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5-10-22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人民日报》2015年10月21、22日09 版 |
他是太空“牧星人” |
作者:人民日报记者 余建斌 刘诗瑶 宗兆盾 文 武
阅读次数:9241
|
【人物简介】 李恒年,现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测控技术部研究员。48岁的他,已在航天测控第一线默默耕耘20多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被表彰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把人生安放在梦想的轨道上,梦想多大,星空下的轨道就有多壮美。梦想,是李恒年扎根航天测控第一线23年,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
因为跟着梦想飞,李恒年忠诚使命、矢志航天,能够打破成规,大胆创新。他常说一句话,“科研工作者的血性,常常体现为挑战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对航天梦、科学梦的渴望和追逐,让李恒年在创新前沿,为科研增长点和航天新领域不停地“自找烦恼”。
一个人的梦想只是一颗星,千万人的梦想汇聚起来就能点亮苍穹。航天是“千人一杆箭、万人一颗星”,事业长兴,必须依靠团队协作的力量。李恒年甘为人梯、打造团队,在他身后,中国航天测控界人才辈出,“三剑客”“五小虎”“十才俊”不断涌现。
我们正需要一批像李恒年这样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将使命融入梦想,勇于登攀,善于创新,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当一枚枚火箭刺破苍穹,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才标志着卫星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开始。从卫星升空那一刻,直至寿命终结,对它进行跟踪测量控制、故障诊断维修等工作,就是航天测控,也是卫星能够纵情驰骋太空的无形生命线。
今天,已有百余颗“中国星”在太空遨游,意味着有百余条生命线贯穿天地——一头连着卫星,一头连着航天测控人。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研究员李恒年是这群太空“牧星人”中的杰出代表。他曾连续奋战69天,让价值10多亿元、在太空中濒临失效的卫星起死回生;也曾为一个问题专注20年,使我国航天器机动轨道确定能力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
“和老一辈航天人相比,我们赶上了国家航天事业大发展的好时代,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找到了人生价值!”李恒年的人生轨道同航天轨道紧紧连在一起,再也没有分开。
在地球3.6万公里高度的舞台竞技
环绕赤道上空、距地面约3.6万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是各国竞技的一个重要舞台。
随着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这条360度的圆弧显得越来越拥挤。因为,就算按照正负0.1度分划,赤道上空也只有1800个卫星“轨位”。而截至目前,世界各国在国际电信联盟注册的静止轨道卫星已经超过了2300颗。
这就意味着,掌握双星或多星共位控制技术,成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控制的新课题。
2007年初,我国一颗北斗卫星发射在即,而分属不同国家的2颗卫星已抢先占据了“北斗”预定的轨位。由于担心3颗卫星共位产生碰撞危险和电磁干扰,外方专家不同意中国卫星挤进来。
经过反复协调、认真核算,李恒年设计提出的卫星共位控制方案,最终得到了相关国家认可。截至目前,3个国家的卫星已在同一轨位上安全运行8年多,成为国际社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的一个范例。
“神舟”飞天,举国关注。人们却很少知道,正是精确的航天测控为“神舟”返航铺就坦途。
作为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神舟飞船返回控制及落点预报技术负责人,李恒年自1997年起便着手开展相关方案编写和软件开发工作。为解决返回制动时飞船质量影响落点精度的难题,他推算出飞船剩余燃料量计算公式,完善了瞬时风力修正计算落点的软件,研究提出的飞船返回舱轨道控制技术,使返回舱落点预报精度大幅提高。自神舟五号任务以来,神舟飞船返回舱落点预报精度始终稳定在1公里以内,缩短了搜索时间,提高了航天员搜救的安全系数。
