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5-06-12 【编辑录入:tjff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5年6月12日第7版

尝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第一颗甜果
作者:文汇报记者 唐闻佳  阅读次数:5625

忆2003年上海高校自主招生元年

尝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第一颗甜果

 

  又是一年高考时,今年又添一层新意。已经“12岁”的中国高校自主招生将迎来其自产生以来最大的一次变革:将自主招生录取环节从高考前挪至高考后。

 

  对于高考自主招生,历来有不同的期待和声音。毕竟,自主招生政策的哪怕一点点变动,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学期待自主招生能够选拔到适合自己培养目标的人,中学期待能够通过自主招生使每个有特长的学生找到合适的深造途径。但随着时间推移,这项政策是否依然符合设立时的初衷,却开始逐步受到质疑。甚至很多人认为,不论自主招生政策这些年如何改变,少不了要让学生疲于奔命,即便是将自主招生录取环节挪至高考后,也免不了学生四处“投考”奔忙。

  而如果把时钟拨回12年前,自主招生的出现,安静得甚至有些悄无声息,大部分这一届参加高考的学生,甚至其中的受益学生,竟浑然不知自己正是自招“第一代”。但正是他们的实验成功,使得自主招生在全国近百所部属院校得以推广。
  
    多少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

 

  张勤芳,校园名人,在育才中学的高中三年,校园广播一直播放着“本台记者张勤芳报道”的新闻。2003年,她考取复旦大学,在外人眼里,依据这样的结局很容易把她归为“尖子生”。但,按照张勤芳自己的说法,如果没有自主招生,当年都不会去报考复旦大学。

  中学时代的张勤芳是典型的小文青,文科好,参加作文比赛,拿过一些奖项,热衷学生社团、校园广播站的工作。彼时,这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大胆推出免修制度,即在每学期开始前,学生可申请免修考试——做一张该学期期末的学科考卷,如果达到80分,就获得免修资格,也就是说,这个学期的这门课都不用上了,爱干嘛干嘛。这是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更自由地支配学习时间,没必要把他们“绑架”在教室里。

 

  张勤芳是为数不多的高一、高二语文课都免修的学生。用她的话说,免修对她而言无非就是养成每年暑假把下学期语文“提前学习”一遍的习惯,到了开学,一张考卷测试暑假的“自学”效果。

  但,她是典型的“偏科生”,数理成绩有点惨淡。“对我们这种成绩‘跛脚’的学生来说,原本要想考复旦是不可能的,这样的学校需要你门门功课好。于是,我很早就把目标锁定在华东师大,认为这就是我的最终去处。”

 

   直到高三下半学期,临近填报志愿前,复旦大学“加分考”通知下放到高中,说是可以推荐有特长的学生去参加考试。这其实就是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但当时的学生、乃至高三老师,都还不能朗朗上口地讲出“自主招生”这个概念。

  这年春天的一个周末,张勤芳走进复旦大学参加考试,与她同行的,还有来自上海各高中的少部分学生,多少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不得而知。但这次考试,改变了张勤芳后来的选择。
  
    天下头一回,哪来的培训班


  2003年,上海的复旦、交大、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成为首批自主招生选拔录取试点学校。在如今自主招生成为常态、相关培训班红红火火的前提下,再来看当年这一次自主招生的考试场景,反倒颇为诗情画意,甚至笑点频频。“只有一张卷子,涉及语数英以及很多常识性题目,与我们日常做的应试考卷感觉有很大的不同,没想象中那么难”,张勤芳回忆,这是一张完全不同于高三一年接受应试训练的考卷,题目内容出得相当宽泛,但都融合在一张考卷里,这大概是复旦“千分大考”的原型。“现在想来,免修时间对我应对这场考卷帮忙不小。当时别人上语文课,我就泡在学校图书馆,看了各种各样天南海北的杂书。”张勤芳说。

 

  张勤芳对这张考卷没留下更多印象,她说,相比之下,高考的很多场景倒记得更真切。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年这项改革的“落地”环境——对这个新生事物,不是所有人都能想到后来那么深远的意义,也因此学生大多轻松应对。

