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2-03-03 【编辑录入:wangdl】 文章出处:新民晚报2012-03-02A6版 |
没有房子娘子 心中只有孩子 |
作者:宋宁华;潘永军
阅读次数:6042
|
——上海市杰出志愿者张轶超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奉献的故事 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的研究生、出生于上海家庭的“独苗”,原本可以和其他同龄人一样选择光鲜的职业,过上富足的生活。但他没有走寻常路,而免费为处于城市边缘的外来务工者子弟支教,至今没有房子,没有娘子,成为同学中最“不得意”的一位。 昨天,这个“另类”的年轻人张轶超获得“2010到2011年度上海市杰出志愿者”称号,在这个称号背后,是10年来的默默付出。他组建上海第一支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组成的合唱团“放牛班的孩子”,并在浦东注册成立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为外来娃提供免费课外教育服务。
外来娃找回笑声 2月26日,周日。在位于顾唐路浦东救助站二楼的一间教室内,不时传来孩子们朗朗的笑声和阵阵的掌声——这里正在上课,不是语数英的补习课,而是外来娃的“班会课”。 一间不大的教室里,坐了大约40个孩子。这些孩子,大多在唐镇公办学校里读书,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外来务工者子女。教室里椅子不多,有的学生干脆三三两两挤在一起,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些外来娃把清亮的双眸聚焦到一位略显清瘦的老师身上。 这位老师就是“久牵志愿者服务社”的创办人、今年34岁的张轶超。 由于当天有新生加入,“班会课”的主题是新来的外来娃自我介绍。“在‘久牵’,你们能学到感兴趣的课程,交到各式各样的朋友。”瘦高、斯文的张老师充满鼓励的话语,激起了孩子们交流的勇气。孩子们七嘴八舌、无所顾忌地聊起自己的家乡、朋友和梦想。半小时的班会课,就在孩子们爽朗的笑声中不知不觉地结束了。 记者在“久牵志愿者服务社”的走廊里看到了一张课程表。2月28日,周二,18:00,成长;2月29日,周三,18:00,新概念英语,开放电脑房……“久牵”开设了10多门课,主要为10-16岁在沪农民工子女免费开设音乐、美术、电脑、英语、自然、科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往往因受民工子弟学校条件限制而不能正常开设,老师主要来自复旦、上外等沪上著名高校大学生组成的志愿支教团队,一些外企白领也成为这里的志愿者。
与姚明同台演出 久牵有一支叫“放牛班的孩子”合唱队,这是全国第一支由农民工子女组成的合唱队。今年1月23日,在东方卫视春晚上,久牵的外来娃们与姚明共唱了一首《快乐相随》,那一刻,孩子们的快乐是如此真实! 谈到为什么要开设音乐课,张轶超说道:“给孩子们上英语课,他们会害羞得张不开嘴。一旦给他们唱歌跳舞,孩子们会兴奋地央求你教他们。” 合唱团每年都会组织两场专场音乐会,参与各种文艺演出。张轶超每年还会组织合唱团进行一次“回乡之旅”,带着孩子们回到老家的村庄,给乡亲们演出。
一牵手就是十年 让外来娃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在课堂上自由公平地讨论,在舞台上朗声地歌唱,甚至踏上异国求学之路……张轶超,为了这一切付出了整整十年的青葱岁月。 2001年,张轶超还是复旦大学哲学系的研究生。他还记得第一次在农民工子弟学校看到的场景——吵闹的课堂中,极少数人在听课,只有当志愿者拿出礼物“引诱”时,这些孩子才稍稍安静下来。等志愿者走远,孩子们一哄而起地争抢,随即有人哭闹起来…… 2002年,研究生毕业的张轶超,决定组织有同样想法的同学到农民工子弟学校支教。高峰时,志愿者队伍有100多人,几乎撑起农民工学校一半的课程。在一位台商资助下,他们在“久牵公寓”小区租借了一套房子,给周边的民工子女开设免费的课程。 久而久之,“久牵”已不再只是一个公寓的名字,而成了张轶超永久牵手外来娃的一个梦想。尽管地方换了多次,志愿者和学生们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久牵”始终被张轶超心中的梦想所“牵引”,不离不弃,最后迁到了浦东。2008年,张轶超在浦东民政部门的支持下,在浦东正式注册了“久牵志愿者服务社”社团组织,民政部门还把浦东救助站一个楼层免费借给了“久牵”。
听从内心的召唤 作为上海家庭的独子,张轶超本可以像大多数父母所期待的那样,过上富足而体面的生活。张轶超说,父母现在最怕听到亲戚朋友问他的情况,在普通人看来,他的行为纯属不务正业,他主要收入来源,是金桥一所民办学校兼职所拿的3000多元薪水。 如今的他,没有房子,没有娘子,就寄宿在“久牵”教学点的宿舍中。每隔半个月,张轶超会回家,但他尽量避免与父母相遇。往往是夜晚父母已经熟睡时,他才悄悄回到家中。 “谈过几次恋爱,最后还是吹了。”张轶超淡淡地笑着。当姑娘们得知这个男人把“不靠谱”的梦当成事业时,她们退却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严酷。在张轶超看来,在复旦做志愿者,他还算是一个“仰望星空”的人,而现在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久牵”在每个孩子身上的投入是二三千元,如以100个孩子计算,需要投入二三十万元,再加上其他费用,张轶超每年需要募捐到50万元的活动经费。 幸亏这支队伍还不那么孤单。在“久牵”,还有两名专职志愿者——姚渊夫妇大学毕业后就投奔“久牵”。虽然姚渊夫妇有了自己的孩子,“久牵”每月也只发给他们每人微薄的薪水,但他们还是决定跟着张轶超走到底,“张老师一路走来不容易,就冲这股精神,就值得我们帮他”。本报记者 宋宁华 通讯员 潘永军
荐稿人:wdl 2012-03-03 执行编辑:wdl 2012-03-03 责任编辑: lxl 2012-03-06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