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6-04-19 【编辑录入:wfiwfi】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6年4月18日第11版 |
马斯克的“成本学” |
作者:# 徐 蒙
阅读次数:5676
|
去年此时,我们还在关注因为中国市场拓展受挫,特斯拉汽车公司创始人伊隆·马斯克炒掉多位高管。而就在几天前,全世界屏息静气,看着猎鹰9号火箭带着尾部火焰,穿过大气层,稳稳落在大西洋的无人接驳船上。人们形容,这看上去就像是“视频倒放”。这猎鹰9号,来自马斯克创办的另一家公司——Space X。
在马斯克创办Space X公司之前,火箭从来都是把卫星送上天的“一次性”工具。“一次性”所带来的高昂成本,长时间扼住航天技术发展的咽喉。因此,不论美国、俄罗斯还是中国,探索外太空,都必须以举国之力、不惜成本地投入。 私人企业想参与其中,注定是“赔钱买卖”。所以,即使再有钱的大企业,对火箭发射都是望而却步。而没有私人企业参与,航天技术缺乏市场化推动力的支持,使得这个特殊的行业,看上去一直汇聚大量人才,站在全世界科技尖端领域,资源配置效率却不高,实际创新效率也不高。 Space X 公司成功实现火箭海上回收,比此前已经实现的陆地回收,成本更低、更加便捷。在此基础上,随着回收技术继续完善,未来火箭将从“一次性”的运载工具,成为可以反复使用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技术成本得到革命性的降低,意味着市场门槛打开,更多的Space X可能诞生,共同以市场之力,推动宇航技术爆发式进步。“在火星上退休”,马斯克的这个著名梦想,或许真的可以实现。 伊隆·马斯克更喜欢称自己是工程师,但实际上,他也是一位伟大的商业家,或者说,他最成功之处,是找到了技术与商业的结合点。
从火箭的陆地回收到海上回收,从特斯拉 Model S 到特斯拉 Model3,马斯克创新逻辑的核心一直很清晰:把技术的成本降下来。不管火箭发展,还是电动汽车,都不是全新技术,而是受制于成本、陷入发展瓶颈的技术。一旦成本降下来,商业化便有了新的可能性。 伊隆·马斯克的创新思维和成本思维,美国需要,中国同样值得借鉴。 一方面,全球经济危机下,中国面临的危机,更多表现在成本上。降低成本,本质上有赖于创新。
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可避免地提升。短期内,通过各种政策工具降低成本是需要的; 但从长期来看,没有技术上的突破,成本上升不可逆转。 以新能源车为例,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来直接帮助消费者减少购买成本,鼓励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但由补贴造就的市场繁荣只是假象,行业的实际成本依然极高,一旦补贴中断,产销两端转瞬陷入停滞。 而事实上,特斯拉汽车的发展也得益于政府补贴,而且世界多个国家都给予它补贴。但和一些汽车公司盯住补贴开发车辆不同,马斯克自始至终关注的,是电动汽车的技术成本。特斯拉汽车花了漫长时间,从高端跑车向普通汽车过渡,车型变化不过是个“幌子”,为的就是给电池技术突破、成本下降赢得时间。 一些人认为拿到政府补贴就是市场成功,而马斯克明白,最终能抓住消费者的,不是补贴,而是一块大家都用得起的电池。 另一方面,中国的科技创新,也需要围绕降低成本进行突破。 在研发创新过程中,国内习惯性地追求“全球首个”、“世界最先进”、“填补空白”……然而在“首创的巨响”之后,许多创新成果销声匿迹,再无动静。只重先进性而脱离市场,忽视成本,是创新“叫好不叫座”的一大原因。还有一些技术研发、产业升级,花费大量资源、资金在“追求极限”上,边际效应递减,看似技术越来越先进,但实际产出效率却不明显。 为何不转换一下思路呢?创新的进程不只直线向前,也需要向下,把成本降下来。而推动“向下”的过程,所需要的创新努力,丝毫不亚于向前突破。 另外,Space X公司降低的,不仅仅是火箭技术本身的研发成本,还有这个行业的制度成本。和中国一样,过去美国宇航技术研发、项目开展也是政府行为,而私人企业的参与,提供了降低成本的最大动力。 相比政府主导的研发创新,靠社会资本支撑起来的项目研发,成功收益巨大,失败也意味着失去一切风险,因此其创新动力更为强大。企业会调动一切资源、想尽一切办法加快创新速度,在此过程中,技术成本自然而然地得到下降。这充分说明,在科技创新领域,市场配置资源有着不可限量的作用。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2016年4月18日第11版)
荐稿人:wfl 2016-4-19 执行编辑:lxl 2016-04-20 责任编辑:tmy 2016-04-20 |
1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