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6-05-20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新华每日电讯》2016年5月20日第16版 |
走近美国科学院新科华人院士 |
作者: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林小春
阅读次数:5982
|
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林小春
杨培东:“中国是能够出大师的,但需要静下来,不要急躁”
在美国科研领域,一直不乏杰出的华人科学家。但提到“70后”美国科学院院士,人们首先便会想到才女兼美女——1972年出生的哈佛大学庄小威教授,但现在又多了一个,那就是1971年出生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杨培东。
杨培东和庄小威都是江苏人,而且都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虽然杨培东年龄大一岁,但少年班的庄小威却早一年入大学,是杨培东的师姐。某种程度上,杨培东的名字在中国更广为人知,这与2014年英国汤森路透集团预测他有望摘得诺贝尔奖有很大关系。
尽管成绩显著,但杨培东显然并不善于言辞。当记者要求他谈点当选院士的感想时,想了半天,他只憋出了一句话:“这是对我们过去十来年工作的一个肯定吧。”
杨培东迄今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与他在哈佛的导师、著名材料科学家查尔斯·利伯教授共同开创了纳米导线这个新的研究领域。“那时候就我们两个人做,没有其他人,”他说,“现在回过头来看是个机遇,但读书时我可能不这么想。因为那时候很艰苦,其他人都在做热门题目,就我们在做一个新的方向。”
基于他自己的经历,他认为做科研最重要的就是原创。“院士选举就是要看原创性工作,不要满足于老跟着别人走,要想想自己怎么开拓一个领域,开拓一个方向,当然这也需要冒险精神,因为走新路‘也许完全做不出什么东西’。”
40岁左右,通常是一个科学家学术生涯中最繁忙但产出也最高的阶段。杨培东告诉记者,他要做的事太多,在伯克利有一个实验室,给《美国化学学会杂志》做了十几年副主编,同时兼任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因此工作必须讲究效率,这也是成功的一个关键。
杨培东现在跟国内的联系也越来越多,利用自己在欧美学界的关系帮助上科大招聘人才,为国内一些科研单位提供研究方向的咨询,到国内一些大学做讲座,等等。他认为,中国科研经费投入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基础设施很好,但科研产出很多时候不是“短、平、快”,国内科研人员需要静下心来,真正做一些基础的研究。
“长远来看,原创性工作是最重要的,是生产力的源泉。要实现中国梦,要有原创,要有基础性突破,”他说,“中国是能够出大师的,但需要静下来,不要急躁。”
“人工光合作用”是杨培东当下专注的研究方向。例如利用半导体纳米导线与细菌开发“人工树叶”,把二氧化碳有效合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我们现在的燃料是汽油,‘人工树叶’就相当于从大气中利用太阳能合成汽油,所以这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他说,“但能不能大规模应用,还需今后5到10年内继续努力。”
戴宏杰:“受挫折是经常会有的。达到一个目标,有很多弯路”
许多人不知道,今年的另一位新科华人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戴宏杰与杨培东是同门师兄弟。当杨培东1993年来到哈佛加入利伯实验室时,戴宏杰已跟着利伯读了两年博士。按戴宏杰的话说,他和杨培东是“多年的同事和朋友”。师兄弟同年当选院士,为学术界又添一段佳话。
在接受采访时,戴宏杰表示,当选院士不仅是对他30年科研工作的认可,也是对他实验室的学生、博士后与访问学者做出的贡献的认可,同时也是对他父母、妻子、女儿和亲人多年支持的回报。
此外,这个美国学术界最高荣誉之一对1966年出生的戴宏杰还有着特殊的个人意义。“我实际上是50岁生日的第二天得知这个消息的……这等于是最好的生日礼物,”他说。
来自湖南的戴宏杰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此后分别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学习,并在赖斯大学跟着诺贝尔奖得主、碳60发明人理查德·斯莫利做过一段时间的博士后,1997年到斯坦福大学任教至今,2009年当选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并先后得到了美国三大学术学会的重要奖项:化学学会纯化学奖、物理学会新材料奖以及材料学会中年成就奖。
戴宏杰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他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把纳米材料与科学应用于生物医学和新能源领域。去年他研发出了高效耐用、可超快充电的铝离子电池,引起轰动。此外,他还在应用纳米科学来推动新的生物医学检测与成像技术发展,包括用一滴血或唾液来检测疾病。
2011年,汤森路透集团评选2000年至2010年全球顶尖100名化学家,戴宏杰排第7名,杨培东排第10名。在这个榜单上,戴宏杰的两名导师利伯及斯莫利分列第1与第6名。
一路走来,看似一帆风顺,但戴宏杰说,他也经历了许多曲折,乃至挫折或挫败。当年他读哥伦比亚大学是因为申请斯坦福被拒;去赖斯大学做博士后,是因为他给斯坦福化学系、物理系、材料系的一些教授写信没有人理。
做不了斯坦福的学生,最终他却做了斯坦福的教授。戴宏杰说,读完博士后,正好遇到斯坦福招教授,但两次被拒的经历其实让他也有点犹豫是否要申请。“好像很难的,好像不可能,”他回忆道,“我还是申请了,结果发现是正确决定。这个事情我跟很多学生说过,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决心,很难一下就做成一件要做的事情。达到一个目标,有很多弯路。等机会来时,要把握住。不是每个机会都能抓住,但至少要抓住其中一部分。”
