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1-01-11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1年1月4日第12版 |
书摘----美国总统和他的特工 |
阅读次数:9474
|
美国政界作家罗纳德·科斯勒采访了100多名在职和退休的总统保镖,首次为世人还原一座活色生香的秘密白宫。科斯勒描述了特工每天面对的危险以及执行任务的细节,从他们如何接受培训到怎样发现和测评潜在威胁,面面俱到。在这本抓人眼球的作品里,科斯勒将历史中从未曝光过的刺杀政要行动一一道来。包括差点置杜鲁门于死地的传奇式枪战、肯尼迪在达拉斯丧命的具体细节等等。 1865年4月14日,约翰·威尔克斯·布斯,一个狂热的南部联盟支持者得到消息:林肯将出席观看那一晚在福德剧院上演的一出戏剧。 那天当班的保镖是华盛顿警署的约翰·艾弗·帕克警官。他本来应该全程守在总统的包厢门口,结果他居然溜溜达达去看了看表演,然后跑到附近的一间酒吧喝酒去了! 由于帕克的玩忽职守,林肯,就如同一个平民一样,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就在晚上十点多,布斯找到了林肯所在的包厢,遛了进去,一枪射进了正坐着看戏的总统的后脑。 1881年7月2日,清晨的华盛顿,在巴尔的摩和波多马克河火车站,詹姆斯·加菲尔德总统就在无人保护的情况下走进了一间候车室。查尔斯·杰·古提奥从人群中冲出来,先是射中了总统的手臂,而后又在总统的背后留下了致命的一击。 就在这场震惊全国的暗杀发生之后,对于加强总统的安保力度还是存在阻力。这都是由于一个问题存在,它持续了多年,依旧困扰着人们:如何在全面保护国家领导人安全的同时又能保证他们还能够亲近大众呢? 这股存在于政治公开化和领袖安全度之间的张力让人们想起当初对“白宫”的构想。这个设想中的白宫比我们现在看到的白宫要大五倍。批评家们谴责这种朝臣和卫兵簇拥着总统的做法是英国君主制的表现。 为打破僵局,杰弗逊向华盛顿总统提议,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总统府的建造方案。华盛顿赞成这个建议,并最终采用了建筑设詹姆斯·霍本的设计。总统府于1792年10月13日奠基,并于1797年被粉刷为白色,人们从此便称之为“白宫”。 鉴于开放性与安全性之间的突出矛盾,特勤局只是在后来才想到要把保护总统纳入其职责范围的做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杜鲁门楼下发生的枪战 1950年11月1日下午2点20分,布莱尔宾馆(位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宾夕法尼亚大道1651-1653号,白宫斜对面,是美国的国宾馆,在杜鲁门担任总统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于白宫进行大修,这里成为了实际上的总统住所)发生枪战。25岁的杰斯里奥·特里索拉和37岁的奥斯卡·柯拉索希望以行刺杜鲁门总统的方式来表达波多黎各岛民族独立的决心。 特里索拉从西面靠近布莱尔宾馆,柯拉索则选择了东面。他们计划同时到达大楼的门口并且开始连续射击,拿下保安并找到总统。特里索拉是一个善于远射的神枪手,柯拉索也为这次行动受过专业训练。 特勤局特工弗洛伊德·伯苓和白宫警察队的约瑟夫·戴维森负责东面安保,西面安保的负责人是白宫警察队警官莱斯利·科菲特。