  “那时没有培训班,没有‘面经’(首次自主招生只有笔试没面试),连题目怎么出都不知道,大家傻乎乎地好像去大学玩了一圈。”有人这样回忆。

  张怡荦,也是2003年的高考生,她参加的是华东师大的自主招生考试。谈及这次考试,张怡荦第一反应,“数学惨不忍睹,感觉比平时的数学都难。”

  不同于复旦的“一张卷子”,华东师大第一年的自主招生考卷分学科,有语文、英语、数学卷。对于一整年高三都是在“做卷子、讲卷子”等题海战术的学生而言,自主招生题型让他们感受到了冲击。至今,张怡荦还记得当年数学卷中的一道题,大致说的是一间旅馆有几个房间,今天来几个人,明天来几个人,问如何最大化利用这些房间。“题目有点脑筋急转弯的感觉。”张怡荦回忆,当时有个同学走出考场说:“我就答了‘把这些人都踢出去,算得烦死人了!’”大家听完哈哈大笑。

  这批学生是货真价实的“裸考”,高校自主招生测试也通过这批学生向中学、向中学的老师传递出一个新信号:大学不那么看重学科知识了。
  
    高校第一次有了招生自主权


  这年,张勤芳获得复旦大学自主招生10分的加分,张怡荦获得华东师大自主招生10分的加分。他们所在的学校,还有学生获得复旦大学、华东师大等高校5分、10分、20分的加分,这依据他们的自主招生笔试成绩而定。

  拿着这个宝贵的10分,张勤芳选择第一志愿报考复旦大学。“获得这个加分,我不能不填报复旦,不报等于挤占其他同学获得这个加分报考复旦的机会。为此,我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当时准备考不取复旦落到上海大学的结局。”张勤芳回忆,那年发榜,也正因为这10分,她压着复旦大学社会学的分数线被录取。

  那年,张怡荦以490多分考入华东师大对外汉语系。她没有张勤芳那么感慨,“毕竟对后来报考华东师大、上外等院校的文科生来说,如果没有加分,也打算报考此类学校,只能说它大概让我更放松地应对高考,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

  的确,这一年的高三教室,尤其是市重点高中的教室里,不少学生头顶上都凭空多出了“+5分”、“+10分”、“+20分”的光环。与上海5校获批试点自主招生考试选拔类似,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推出“自荐加分”,学生通过向高校自我推荐,也有机会获得“+5分”的推荐。

  这一年,中学接到不少大学的加分考表格,中学开始根据报名学生的平时成绩排名、高三月考名次等不同参数排定名次,确定推荐加分考的人选。班主任忙着给自荐学生撰写推荐信……好多新现象、新名词出现在中学里。

  这是高校第一次有了招生自主权,在中学里,普通高中生也有了凭借自己的才干获得高校认可的机会,此前加分仅限于体育或艺术特长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以及各类顶级竞赛的获奖学生。

  12年过去了,自主招生涉及高校从22所到如今的90多所,自主招生制度也发生了不少变化,但,首要原则始终如一:多元化录取、综合评价考生,目标就是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第二是规模不变,始终要求在招生名额的5%以内。

 

记者手记     打破“一考定终身”的第一代

  “我们是第一届自主招生的高考生?!”“改革的春风第一次吹到我们这群祖国的花骨朵!”今年高考前4天,当我在高中微信群里激动地敲下这些文字,等来的是鸦雀无声。说实在的,自从毕业后,这个今年才重新聚起全班的聊天室基本上留于影视评论、买车买房、育儿等生活话题,还由于几个“活跃分子”流落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有时差的聊天是此地的常态。

  数分钟后,终于等来第一条回复:“只记得我们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从7月7日高考改成6月7日高考的。”整整提前一个月高考日期变化,对于2003年参加高考的上海高中生来说,肯定是印象深刻的。记得每届高三都要做的上海历年高考考卷真题册还在封面印刷着:“灿烂在七月”,印刷厂都来不及改成“灿烂在六月”。

  对这届考生来说,还有一件刻骨铭心的是:SARS。4、5月,本是填报高考志愿的焦灼时期,但这年SARS疫情突袭国内,大家看着电视新闻里白衣天使冲在第一线的感人画面,关心着疫情被控制的地区与人员康复的数据。而在学校里,每天学校会在傍晚时分把大家“劝离”教室,喷洒消毒药水。生命面前,反倒让同学之间对高考、对竞争看淡了很多。

