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2-12-22 【编辑录入:zhujuy】 文章出处:2012年12月14日 解放日报第十六版

读书,从“此身此时此地”开始
作者:赵畅  阅读次数:6459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亦即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就必须成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此时”,指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拖到以后去做;“此地”,是说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不可等到有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时再去做。

 

  先生的座右铭不仅对人们的工作是一种参照,对人们的读书学习亦有着重要的启示。

 

  读书,对于每个人都是一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且须贯穿一生一世的事。书籍“记载了人类开天辟地的演进,记载了先贤改天换地的壮举,记载了自然风光景致的美好,记载了人生不断追求的憧憬”。尽管有些书你读了,不一定马上见效,但以后一定有效;或许现在没有用,但将来一定用得着。读书对人的效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或许,有人会说,读书不是看病、救火,不必着急,慢慢来就行。殊不知,正因为读书在有些人看来,是一件可待可推、可有可无的事,故而总是被忽视被抛弃。其实,一个人真要等到抽出一段空闲时间再来静心读书,那只是不想读书的借口而已。何以这样说?是因为既然读书不被你放在重要的位置,那么,即便你有了空闲时间,也决计不会将时间留给读书,或许,你宁可将空闲时光让位给其他事,比如赴宴请,比如喝咖啡,比如玩扑克,比如下舞池。

 

  其实,真正的读书总是忙中偷闲进行的,真正的读书必抓住眼前、当下,而决不拖到明天。古人读书有“马上、枕上、厩上”之说,既说明读书是一件紧要的事,也说明读书的时间只要挤一挤,总会有的。著名电影导演、乡贤谢晋生前曾告诉我:他从小热爱读书,自此养成每天必读书的习惯。哪怕工作到了深夜,睡前一定要看上一会儿书,不看书便觉得没有完成任务,就睡不踏实。读报看到一则消息,说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会生气”的书。如果你不看它,它就会发脾气,书上的字迹两个月后自动消失。这是由阿根廷一家出版商出版的一本文学选集。它通过特殊的墨水印制好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拆封后二至四个月内,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就开始逐渐消退,最后变成空白。这本“不能等的书”也是在提醒每个人:买书不仅是为了装点书架,装点自我面子,更是为了装点自我的心灵。

 



荐稿人:zjy 2012-12-22  执行编辑:lxl 2012-12-24  责任编辑:tmy 2012-12-24


0
 

上一篇如今人际交流困境在哪?
下一篇世界末日续说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