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24-09-25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校关工委办公室 |
跟随导师上山下海 |
《同济学子话恩师》 |
作者:李建如
阅读次数:34
|
——记汪品先院士
年逾八旬,本是颐养天年的年纪, 但是有这样一位老人, 仍把办公室当作大半个家,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他就是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教授。 第一次见到汪品先老师是 1996 年 9 月,那时我刚考入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汪老师和马在田老师出席了海洋系新生入学典礼,一入大学就能见到两位院士着实让我们这些新生十分兴奋。汪老师给同学们的勉励之言虽简洁明了,却极富感染力。让我感到海洋科学研究大有可为,在海洋系读书不会虚度光阴。这是我首次听到汪老师谈到古海洋学,心中对从事海洋研究充满了期待。 经过四年本科学习,我如愿以偿被保送到汪老师的课题组读研究生,导师正是汪老师。那时候,汪老师刚刚成功主持了我国的首次大洋钻探 ODP184 航次,获得了南海演变和东亚古气候研究的高质量岩芯,我则幸运地成为首批使用这些岩芯样品的研究生。之所以说幸运,是因为在此之前老师们要获得这样好的研究样品都是很难的,不用说我这样的学生了。 我硕士生阶段的工作就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在汪老师的指导下,我顺利地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文中讨论了南海南沙海区过去三百万年来的古环境变化,用现在的眼光回头看,那时我做的工作是非常简单的,就是分析沉积物样品中的有孔虫(有孔虫是海洋中一种古老的单细胞动物,它的壳体可以保存在海洋沉积物当中)群落结构,在此反演海洋环境的变化。 真正有挑战性的研究工作是从我博士研究生阶段的海洋碳循环研究开始的,为了开展这个工作,我跟随汪老师进行了海上航次取样和野外地质采样。 2005 年,汪品先老师主持了我国南海中法联合“MARCO-POLO”航次,使用的是国际上最好的考察船 —— 法国“马利翁 · 德弗莱”号,从南海深海海底采集巨型沉积柱状样品,这是我国继大洋钻探 ODP184航次之后南海研究又一次成功的国际合作。我以博士研究生的身份跟随汪老师参加了本次航次。这一年,汪老师 70 岁。航次过程中,遇到了比较大的风浪,溅起的海水甚至打到了我们工作的后甲板上来,船体颠簸得厉害,大家晕船呕吐比较严重,但汪老师依然矍铄地出现在甲板和室内检查各项工作进展。船上的工作每人每天要值班两次,每次四个小时,我正好在凌晨四点需要值一个班,我每天三点半就起床去甲板交接工作任务,好多次我都看到汪老师已经在甲板和分析室内检查工作了。“首席科学家真不好当”,这是我参加这个航次中内心出现过多次的想法,我也时刻勉励自己,作为汪老师的学生,要比别人做得更多、更好。 “MARCO-POLO”航次之后,我跟随汪老师来到意大利西西里岛和卡拉布里亚半岛进行野外地质采样。西西里岛的地质剖面是原先地中海的沉积物经过地壳抬升后露在地表的,具有极其清晰的韵律层,富含碳酸钙,是研究上新世海洋碳循环的绝佳场所。我们的取样从山脚开始,按照等间距向山顶采集样品,每采集一个样品,汪老师都会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记录,因此,我们采样到哪里,汪老师也会到达同样的高度。荒山野岭没有登山台阶,要爬上去可不是个容易的事,尤其是对年逾七旬的老人来讲更有难度,但是汪老师做到了。他不仅上去了,而且还对所有的地貌和样品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和细致的描述,任何的细节都没有放过,这对后续的数据解释和分析都是至关重要的。 为期一周的地质采集收获的不仅仅是岩石样品,更多的是汪老师的现场授课。从地质背景、海洋环境变化,到碳循环工作假说、采样设计,汪老师边工作边讲解。这些都是平时课堂上听不到的,一学期的课也未必有这几天学到的东西多,现在回味起来,遗憾当时野外工作的时间太短了。 在南海和意大利西西里岛样品分析的基础上,我完成了博士论文的撰写,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四易文稿,大到论文框架结构,小到图件绘制,汪老师都不厌其烦地做了修改,甚至是标点符号都没有放过。当我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那一刻,回忆在同济学习的 10 年,我十分庆幸得到了汪老师多年的指导,跟随汪老师上山下海是我一生宝贵的经历和财富。 荐稿人:ffy 2024-09-25 执行编辑:ych 2024-09-26 责任编辑:lxl 2024-09-30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