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2-08-26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 《文汇报》2012年8月26日第8版

雨季安全手册
作者:摘自《新安全》2012年第7期   阅读次数:6365

  暴雨倾城,除了守望相助,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只有了解安全知识,掌握逃生方法,关键时刻才可以自救救人。
  
汽车落水/水困


  如果你的车子掉进水里,或者你被困在大水中的车内,这个时候你该何去何从?不要惊慌,果断采取行动,快速从车中出来,即使是在洪水泛滥时也可以获救。


  1、落水/涨水后第一件事就是弃车逃生


  车子落入水中后,无需等待,因为在车体刚落水的时候车门是最容易打开的,所以此时为逃生的最佳时机。特别是车辆涉水被困住时,应果断在水位上涨至车门高度1/2前弃车逃生。很多人遇到此情况时,都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城市中水位上涨慢、车辆密封好,或是心疼车而不选择弃车逃生。其实车辆一般都有商业保险,即使车辆被水浸淹后也会有保险理赔,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注意:


  ·车辆被水浸熄火后,车主绝对不能二次打火。


  ·车主要打开车窗查看周围情况,并使用车内较长的物品插入水中探测水中是否有暗流,无盖的下水道、井。确认无误后,立刻开门下车逃生,也可通过天窗逃出车外。


  ·弃车时不要贪恋财物,但手机要随身携带,以备报警之用。


  ·记住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冷静。恐慌只会减少能量,用尽宝贵的空气。强调下如何逃出的秘诀并且将精力集中在眼前的状况之中。当你成功逃出之后,恐慌也就不复存在。


  2、若车门打不开,应迅速使用工具“破窗”


  在水中,由于水的阻力保护了玻璃,同时黏滞了胳膊的挥动速度,敲打玻璃时,会使车窗受力被分散,而高跟鞋等尖锐物品由于力臂较短,力量很难放大,所以类似高跟鞋等尖锐物品并不能敲碎玻璃,但羊角铁锤、拖车钩、头枕等物品可以敲碎侧窗玻璃。


  注意:


  ·不要敲击前挡玻璃,因为前挡风玻璃是双层玻璃,含有树脂,且不易敲碎。


  ·敲击侧窗玻璃时,应敲击侧窗玻璃四周的四个定点,因为侧窗则是网状构造的强化玻璃,敲碎一点即整块玻璃就全碎。


  ·最好使用专用逃生锤在侧窗玻璃一角的位置连续敲打。


  ·敲打玻璃的过程中,玻璃碎片不会四处飞溅。因为汽车玻璃多是钢化玻璃,破碎后四角圆滑,划伤概率较低。


  3、通过后备箱逃生


  据通用汽车被动安全事务专员戴晓进介绍,通用汽车几乎所有车型都设计带有后备箱内置紧急逃生开关。一旦在汽车发生险情时,内部的乘务人员在断电以及所有设备失灵的情况下不需要钥匙,只要通过按下这个内置在汽车内部的紧急开关装置就能得以逃生。


  注意:


  ·平时就要熟悉车辆构造,经常检查车辆设备是否齐全、完好,并正常运行。


  ·平时应注意后座的椅子是否可以折叠下来,同时检查后备箱车盖是否用电控制。记住,紧急逃生开关即使在车熄火情况下也能打开。


  4、尽快游出水面


  离开车体并尽量迅速的游出水面。如果你不知道哪个方向,就寻找光亮或者是你看到气泡上升的方向。小心你的周围和水面,有可能会遇到障碍物或者是上方的船只。如果是在冰面,你就必须径直向车子造成的大洞去游。一定要尽量避免受伤,全力迅速地浮出水面。


  5、尽可能寻求救助


  当你成功逃生之后,一定要尽快尽可能的寻求帮助,保持身体机能的正常,并且找到最近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打开车门后,设法将车推到安全地带(地势高、有遮蔽、无树木、电线等相对安全的区域)躲避,等待救援。


  提示:


