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9-11-06 【编辑录入:xwfgtx】 文章出处:关工委办公室 |
学习“五老”品质,传承“五老”精神 |
向“五老”学习有感 |
作者:汽车学院博士研究生 任叶迪
阅读次数:5640
|
关于“五老”,在我浅显的认知中,所能道出的只是他们的全称:老教授、老专家、老劳模、老战士、老党员,仅此而已。通过进一步学习,我了解到了“五老”精神的蕴意,即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虽然只有四句话,但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可如若只是这么几个干巴巴的字眼,我们很难真切感受到这四大精神的引领。我认为想要了解老一辈们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奋斗历程,就必须从他的现实经历以及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史中,去深入了解了“五老”精神的宝贵之处。通过这次班级组织的主题班会,我有幸得到了和一位本学院的老教授当面交流沟通的机会。 老教授,这个让人肃然起敬的代名词。在祖国并不强大,在祖国教育行业处于萌芽与发展状态时挑起大梁的知识探索者和领路人,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和超群的智慧,不惧困难,不怕错误,勇于探索,乐于奉献,一步一步地将自己的力量贡献到了祖国和行业的建设中。我们学院便有着这样一位老教授,黑发里会掺夹着一些稀疏的白发,远远看上去,就如同黑夜中那些闪动的白色星光。虽然已经年近六旬,但是每天见到他时,总是那么精神抖擞,干劲十足。他就是我们学院动力方向的老教授,楼狄明老师。 我在本科学习时,就听说过我们学院的发动机方向有这样一位教授。在学院建立时,他担任了联合党委的支书,参与了学院的建立过程,可谓是学院的老一辈。通过座谈会了解楼教授在同济近二十年的工作历程后,我不禁感叹,一位优秀的老教授果真在生活工作的各处都体现着“五老”精神。 楼教授在学院担任了EP创新车队的指导老师,在楼狄明教授的指导下,车队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塑造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面向学生的“两个开放”,即项目向学生开放,专业实验室向学生开放;提出了“教师指导、学生为主、自我管理、滚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EP车队还在楼教授的指导下,成功地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延伸到中学生中,与上海中学、东北师大附中合作建立了EP节能竞技车队。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关爱后代的精神,是一种将创新拓展到下一代甚至是再下一代年轻人的举措。说起来和楼教授也是有一定的渊源。在本科期间我也参与过EP车队的活动,担任了发动机组的一名小组员,在车队大会的时候也见过多次楼教授。车队的这段经历让我受益颇多,动手能力和知识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而现在深入了解后,才明白这是因为楼教授对车队的管理坚持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则,保证了各组的每位成员都有一定的任务,都能获得技能、水平上的提升,也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车队的工作。 有一次车队会议后,有幸和楼教授一块返回学院,路上遇到了一些认识的学生,楼教授都会和学生们打招呼,碰到熟悉的人便热火朝天地交谈起来。而我平时寡言少语,若是不熟悉的人就直接擦肩而过,遇到不是很熟悉的人跟我打招呼,我会以一句的小声的“哦”回应对方。一瞬间,突然觉得自己很冷淡,在心中拷问自己:为什么我不能像楼教授那样热情呢? 在逐渐熟悉楼教授之后,惊奇的发现楼教授是一位“工作狂人”。每天早上八点来到学院时,总能看到楼教授的车已经停在了学院门口,而在晚上离开学院时,有时也能见到楼教授的办公室仍亮着灯光。节假日和周末,当我路过学院门口时,能惊奇的发现楼教授仍在学院加班。楼教授已经年近六旬还如此拼搏,这不禁让我敬佩,同时也开始反思自己,下定决心向楼教授学习,将这种忠诚敬业的精神传承。 在科研上,楼教授在座谈会中提到了对生物柴油的研究。楼教授告诉我们,他的团队已经对此进行了十余年的研究。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替代燃料,生物柴油的应用与发展对环境的保护已经餐厨废油的回收利用十分重要。在楼教授团队的推动与努力下,上海已经开展了城市地沟油制生物柴油,并将其应用在公交车辆上,形成了“废物利用,循环经济”。但是这其中还是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如合作公司的产能问题、政府的态度问题、油价导致的市场环境问题等。在楼教授的不懈努力和推动下,近些年来我们也能看到许多加油站开始提供由餐厨废油制成的生物柴油混合油,每当我路过加油站时都会心想,这其中就有楼教授的心血与努力吧。虽然在楼教授这里可能这只是一个单纯的科研项目,但是它对于社会的推动是巨大的,它为上海提出了一条治理地沟油的路径,对于环境的保护以及餐厨废油的治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将科研与社会责任结合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作为博士生,做学术的根本目的应该就是为祖国的发展而奉献自己的学识,如果不能将学到的东西应用到推进社会发展中,那么我认为我们的学习就是失败的、值得反思的。 座谈会很短,但是收获很大。通过了解楼教授的经历,让我对我所处的行业,对我的学院的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让我对祖国更加自信。通过这样一次与“五老”面对面交流的活动,我对学院的老一辈们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对楼教授这样的言传身教、作风优良的老一辈专家、党员们,也有了更多的敬佩。因此我也将在今后的日子里,努力地向楼教授这样在工作生活中践行着“五老”精神的老同志们学习,传承“五老”精神,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荐稿人:xwf 2019-11-06 执行编辑:xwf 2019-11-06 责任编辑:ffy 2019-11-06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