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09-06-03 【编辑录入:lyllyl

社会安全:有些小偷有药可治吗?
作者:绕毅  阅读次数:5411

           人的行为,都有生物学基础。
    
       不过很多行为比较复杂,其生物学基础不容易研究。
    
       行为研究的科学文献,有时让人忍俊不住。
    
       例如:不久前的Nature杂志有一篇短讯,简介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Grant等在《生物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Grant等的原始论文虽然发表在4月1日,却不是愚人节的笑话。
    
       1838年以来就知道,有一种精神病(英文kleptomania,中文偷窃病),病人不可抑制地偷窃。前几年美国曾经有一位电影明星,被多次抓住在商店偷窃,大明星偷小东西,引起一阵哗然。
    
      患者反复不能控制偷窃个人不需要的物品、与金钱价值无关的物品;偷盗前体念紧张;偷的时候有快感;不是因为报复或者幻觉而偷;没有其它疾病可以解释。患者有家族倾向性。有部分伴有其它病,如忧郁症。
    
      在中国,这种病人很少到精神病院看病,而常常被作为小偷抓起来。
    
       Grant等觉得偷窃病患者的症状与药物成瘾有相似之处,所以设想两者的机理可能有共同之处。已知阿片受体参与成瘾,阿片受体阻断剂在临床上已有长期应用。2002年,Grant等报道,如果给病人用阿片受体阻断剂纳屈酮,可以减少他们的偷盗行为。2007年,Koran等报道,用另外一种阿片受体阻断剂escitalopram,不能影响偷窃病患者的偷窃行为。
    
      2009年4月,Grant等报道,他们专门选了有冲动后偷窃的偷盗病患者,而且正在发病:加入试验前一周至少有过一次偷窃的冲动,两周内至少偷窃一次。他们选了25个病人,他们平均有23年的病史,每周平均有47分钟在偷窃,每周另外花114分钟在与偷窃的冲动挣扎。92%的病人因为偷窃被捕过。这25位病人分成两组,一组用药、一组用安慰剂。两组分别有一个病人没有做完试验,最后有23人全程参与。8周内,66.7%的用药病人偷窃缓解,7.7%的安慰剂病人偷窃缓解。Grant等的结论是,这些病人用纳屈酮后,偷盗冲动和行为都减少。
    
       这个发现揭示了偷盗行为的一个分子基础,也提供了对少部分盗贼的药物治疗方法。
    
       阿片受体阻断剂抑制内源性吗啡样物质的作用。内源性吗啡样物质,是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内可以作为细胞间的信号传递信息。吗啡起作用,是因为模拟了内源性吗啡样物质,结合了阿片受体。
    
       阿片受体和内源性吗啡样物质,最初是在研究痛觉和成瘾药物发现的。
    
       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AvramGoldstein发明一个方法,寻找脑内的吗啡受体。1973年,三个实验室(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Candace Pert和Solomon Snyder、纽约大学的EricSimon和瑞典Uppsala大学的LarsTerenius)用这个方法发现体内存在的阿片受体。科学家们还发现阿片受体有多种。1975年,苏格兰Aberdeen大学的讲师John Hughes和教授HansKosterlitz分离纯化到脑啡肽,以后多个实验室发现更多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内啡肽”),各种内啡肽通过结合于特定阿片受体后,起作用。
    
       七十年代,这是一个突飞猛进、很热门的研究领域。我国的针刺镇痛研究也与它有关。
    
      对于阿片受体和内啡肽的科学研究,不仅对于痛觉和成瘾药物影响很大,也帮助人类理解其他一些功能和行为。小偷的研究,不过是最近一个例子。
    
      偷窃和阿片受体的关系,可以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可以有进一步研究的假设,也有开玩笑的素材。

资料来源:2009年6月2日《文汇报》12版

执行编辑:lyl      2009-6-3

责任编辑:lry      2009-06-03

0
 

上一篇社会安全:你听说过国外高校发给学生的防身手册吗?
下一篇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骚乱事件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