白宫警察队警官唐纳德·伯泽尔正站在大楼门口顶篷下的台阶上,背对街道和正朝大楼走来的柯拉索。 柯拉索扣动了扳机!可是什么也没发生。听到响动的伯泽尔转过身,看到了正对着他的枪口和持枪人。 转眼间,柯拉索又一次扣动了扳机!子弹击中了伯泽尔的右膝。 伯苓和戴维森从东保安亭冲过来,向柯拉索开火。在宾馆内守卫的特勤局特工斯图尔特·斯托特听到了枪响,从枪柜抓起一把汤普森冲锋枪。真是千钧一发的时刻!他的岗位在大厅走廊,目的是为了守护好通往二楼的楼梯和电梯,总统正在房间里小睡。杜鲁门夫人贝丝像往常一样出城去了,因为她不喜欢华盛顿。 西保安亭前,特里索拉掏出了他的鲁格尔半自动手枪冲着科菲特警官的腹部就是几枪,科菲特应声倒地。特里索拉查探了一下西保安亭,发现了另一个目标:身着便衣的白宫警察队警官约瑟夫·当斯。特里索拉给了他三枪,分别在臀部、肩膀和脖子左侧。 然后,特里索拉跳过篱笆直奔大门。在那,中了枪的伯泽尔正瞄准柯拉索准备反击。可是看到特里索拉后,伯泽尔迅速改变了目标,向特里索拉进行了连番攻击,但是都没有命中。特里索拉回击,子弹击中了伯泽尔的左膝。 这时,科菲特做出了一个勇敢的举动,他跳起来反靠在安保亭上。用他的左轮手枪指着特里索拉的头。“砰”的一声,子弹横穿了特里索拉脑袋,这个总统杀手应声倒地,当场暴毙。 其他的警官和保镖包围了柯拉索,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胸膛,他也被击倒了。 特勤局历史上最大的一场枪战就在40秒内结束了。一场枪战,打了27发子弹。 成功击毙暴徒特里索拉的特工科菲特最终死在了手术台上,他的名字被刻在了特勤局大厅里的纪念墙上,以供人们缅怀。柯拉索和另外两名白宫警察经过救治最终康复了。杜鲁门总统毫发无伤。 弗洛伊德·伯苓特工回首那段时光时说:“那天天气很好,大概26度。那天科菲特戴了一副新眼镜,我还嘲笑他,说他配新眼镜是为了执勤时看大街上的漂亮姑娘。” 枪战停止了以后,伯苓到楼上去看总统的状况。据伯苓的回忆,总统是这么说的:“见鬼的,楼下出什么事了?” 第二天,“杜鲁门想要出门散步,”贴身保镖查尔斯·泰勒说,“我们告诉他这不是个好主意,那伙暴徒可能在附近还有同党呢。” 第二年,国会终于通过了一条法案,将保卫总统、总统家人、候任总统和副总统的职责永久授予特勤局。 长矛骑兵:肯尼迪自寻死路 约翰·F·肯尼迪总统的护卫队由包括特工主管在内的24名特工组成,每班岗有7人执勤。前特工拉里·D·纽曼是这么回忆他的早期特工经历的:“我上班的第二天就被安排坐在总统豪华座驾的后座上。小组负责人将一把汤普森冲锋枪放在我腿上。我从来没亲眼见过这个大家伙,更别说拿着它‘干活儿’了!” 在接下来几年的工作时间里,纽曼一共接受过累计10周的培训,其中包括这样的培训:必要的时候要替总统吃枪子儿,而且对于总统的私生活一定要守口如瓶。特工们就是“人肉监视器”,他们会看到表面现象下隐藏的一切。是的,一切。 纽曼和其他肯尼迪的贴身保镖开始工作后不久就发现,这位总统是个绝对的两面派。对外,他是自由民主的美国政治领袖,而且是个具有超凡魅力的领导人;但是另一面,也就是个人生活方面,他是个不忠实的丈夫:他的助手会偷偷往白宫送女人来满足他的“私人需求”。 据特工们回忆,肯尼迪常和好莱坞女星玛丽莲·梦露偷欢。他们约会的地点在纽约各大豪华饭店,有时甚至在时任司法部长的肯尼迪弟弟的办公室阁楼里。一个特工说,“这已经是特工局人尽皆知的秘密了。” 如果说肯尼迪的私生活可以被称为“不计后果”,那么他对自己的安全保卫也一样鲁莽轻率。在他于1963年11月22号动身去达拉斯为下一年的总统选举做准备之前,就收到了那里可能会发生暴力活动警告。