在多年的航天测控工程任务实践中,李恒年不仅解决了众多棘手问题,而且注重总结提炼和理论升华。由他领衔的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和承担国家多项重点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带领团队多次参加国际空间轨道设计大赛,与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欧空局等世界顶尖团队同台竞技,屡获佳绩。
惊心动魄处见使命担当
1999年底,“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即将发射。这是一颗自旋稳定式卫星,姿态控制至关重要。李恒年通读程序代码后发现,卫星姿态控制软件中使用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已远远落后于时代。
这是老一辈科学家亲自审定的经典模型。是遵从权威,还是打破成规、大胆创新?30出头的李恒年难住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刻苦攻关,李恒年经过反复推导验算,他确信自己编写的程序优于原方案,并最终获得了唯一一次模拟器测试机会。模拟结果出来,新方案获胜。
这套全新的自旋式卫星姿控算法,被成功运用于“风云二号”卫星测控任务,使卫星姿态确定精度提高了30倍,变轨控制精度提高近10倍,节省星上燃料近15公斤。15公斤燃料,能够为卫星增加7年以上的能源保障,李恒年创造了新的技术奇迹。
挑战权威靠勇气,关键时刻看担当。李恒年领衔组织的一次次卫星异常情况处置,虽不见硝烟,却惊心动魄,让人感受到太空“牧星人”的使命担当。
2006年10月,我国一颗遥感卫星突发故障。遥测数据显示,卫星在太空中急速翻滚,星上能源完全消失,只有阳光照射到太阳能帆板时,才有几秒钟的信号反馈。当务之急,是尽快确定卫星姿态,抓住每次几秒钟的卫星加电时间,注入控制指令,使卫星停止翻滚,转入正常运行姿态。否则,造价10多亿元的卫星,将成为毫无用处的太空垃圾。
李恒年带领团队挺身而出。经过持续20多天的仿真分析,他们终于掌握了卫星翻滚的运动规律和太阳帆板供电的周期规律,准确预测出卫星最大供电时间段。按照他们的建议,远望号测量船在南半球上空捕获卫星,注入遥控指令,69天的太空营救终获全胜。
在一次内部学术交流会上,李恒年动情地说:“科研工作者的血性,常常体现为挑战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
李恒年常对青年科技人员讲,“一个科研工作者,如果没有几个问题始终占据着头脑,很难有多少成就。” 他身上总是满满的正能量
并肩奋战十几年的同事对李恒年由衷敬佩,“他身上总是满满的正能量,遇事从容自信,乐观的心态常能鼓舞身边人”。
尽管整天与抽象的公式、枯燥的数据为伴,李恒年却始终倡导“快乐工作、快乐生活”。他常说:“数字和程序就像朋友,有它们陪伴,疲惫和清苦都是点缀。”
在他看来,科研工作虽然需要刻苦,但不是一味苦撑、苦熬。工作应该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只有懂得享受生活,合理调节身心,才能为科研攻关做好准备。
为了让团队成员“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5年前,他在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ADL)倡议成立了“ADL自行车队”,闲暇之余,就在西安周边的秦岭七十二峪展开长途骑行、冲锋问顶。
他勉励大家,“骑行登顶好比攀登科研高峰,无论山高路长、任重关险,都要沉着冷静、攻坚克难。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就要一直在路上、永远有激情、始终想冲锋。”
李恒年被提问时,总是先低头沉思,许久才用夹有甘肃口音的普通话一字一句地回答。这位声名赫赫的航天专家、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研究员,有点让人既好奇又敬畏。
他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除了墙上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基本都被书“占领”了。李恒年看书很杂,不仅仅限于专业方面和科技类,英文小说、古典名著、历史传记都是他的“菜”。在他看来,这样可以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各领域的知识本来都是融会贯通的,多涉及其他领域对搞研究非常有益。“每当我搞研究没灵感了、没电了,就看看其他书,既是休息,又是另一个角度的思考。”
随着聊天的深入,打开话匣子的李恒年,展现出不同于科研场上的一面。他还喜欢听音乐、看电影、骑行和爬山。听他娓娓道来与学生、与家人的相处点滴,李恒年的形象变得生动起来:他不仅是一名投身航天的科学家,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西北汉子。
他与卫星心心相印
李恒年出生在甘肃永昌县一个偏僻牧场,小时候就喜欢在晚上看浩瀚星空。他至今记得在老家能将天上的银河看得清清楚楚。但他不曾想到,自己的一生会和星星结下不解之缘,再也没有分开。
