业是材料学,把他招进来,建科院看中的正是他在材料学上扎实的专业背景,在“粉煤灰”问题上,可能有所作为。

  勤奋、踏实、专业,徐强很快不负所望成了课题组骨干,但他的志向并不止于此。在一轮又一轮试验中,徐强和同事们发现,粉煤灰对于建筑材料的意义,不仅仅是“废物利用”那么简单——按特定比例混合水泥与粉煤灰,能使混凝土的性能成倍提高。“混凝土是水泥,微观层面上,还有孔隙,因此不够牢固。”多年以后,坐在“院领导”的办公室里,徐强说起当年的发现,仍难掩兴奋,“原本粉煤灰固化慢是个缺点,与水泥结合后,仍未固化的粉煤灰恰好能进入水泥的孔隙。时间长了固化后,混凝土的性能大大提升。”

  此后,徐强和同事们又陆续将矿渣等6种材料添加进新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逐渐成为市建科院的一块招牌。上海的粉煤灰利用率从50%—60%升至95%以上。

  十年准备,铸百年大桥

  世纪之交,洋山港地区发展的重大工程东海大桥启动了。造桥本不是建科院的特长,但东海大桥不同。它是我国多年以来的第一座大跨度海水桥。与淡水桥相比,海水桥有个最大的难关:海水腐蚀。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在海水中可能十多年就烂了。可东海大桥的目标是“百年工程”,怎么办?

  大桥建设方想到了建科院,想到了徐强。“有没有办法弄出一种材料,在海水里一百年也不会烂?” 

 

  徐强独辟蹊径:“钢筋泡水肯定会腐朽,但我们可以使用高性能混凝土,让海水一百年也泡不到里面的钢筋。”如何保证?徐强有准备:早在十多年前高性能混凝土研制成功之初,他已经想到未来在海水中应用的可能性,于是团队早早与青岛方面合作,拿去实验钢筋混凝土。“青岛的钢筋已经泡了十多年了,没有问题,我有信心。”

  于是,徐强成了东海大桥混凝土技术首席咨询专家。但毕竟实打实的工地不比实验项目,巨大的构件只能在基地附近找了个荒岛,临时搭起预制厂。徐强每两三天就要去一次洋山港,坐船到岛上,观察、检测、指导,后来,干脆在现场设了个检测站。

  两年下来,高性能混凝土用于海水桥预制构件的技术成熟了。这一项目荣获国家及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成为东海大桥四项核心技术之一。此后,杭州湾大桥、嘉绍大桥、青岛海湾大桥等高标准海水桥,都采用了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徐强还参加了国家的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

  绿色建筑,开拓脚步不停歇

  走上管理岗位后,徐强逐步将自己定位为科研资源的整合者。从粉煤灰到高性能混凝土,再到东海大桥,循着一条资源利用、环保节能的主线,徐强的视野越来越广。经过多年思考,他把目光聚焦到绿色建筑上。

  绿色建筑是近年来建筑学科的热门。但在徐强初涉绿色建筑的2003年,国内从事绿色建筑研究的,寥寥无几。那一年,徐强和团队承接了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生态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

  徐强的目标很明确:绿色建筑的根本目的是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因此在绿色建筑的研究应用中,必须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域气候特征、当地资源条件和建筑人文背景,“因地制宜”。

  “建立具有中国和上海特色的生态建筑集成技术体系”,并非空话。上海夏热冬冷、高温高湿,居民喜欢通风、空调开开停停,种种特征,在全球都没有可参照的范本。徐强带领团队监测近百户居民的实际用能模式,调查数万户居民的用电情况,收集多年气候变化的大量数据,结合现有技术和实际建筑,进行海量计算分析。

  从无到有,一套适应上海地区气候的建筑节能技术路线最终诞生。新型的墙面保温技术、屋面的节能改造、玻璃幕墙的改造体系……“建筑研究不能停留在实验室里。”徐强说,于是,他联合设计院、开发商、施工单位、供货商,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打通产业链环节,从位于莘庄的建科院首幢“生态楼”开始,上海的绿色建筑越来越多。

  在徐强团队的努力下,上海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节能监管体系也纷纷出台,上海的绿色建筑实践,走在了全国前列。

(同日:《解放日报》第2版文章《“很幸运赶上了蓬勃发展大时代”》,《文汇报》第1版文章《徐强:让绿色建筑遍布申城》,都报道了徐强的事迹。---lry  )

 

 

   荐稿人:ffy  2015-07-13   执行编辑:lry   2015-07-13   责任编辑:tmy  2015-07-14

0
 

上一篇援藏干部白锦波:誓将三年当半生
下一篇揭开“红色前哨雷达站”遗传密码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