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2-04-20 【编辑录入:zhujuy】 文章出处:2012-04-19 文汇报第一版

上班在陆家嘴……的工地
作者: 樊丽萍  阅读次数:7611

     工作两年,对自己这一行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怎样的人能走得顺走得好,还有对“领子”的颜色,小伙子算是越看越明白了。他叫叶晨聪

  上海男小囡,名校经管硕士,每天在陆家嘴上班……这几条线索凑到一起,很容易让人猜想:叶晨聪是个“金融男”。
  其实不是。叶晨聪在上海中心大厦上班。这座未来将跟环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厦一道摆出“三足鼎立”阵势的摩天商务楼还在造,一天天“长个子”,眼下是陆家嘴地区最大的工地。
  上海中心大厦设计高度632米,主楼121层,号称“中国第一高楼”,目前才建到五六十层的样子。主结构最显眼处,挂着一家企业的牌子:上海建工。
  叶晨聪是上海建工集团上海中心大厦项目主楼土建施工工程师。2010年4月从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后,他就找了这份工,跑到陆家嘴每天“吃灰尘”。

  “补课”不行
  踏上工作岗位,叶晨聪弄明白的第一件事,是要把自己的研究生学历“忘掉”。
  倒不是因为第一次面谈时项目经理撂给他的那句话:“你是研究生,书读得多,学历高。但在这里工作还要有别的能力。”而是因为那记分量十足的“下马威”。
  还没想清楚经理说的“别的能力”到底是啥,“下马威”来了。叶晨聪被要求写施工方案,有了这个,工地上的工人才能明确各自分工,才好干活。这是土建工程师最基本的工作,可叶晨聪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他拼命回想大学课本上写的那些东西,好像抓到了一两条线索,再一想,自己也摇头。比如按着教科书的说法,造大楼工序很多,要安排得有先有后……可在施工现场,这完全行不通,“这里很多工序是齐头并进的。如果真搞成一道一道来,那很多工人岂不要原地待工?”
  估摸着苗头不对,叶晨聪赶紧向身边一个个“老法师”讨教,在这里,拜一个师傅远远不够。就说“砌墙头”这件事,凭空想想简单不过,其实专业分工很细。有些是砖墙,砖头一层层砌起来,是否“横平竖直”,得由专人测量、把关这个师傅叫“关砌”;还有大量混凝土墙,浇筑前要加入钢筋设计施工图上通常只标注钢筋的用量、规格等读数,要由专门负责“钢筋翻样”的师傅,把这些数字“转换”成指导工人现场装配的构件图……第一次写施工方案,叶晨聪憋了足足两天才勉强过关。
  讨教老师傅,让叶晨聪对自己的工地肃然起敬。上海中心大厦备受关注,能来这里干活,“连砌砖头的也个个是高手”。技术团队更不用说,拥有博士学位的、做过好多重大项目的“资深前辈”多的是。
  叶晨聪开始每天花很多时间“补课”。光是砌砖头,他就看了又看,每块砖头多厚、砖与砖之间的水泥层又要铺多厚……他说,不了解这些细节,连最简单的施工图都画不过关。

  触摸“高精尖”
  600多米高的超高层建筑,如何一层层往上盖?总不能像常规造房子那样搭脚手架吧?
  “你看大楼主结构外面包着的几个红色、细长条的钢结构,那是会自动爬坡的脚手架。”站在银城东路、花园石桥路口,叶晨聪手指高处给记者讲解:这些挂在空中的钢结构,是上海建工研发的专利技术“跳爬式液压顶升钢平台”。
  配合工程进度,钢平台不断往上“爬”,延伸出新的施工区域。它的功能跟传统脚手架一样,但可大大缩短作业工期,大大提高工人干活时的安全系数,还能避免高空坠物,这是超高层建筑施工尤其要防范的风险。
  为钢平台编制流程,是叶晨聪眼下负责的一块业务:不能让它爬太快,也不能太慢,要恰到好处,这就必须了解和协调多个不同单位和部门的工作进度,事儿多着呢!
  工作不满两年,已在触摸行业里的“高精尖武器”,叶晨聪感觉过瘾。更过瘾的是,他还不时能见识行业里的前沿课题。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筑结构设计得特别,对施工提出极高要求。很多麻烦,造别的楼不会有,在这里全都冒出来。比如,它配备3部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电梯,每秒18米。这个消息公布后,很多人都对电梯感兴趣,殊不知,装这样的电梯,对四周墙面结构提出了棘手的新课题。
  “电梯速度极快,升降时形成的风压会大大增加。”叶晨聪说,用市面上的常规材料造电梯井,墙面肯定扛不住。现在公司已经抽调技术高手攻关,他正等着看他们出招。

  越看越明白了
  “我们这里很多工程师,都是四五十岁那辈人。论学历,"专升本"已是到头了,可他们常年摸爬滚打,有经验,有本事。”
  在工地上遇到的难题,就是科研课题,做出来了,或许就成了企业的专利。仔细瞅瞅企业历年积累下来的专利,研发出一项项新技术的很多人并没有什么高学历,当初可能只是中专毕业。
  叶晨聪越来越刻意回避提自己的学历。每天闲来无事,他就在工地上跑,找“老法师”们聊,很多课堂上听不到的知识和经验,慢慢学到了。
  刚到上海中心大厦工地时,叶晨聪爱抬头四顾。有一天,他竟然看到不远处,有块铁皮模样的东西从天而降……身边一位前辈见状马上告诫他:在工地上,看得见天空的地方,绝对不要去走。大楼正在施工,难免会有东西坠落,所以一定得走在遮蔽的地方。又上了一课。
  自己干的这一行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怎样的人能走得顺走得好,他算是越来越明白了。
  每天上下班穿行在陆家嘴街头、跟白领们擦肩而过的叶晨聪,对“领子”的颜色也越看越明白了:“在设计院画图纸、在IT公司编程,还有那些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做的,工作听起来光鲜,其实呢?想发展都要拼命,而且劳动强度跟收入总是成正比的……”
  每天在工地上,他能看到办公楼格子间里想象不到的风景。


荐稿人:zjy  2012.4.20   执行编辑:zjy   2012.4.20  责任编辑:xwf    2012.4.20

0
 

上一篇像一层层敲锈那样锤打自己
下一篇车间,好大一个家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