李恒年家里摆放着一台天文望远镜,他没事就拿起来看看。以前面对星空只会感叹宇宙之美,现在看到璀璨星河,满脑子全是哪颗卫星在头顶上空,运转是否一切正常。
“也许很多人觉得卫星冷冰冰的,但它在我心里是鲜活而有生命的。”李恒年谈起卫星的口气,像是谈起了自己的孩子。透过他的话,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他对卫星的深厚感情。
“我会情不自禁和卫星心心相印,时刻牵挂它的运转姿态。有时感觉自己仿佛也站到了那颗卫星上,一起在太空运转,接受太阳的照射,俯瞰美丽的地球。”卫星不停转,他就不会休息。在李恒年眼里,卫星恢复到正常优美的运转,向地球发回正常平稳的数据,那就是最好的回报。 他被大家称为“李sir”
李恒年是国内公认的航天器轨道控制专家,被身边同事亲切地称为“李sir”。
“李sir”有三层意味:第一层是取谐音“李师”。陕西话“师”带有“老师、师傅”之意,本身透露着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亲近随和。第二层是取英语“李sir”。这是正式场合对男士的尊称。李恒年在课题研究中,一向以发扬技术民主著称,非常注重在讨论中碰撞火花、启发团队智慧。第三层是取“带头人”甚至“精神导师”之意。作为航天器姿态确定和控制专业的学术领军者,他是大家心目中无可争议的“带头人”。
平日乐观开朗的“李sir”,有时也愁肠满腹。他愁航天事业前途、愁人才梯队断层、愁找不到科研增长点和航天新领域。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测控技术部的同事们说,李恒年像个开“猎头公司”的,经常四处访贤问能,看到有本事的年轻人,就像遇到了宝贝。外出参加学术会议遇上科研苗子,也会动员人家加入航天测控大军。人才招入麾下之后,他还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帮助确定研究方向,制订发展路线图,解决各种实际困难。
青年科技人员姜宇,痴迷于地外小行星探测。李恒年积极推荐他到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开展基础理论研究,自己承担起本应由姜宇负责的工作。博士李勇有段时间对确立的科研方向有些彷徨,李恒年勉励他“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就像农民种地,不管丰年灾年,都会认认真真撒下每颗种子,收获每粒粮食。”
有人笑话他,招来一帮年轻人,自己这个师傅却越干越累。但李恒年坚信,只要有人才,总能转化为科研实力。火候到了,单位会受益,航天事业也会受益。他常和团队的人说:“希望每个年轻人都能不断努力超越我,我也甘为年轻人进步的阶梯,只有这样,整个航天测控事业才能不断发展。”
办公楼一层有间咖啡屋,浓郁的香气总是让人驻足。原来这是李恒年和团队展开头脑风暴的场所。他把大家召集在咖啡屋里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探讨,从不以权威自居、用自己的思想压制年轻人,而是充分发扬技术民主,注重在讨论中引导启发,让年轻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发挥,激发活力。
他的征途在星辰大海
作为航天测控事业的领头人,大量重要的工作压在李恒年的肩上,他就像上紧发条的机器一刻不停地运转着。李恒年把全部时间和精力给了卫星工作,他的家庭为此承受了很多。
在某个任务的紧要关口,李恒年突然接到了来自家乡的电话,85岁父亲病重去世的消息让他如遭重击。而就在头天晚上,李恒年还和父亲通了电话。
当时,父亲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儿子,这回看来我是被这个病给拿住了。”“那不行啊,您得想办法把它拿住才行。”“这回怕是不行了,你赶紧回来吧!”“您能不能再坚持一个月,就一个月,让我把手里的活忙完,回去一定好好陪陪您。”“怕是真的不行啦!”父亲当时的语气让李恒年很是担心。可他万万没想到,第二天父亲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愧疚的他悲痛无比,在父亲灵柩前跪了一天一夜。
李恒年的言谈话语中,总是离不开测控、离不开卫星,有时候难免会“冷落”另一颗“星星”。李恒年和妻子袁静为儿子取名“星辰”,小名“star”,他们希望儿子也像星星一样明亮闪烁。星辰前年被保送进了清华,在别人看来值得骄傲,李恒年却说,这小子是青春期叛逆,跑那么远就为了躲开老爸。有时他费半天心思给儿子编一条长长的短信,儿子回信就俩字:“收到”。
今年父亲节,儿子破天荒地给李恒年发来一封电子邮件,信中把老爸“狠狠”夸奖了一通,还说自己要像父亲那样保持科研上的韧劲和对学术的孜孜追求。反复读了好几遍,李恒年心里“美得很”,还拿着打印好的来信跟妻子显摆:看!儿子就像飞向太空的卫星,终于进入预定轨道了。
荐稿人:clf 2015-10-22 执行编辑:clf 2015-10-22 责任编辑:zjy 2015-10-22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