当谈起国内同行的研究,他说,许多中国科学家已站到了国际前沿,不少中国科学家开始在国际上得奖,他认识的不少朋友都获得了这样的荣誉,而且获得美国科学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但“国内做科研的环境有时候有些嘈杂,尤其是一些大的城市,不那么安静,会有很多事情来分心。(年轻人)一定要专心,钻进去。受挫折是经常会有的。在美国,哪怕是拿了诺贝尔奖,申请项目资金都有可能被拒。”
戴宏杰为中国的科学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从他实验室出来的博士、博士后及访问学者已经遍及中国各地的高校。2008年,戴宏杰与李亚栋、彭笑刚及薛其坤教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平台上创办了第一个源于中国的纳米科学期刊《纳米研究》,现在已成为国际重要的纳米杂志之一。
尽管当选了院士,但戴宏杰说,他并不会因此享受到生活或职位上的优待。“在美国,院士是没有特殊地位的,像我们化学系大概有一半是院士。所以我觉得这个意义就是一个认可,不会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戴宏杰的夫人唐梅杰是他在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同学,后来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士,现在从事计算材料物理方面的研究。在家庭方面,戴宏杰承认自己“不是做得很好”,经常被太太抱怨,因此他特别叮嘱记者,要写一段“非常谢谢夫人多年以来对他科研的支持”,因为“和睦的家庭对事业有推动作用”。
孟祥金:“我本来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罗宾·库克”
与杨、戴相比,孟祥金在中国几乎默默无名。在中文网站上,除了简单的学习与工作经历,你搜索不到有关他个人的详细介绍。现在当了院士,但孟祥金依旧低调。记者再三请求约个专访,但他还是婉拒,并在电子邮件中写道:“现在我很少接受媒体采访。您可能注意到,在我们学校发的新闻稿里我都拒绝就此发表评论。”
孟祥金当选院士的新闻稿,挂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官网主页的头条超过一个星期。一打开这个官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他那儒雅的笑容。与斯坦福一年就有9人当选院士不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算上孟祥金在内历史上总共只有6人当选院士,所以对此非常看重。
该大学校长蒂姆·桑兹在学校新闻稿中写道:“孟博士在新发、再发动物病毒方面的杰出研究,为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在国内外赢得了赞誉……他的工作让科学家与医生对人类与动物病毒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我们很幸运拥有这么一名有成就的研究人员与学者。”
孟祥金是改革开放后留美学者中病毒学领域当选院士的第一名华人。与他的杰出成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提供给记者的平淡无奇的简历:孟祥金1985年本科毕业于滨州医学院,1988年在武汉大学医学院(前湖北医科大学)获得微生物与免疫学硕士学位,1995年在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获免疫生物学博士学位。1999年加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取得教职之前,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变态反应与传染病国家研究所任资深研究科学家职位。
实际上,孟祥金1999年加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弗吉尼亚-马里兰兽医医药地区学院时,是这所美国知名大学唯一的病毒学家。美国当地媒体Roanoke Times2008年曾单独给他写过人物特写,里面援引校方的话称孟祥金为“明星研究人员”,他的加入不仅引来了资金,还吸引了更多的病毒学家加入。2013年,这名青岛人被该大学评为杰出教授,是他所在学院获得这一荣耀头衔的第一人。
孟祥金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猪的戊型肝炎病毒,并开发出第一个获美国农业部许可使用的猪2型圆环病毒疫苗。迄今他已经在同行评审的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近300篇学术文章。据汤森路透集团的统计,孟祥金是1997至2007年间微生物学学科文章总引用数世界上排名前1%的高引用科学家。
尽管如今功成名就,但孟祥金的妈妈原本希望他当医生,而非研究动物疾病。在2014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刊对孟祥金的专访中,他回忆道,他妈妈并不支持他改行搞病毒,有时去探望老人家,还会被问起:“我送你去医学院,是吗?你现在还在弄那些猪和鸡吗?”
孟祥金是医学惊悚小说创始人罗宾·库克的粉丝,上大学时还曾经写过一篇短篇小说,但没有杂志愿意发表,因此他的作家生涯就此终结。“谁知道呢,我本来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罗宾·库克,”他在校刊专访中开玩笑地说道。
荐稿人:lry 2016-05-20 执行编辑:lry 2016-05-20 责任编辑:zjy 2016-05-20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