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6-05-09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6年5月9日第12版

斜杠青年
作者:陈占彪  阅读次数:9496
    ■陈占彪

  张三是模特/服装店老板/健身教练,王五是主持人/专车司机/酒吧弹唱者……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多重职业身份。于是,有人抓住“/”这个符号特征,将相关群体称之为“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这个概念,据说最早出自专栏作家玛西·埃尔博尔写的一本书 《一身多职》。她认为,“斜杠青年”不再满足专一职业这种无聊的生活方式,开始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特别是,2007到2009年期间,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蔓延至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手中有一份赖以生存的工作,却也随时可能失去。因此,不少人开始以各种方式对抗这种不安全感,多打一份工,显然最直观有效。
  许多学者也注意到“斜杠”式生活方式。欧文、傅立叶等人的设想是,“每个人尽可能多地调换工种,并且要求相应地训练青年从事尽可能全面的技术活动”。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一会猎兔,一会摸鱼,一会放牛,一会写文学评论,不就是今天所说的“斜杠青年”么?问题是,一般人做得了这么多的事吗?对此,恩格斯将劳动者拥有的这种宽泛职业能力,寄托在教育之上,“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就能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可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会使他们摆脱现代这种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
  今天,为什么会涌现“斜杠青年”?这恐怕并不全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还与当下工作的性质发生变化,导致职业的单调、机械、枯燥、烦闷有关。一方面,在生活压力下,人们不得不将工作视为谋生手段,使得职业神圣感丧失;另一方面,在更高效率和更大利益的刺激下,分工使得工作本身的劳动创造性越来越弱。
  职业神圣感和劳动创造性的丧失,使得工作的精神性消失殆尽。本来充满激情、讲究艺术的“工作”,变异为烦苦的“做工”。随之,白领“过劳死”、成功人士英年早逝现象不时耳闻。就此而言,“斜杠青年”的意义,更多在于能或多或少地打破“做工”的烦苦。
  需要说明的是,真正的“斜杠青年”不一定是全面的,也不刻意追求全能,而应当确定一项主业或者精于一门技巧、一个领域。多元而不是单一,创造性而不是机械的,喜欢而不是被迫,才是有效缓解“做工”烦闷之良方。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荐稿人:lry   2016-05-09    执行编辑:lry   2016-05-09    责任编辑:lxl 2016-05-09
0
 

上一篇寂寞是最好的增值期
下一篇从“智伯之亡”看人才选拔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