  所有这一切,仿佛在无形中冲淡了我们这一届学生对于自主招生元年的概念。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或许是波及面有限。自主招生,这个新名词在2003年正式进入大众视野。当年,教育部在首批22所重点高校(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进行自主招生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其中,就规定试点人数不超过学校当年本科计划总数的5%,俗称“5%自主招生”。

  5%,不论对当年的10万考生还是如今的5万多考生而言,依然是一个小数目。但现在看来,它是一个风向标意义明显的指挥棒。它打开了高校自主选拔人才的口子,让一些原本无缘重点高校的“偏才”、“怪才”脱颖而出,拓宽了重点高校录取新生的多样性,也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格局。如今,当我一遍遍翻着通讯录,给老同学打去一个个电话,追忆起前尘往事,不得不感慨,很多人的命运确实因为这次自主招生发生了改变。
  
相关链接     那些关于自主招生的声音


  不仅要看“分”,还要看到后面的人


  自主选拔录取的考核方式应当是综合评价。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大规模地通过唯一的笔试分数选拔人才。不是不要分数。分数很重要,但不能是唯一的录取标准。因为,选拔本身不是目的,选拔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人是有思想、有活力、有生命力、有创造性的生物体,而分数是无法全面体现这些的。

  现在人们有一种习惯性思维,一说起公平,似乎用分数录取最公平;一说要素质教育,要“偏才”、“怪才”,就把分数完全抛在一边。这样非此即彼的思维过于极端,既不符合教育规律,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准确的表述应该是,高校要建立一套包含分数在内的综合评价体系。根据需要,赋予分数一个恰当的权重。在这个评价体系中,不仅能看到“分”,还要看到分背后的“人”。
  ——秦春华(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原北京大学招生办主任)


  自招改革不是目的,理顺考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教育的目标

 

  自主招生是高校的天然权利。你能想象全国的企业统一招工么?公务员全国统一考试,但也不是统一录取。

  自主招生的尝试,就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朝这个方向改革是大趋势。但是,自主招生试点并不是改革的目的。每个高校都有招收好学生的动机,但是大家所设定的好学生标准不完全一样。自主招生改革不断深入,是高校的自我挑战,也是能力提升。

  高考制度改革的方向,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它是高校和考生之间的相互选择,这两者才是高考制度的主体,不能牵扯太多的利益相关者。实际上,高考招生是学生与高校的关系。学生完成学业开始就业以后,是他与市场的关系。主体界定清晰之后,必须消除公共资源配置中的体制障碍。在这个过程中,包括高校在内的事业单位改革是个瓶颈。改革需要顶层设计,并且应该发挥上下双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蔡达峰(民进中央副主席、复旦大学副校长)


  自主招生的关键理念,必须澄清


  自主招生有一个基本假定:高考成绩不足以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自主招生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素质好和能力强的学生挑选出来,给他们加些分,让他们在高考分数不够时,也能够被录取。但,就学生总体而言,分数与能力绝对是正相关的;说分数不能够充分反映能力,仅有很少数人。二是总分数可能不足以充分反映能力,还应看成绩结构,看单科成绩。三是能力的比较无法绝对化和量化。四是考试发挥是否失常,也反映出考生的心理素质。此外,高考是“一考定终身”的说法,也并不准确。今年考不好,明年还可以再考。

  ……有人认为,一些名校自主招生,是为了掐尖。可能一些学校确有此意。但如果只有一所学校自主招生,那会有掐尖效果。现在那么多学校都自主招生,不存在掐尖效果。事实上,以往通过自主招生锁定的学生中,有三分之一是低分(低于学校的普通录取分数线)录取,所以,实际效果可能不是掐尖,而是“拔苗”。

  ——柯炳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

 

 

荐稿人:ffy 2015-06-12   执行编辑:wdl 2015-06-13  责任编辑:lxl 2015-06-13

0
 

上一篇一事精彩,便能动人
下一篇善良是生命的路标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