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08-06-16 【编辑录入:admini】 文章出处:〈作家文摘〉2007年8月14日第16版

为什么成功的是袁隆平
作者:#邓湘子 叶清华  阅读次数:19846

《不再饥饿:世界的袁隆平》邓湘子  叶清华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6月出

  本书从人类饥饿史和世界粮食安全的高度展开宏大叙事,全面介绍了袁隆平个人的成长经历和他所开创的伟大事业,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不断超越、淡泊名利、热爱生活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院士,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人。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他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授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7年4月29日,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并出席了有世界数百名顶级科学家参加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年会。
  袁隆平的父亲袁兴烈先生毕业于东南大学中文系,做过县高等小学校长、督学,袁隆平出生时,他在北平的平汉铁路局当秘书。母亲华静女士出生于江苏镇江的富裕家庭,在教会学校受过高中教育,做过小学教师。袁隆平在成长岁月里,由于父亲工作地点的变迁,由于社会风云的变幻莫测,先后在北京、汉口、重庆、南京等地生活和就读,地理尺幅上的大跨度,许多重大社会事件的发生,在他的心灵世界和人生经验上,增添了可感可触的思考材料,丰富了酸甜苦辣的生命体验。知识分子家庭环境和良好的教育经历,使他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兴趣爱好广泛,特别是擅长英语和游泳。这一切,促使他精神视野开阔,身体素质良好。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袁隆平从1953年跨出西南农学院的校门,就被分配在湖南黔阳县外的安江农校任教,担任植物学、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等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
新中国建立以后,在政治上与前苏联同属国际社会主义阵营,学术和教育也跟着“一边倒”,照搬前苏联的模式和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学说在中国因此大行其道。
  李森科生于乌克兰的农民家庭,他对植物遗传学并没有多少钻研,却从一个偶然事件里获得了成名的机会。李森科的父亲有一次不小心把冬小麦的种子当作春小麦播种,结果当年获得意外丰收。李森科对这件事情进行分析,提出"春化作用"的概念。这实际上是一种播种方法,就是在种植之前,先将种子浸湿和冷冻,以加速其生长。他总结出的这一办法对实际生产有一定价值,但他以为凭着这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取代生物遗传规律,特别蔑视传统遗传学研究。
  当时乌克兰的农作物常常由于霜冻而大幅度地减产,造成严重的粮食短缺。李森科提出的“春化作用”似乎给战胜大灾和解决缺粮问题提供了一个看似有效的途径。李森科把自己的这项播种措施当作政治资本,从而受到斯大林的格外器重,成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35至1936年间,李森科利用自己主编的《春化》杂志对遗传学上的不同学术观点发动了猛烈攻击。1938年,李森科当上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院长。他两次被授予斯大林奖章,还获得过列宁勋章,1945年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他在全苏范围掀起了对遗传学的猛烈攻势,细胞遗传学等有关实验室被撤销,甚至教科书和专业文献也被要求销毁。
  李森科得宠的三十年里,世界各国的遗传学研究正突飞猛进,苏联却在原地踏步,并且殃及国际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其他国家。李森科的学说作为无产阶级的农业科学理论,对中国农业界和教育界的影响甚大。当时的中国也在全国范围开展了批判基因学说的运动,遗传学课程在各大学被取消,真正的遗传学研究被停顿,李森科被中国视若神明。著名植物分类学家胡先肃因为在其出版的《植物分类学简编》一书中对李森科的一些观点提出异议而受到批判,著作被全部销毁。另一著名教授李景均被禁止讲授遗传学、田间设计和生物统汁三门课程。袁隆平当时所教授的农业课专业大纲便明确规定,只能向学生传授米丘林、李森科的学说。
  袁隆平是一个喜欢钻研书本却不迷信书本的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在老师和同学的印象中,他并不是成绩最好的学生,却是最喜欢提问的学生。袁隆平的学生李必湖在许多年之后曾说:“袁老师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他相信书本但不迷信书本,对于错误的东西总是敢于批判,不管它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正是这种批判精神产生的动力,使他在科研中一步步走向成功。”
  通过几年的实验,袁隆平对米丘林、李森科的学说越来越产生出巨大的怀疑。他决定深入研究各种学说,在思考中进行比较,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判断到底哪一派的理论才是真正的科学理论,才是自己今后进一步实践的指南。
  袁隆平所在的农校非常匮乏新的资料,只有一份《参考消息》隅尔透露出只言片语的国际科技信息。1962年暑假,他决定自费到北京去拜访专家,以解开心中的疑问,了解最新的信息资料。身在湘西南雪峰山深处的袁隆平,从安江坐上汽车,在坎坎坷坷、尘土飞扬的马路上颠簸好几个小时,到怀化搭上火车,经过十多个小时到达长沙,再从长沙乘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困了就在座位上打会儿瞌睡,饿了就吃带来的饼干,一路风尘仆仆地到了首都北京。
  他找到中国农科院,拜访了著名遗传学专家杨国荣先生,讨教关于生物遗传的有关问题。他向作物遗传育种学家鲍文奎老前辈请教,坦陈李森科的著作“空洞的哲学概念多,用哲理代替实脸,有点机械唯物论”。他在中国农科院图书馆里,阅读到许多在农校无法找到的外文资料。他从外文报刊上看到,国际上一批学者对米丘林、李森科学说十分看不起,嘲笑李森科“可以从棉花的种子培育出骆驼”。他又从一些学报上了解到,经典遗传学不仅在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在生产实践中也取得了明显效益,美国、墨西哥等国家的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是在经典遗传学的基因学说指导下获得成功的,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水稻、小麦和玉米这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就只剩下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技术尚未取得重大突破。这些最新的科枝信息都引起了袁隆平深深的思考。
  数千里行程,独自到北京,拜访专家,了解信息,袁隆平这一次经历,对他此后的事业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个普普通通的山区农校教师,在那样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在那种政治气候下,为了解决学术上的疑问和困惑,自费远赴北京,虚心求教。这是一般人所无法想象的,正如一般的老师不可能去研读英文版《遗传学研究》和关注外文资料一样。而这,正是袁隆平的独特非凡之处。如果不是这样,袁隆平也就不会成为后来享誉世界的袁隆平,而不过是一个偏远山区一辈子站在讲台的普通教书匠。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当年那种学术思想被政治所左右的严酷气候下,袁隆平敢于如此挑战权威,是多么的不易哦!
  后来在回顾研究过程的坎坷经历时,袁隆平感慨地说:“幸亏我猛醒得早,加果老把自己拴死在一棵树上,也许至今还一事无成。”猛醒后,就是一片新的大地。

    衰隆平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非常清醒。在同龄人中间,甚至在学校所有的同事中,他走过的路比谁都遥远,读过的书比谁都要多,经历过的人生体验巳经非常丰富。但是,正因为这样,他不能让自己像周围的多数人一样庸常地生活,他不想迷迷怔怔地就过一辈子。他那不合时宜又极为艰难的挑战,是他自觉自愿的选择。

荐稿人:120      Cz:120

0
 

上一篇如何做一位好医生
下一篇协和残酷的“淘汰制”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