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阿德莱·斯蒂文森通知肯尼迪的助手小亚瑟·薛辛格,敦促他转告总统不要去达拉斯。他说,他刚刚在那里做了一个演讲,示威者对他做出了许多过激举动,比如大声咒骂他,还向他啐唾沫。 尽管收到了如此这般的警告,肯尼迪还是决定按计划前往达拉斯,而且他的助手奥唐奈尔还告诉特勤局,只要天不下雨,总统想要乘敞篷车出行。这些内容出自针对肯尼迪暗杀一案的《沃伦报告》,这个报告中的信息都来自于联邦调查局调查的结果。肯尼迪,代号“长矛骑兵”,亲口对保镖说他不希望他们坐在车后部的踏脚板上。 上午11点50分,肯尼迪的豪华敞篷车缓缓地从拉菲尔德机场按计划开往工业展览馆,并参加在那里举行的欢迎午宴。只有两名特工提前到达拉斯,为总统的出行做准备。直到现在,特勤局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寻求地方警察和其他联邦政府机构地方办事处的协助。当时,提前的安保调查并不包含对车队行驶路线周边建筑的排查。可是由于行车路线已经提前公布于众,这很可能会给特工们的安保工作造成漏洞。 到12点半,总统的车大概以每小时11英里的速度行驶。说时迟,那时快,沉闷的枪声响了。一颗来自得克萨斯教科书仓库大楼的子弹射中了肯尼迪总统背部脖根部位。另一颗子弹准确地击中了他的后脑勺。瞬间,鲜血伴随着白色的脑浆像喷泉一般向四处喷洒而出,溅到坐在他左侧的第一夫人杰奎琳的脸上、身上,而总统应声倒进了妻子的怀里。 驾车的是特勤局特工威廉·格里尔,他的右侧是保镖罗伊·H·凯勒曼,可是他们都没能第一时间冲到总统身边。当时,总统要是能让保镖坐在车后的踏板上保护他,情况就会大有不同了。更要命的是,总统乘坐的豪华车前座和总统就坐的后座之间有两排座位。总统受到的两枪中,致命的第二枪是在第一枪击中他的4.9秒后射中他的头颅的。 格里尔并没有受到过防御性驾驶训练。所以在总统第一次被击中之后他没有提速采取避险措施。事实上,他马上放缓了车速并且等待凯勒曼的指令。 凯勒曼大喊:“离开这儿,我们遭到了袭击!” 坐在随行车左侧踏脚板上的克林顿·J·希尔特工,立刻跳上了肯尼迪的车。他将代号为“蕾丝”的杰奎琳推倒在汽车后座上,用他的身体保护着她和总统。 “要是保镖们能坐在汽车后座旁的踏板上,他们会在总统挨第二枪之前把推倒,并且跳到他身上为他挡子弹。”查克·泰勒,当时总统的贴身保镖之一这么告诉我。 特勤局局长给出了以下解释,以表示对这个说法的肯定:“一个针对这起暗杀,包括对击中了总统的子弹弹道研究的调查指出,要是保镖们能坐在踏板上,这此暗杀有可能不会成功。” 像离弦的箭一样向4英里以外的帕克兰纪念医院飞驰而去的总统座驾,最终也没能追赶上总统匆匆离去的生命脚步。下午一点,肯尼迪被宣告死亡。全特勤局的特工们都崩溃了。 又一次,一场暗杀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对于特勤局来说,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从这次血的教训中吸取经验,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 摘自《火线特工:谁将刺杀奥巴马》作者:[美]罗纳德·科斯勒 重庆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推荐人:lry 2011-01-11 执行编辑:lry 2011-01-12 责任编辑:xwf 2011-01-13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