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4-07-18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校关工委办公室

尊敬的导师 一生的楷模
《同济学子话恩师》
作者:雷晓燕  阅读次数:444


  ——记童大埙教授


  1982 年年初我大学毕业,有幸考上了研究生,导师是童大埙教授。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既激动又有点胆怯。因为童大埙教授是我国铁道工程学科著名的专家、当时为数不多的二级教授,成为他的研究生,该有多么荣幸;但我又怕自己学识浅薄,做不了一个好学生。当我第一次与童先生见面时,心里真有点紧张,连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但童先生亲切的态度、慈祥的目光顿时使我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来。从那时起,无论是在学术上、生活上还是在做人方面,童先生都给了我永生难忘的指导和帮助。

  我的研究生论文是在童先生的引导下、在王午生教授的具体指导下完成的。论文选择了用半解析有限元法分析轨道结构。童先生告诫我们:“传统工程结构分析只有与现代计算方法和现代计算工具结合起来,才有突破,才有创新,才有生命力。”20 世纪 80 年代初,有限元方法在我国应用才刚刚开始,将半解析有限元应用到铁道工程来解决轨道结构三维力学分析在国内尚无人尝试过。童先生充分肯定了这一选题的意义并鼓励我大胆探索。正是在童先生和王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我顺利地完成论文并通过了答辩,该论文还获得了同济大学徐次达教授的好评。

  童先生治学非常严谨,对我们要求很严格。对我们写的研究报告和论文,他不仅仔细阅读,亲自批改,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还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记得刚读研究生时的第一个学期,为了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我经常翻译一些科普文章,并请童先生帮忙修改,童先生总是乐意指导。经他指点和修改过的文章真是大不一样:语言生动、准确,文笔优雅流畅,充分体现了童先生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文化素养。

  1994 年,我们在为参加中日高速交通学术研讨会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对几个专业名词翻译把握不准,我们本想马虎过去,但童先生坚持要我们查阅文献资料,并请教同行专家,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为止。童先生嘱咐我们对于关键词一定要翻译准确,否则会引起误解,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他对科学事业那种一丝不苟、执着追求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研究生毕业后,我继续从事铁道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98 年,我撰写了《铁路轨道结构数值分析方法》一书,请童先生审阅。当时童先生已 88 岁了,他不顾高龄体弱带来的困难,从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等方面对书稿提出了非常宝贵的修改意见,并为这本书作序,给予了我极大的鼓舞。

  人生的幸事之一是得到名师指点,我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今天我能取得一些成绩,是与童先生的教导和栽培分不开的,其中还包括王午生教授的培养和教研室其他老师的帮助。

  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铁道工程专家,中国铁道工程学科的开拓者之一。60 余年来,他为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在讲台和实验室洒下了无数的心血,栽培出满天下的桃李。童先生在事业上不息追求和奋斗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加倍努力地去学习、兢兢业业地去工作、朝气蓬勃地去生活。童先生是我最尊敬的导师,是我一生的楷模。他的离世,不仅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导师,对我们铁道工作科技、教育领域也是一大损失。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他的遗志,为继续繁荣我国铁道工作科技、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




荐稿人:ffy 2024-07-18 执行编辑:ych 2024-07-18 责任编辑:xwf 2024-07-23

0
 

上一篇言传身教 受益终身
下一篇难忘的十年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