  1、无论是天窗逃生、敲碎玻璃逃生,都不如奋力推开车门来得直接。当汽车不幸落水时,应第一时间直接打开车门。


  2、若车门亦无法打开,车主需要镇定,待车身入水至接近顶部时,先吸一口气,尝试打开车门游出。因为此时车内外压力接近,车门较容易打开。


  3、不要关闭车灯,车灯装置是防水的,不仅可以在水下帮你照明也方便之后对车子的打捞。


  4、不要带任何不必要的物品,也不要一心等待救援。


  5、防爆膜可能会对救援产生一定影响,建议前挡玻璃使用防爆膜,侧挡玻璃使用太阳膜,以方便救援。


  6、平时保证车内有紧急逃生的工具,比如铁锤、逃生锤、救生哨、救生衣等。


  
雨中行车


  1、涉水深度:不应超过保险杠底端


  每种车型都有安全涉水深度。目前网络中宣传最多的安全高度是以车辆发动机进气口为基准,但此高度忽视了变速箱的存在,并不安全。

  车辆变速箱通常安装在发动机进气口斜下方约15cm处,顶端设有透气孔。轿车的变速箱透气孔大约位于车辆前保险杠与进气格栅之间。由于车辆在涉水前进过程中,会掀起“水墙”,造成汽车“呛水”,因此安全的涉水深度要在变速箱透气孔以下,即车辆前保险杠底端。


  2、行车速度:低速平稳前进


  俗话说,“紧走沙子慢走水”。在确认路面深度处于安全高度以下时,车主应稳住油门,保持车辆低速平稳通过,车速一定要尽量保持低速。大油门快速行驶,不但会使车前形成的“水墙”呛到自己的车辆,导致发动机进水,还会连累周围车辆。


  在大马路上行进时,车主可选择中间车道行驶。这样既能避开路侧可能被冲走井盖的污水井,也能尽量保证车轮两侧抓地力相近。当一侧车轮浸泡在水中,另一侧车轮在湿地上前进时,车主需要注意出水时对方向的把控。因此时浸泡在水中一侧车轮的前进阻力较大,车辆会向抓地力小的一侧偏移。


  车主此时应把握好方向,稳住油门,等待车辆恢复抓地力,切忌因受惊吓猛打方向或大力踩刹车。当车辆低速平稳涉水前进时,即使排气管淹在水中,车主也无需担心会进水。此时排气管内会有大量气体排出,气压高于水压,因此可防止水倒灌入排气管内。


  车辆行驶出积水路面后,车主需连续制动几次,甩掉刹车盘上的水,以保证车辆的制动性能。


  3、水中熄火,切忌再次着车


  如果车辆在涉水前进过程中遭遇熄火,车主切忌再次着车。因为此时着车将直接导致发动机损坏或报废,金钱损失惨重。


  当涉水高度超过发动机进气口时,进气口吸进的不再是空气,而是水。水是无法被活塞压缩的。如果此时车主再次着车,活塞连杆会受到水的压力变形弯曲。弯曲严重时,连杆会将发动机气缸顶破,与之连接的曲轴也会损伤,此时车主只能选择更换发动机。


  因此,当车辆因涉水熄火后,车主应尽快弃车,并到地势较高的地方等待救援。


  
雨中行人


  远离电力设施


  城市中,电线杆、变电箱这样的设施随处可见,而且大都在路边,大雨时必须远离!被它们伤害的机会远远多于雷电。


  不要强行上路


  在倾盆大雨或路面积水时,应该就近找建筑物躲避,不要强行上路!有的人可能不怕淋水,但危险并不在于水。


  任何一条路上都有大量铸铁的井盖,下面有着狭窄的竖井,在灌满水后可能会把井盖顶开。尽管铸铁井盖对人力来说比较吃力,但对水压来说非常容易,这种情况很常见!这次灾害中也有报道。往往井盖顶开的时候,路面是积水状态,因此人眼无法识别,就形成看不见的陷阱,是步行涉水的致命危险!


  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呆在就近的建筑物里,等待雨情变小再出行。


  
紧急求助六途径


  1、向亲友求助


  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拨打110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在灾情中会有很多人求救,很可能出现忙碌无法接通的状况,即使能够迅速接通,也要提供遇险详细地址、车辆特征等相关信息。而如果第一时间将自己的险境告知亲友,亲友报警并及时扩散信息,寻找多种救援途径,获救的几率会更大。一是因为亲友对自己的车辆特征、经常行驶的路段状况比较了解,对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也熟悉,比如一句“我在咱们经常吃水煮鱼的那家店北边桥下被困住了”就可以传递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二是亲友可以在报警的同时想更多其它办法进行救援,并且亲友采取救援的目标更有针对性,仅是针对你一人,这样大大节省了时间。


  另外,大部分品牌车都有会员俱乐部,遇险时也可以同时向车友俱乐部打电话求助,车友俱乐部会迅速向附近的车友发出信息,及时进行救援。


  2、社区居委会、民警救助


  如果自己居住的区域附近路面状况不好,记下社区居委会主任的电话还是非常必要的。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都是从本社区的居民中选出,大多都在社区内或社区附近居住,他们对社区的路面情况更为了解,有更清晰的判断。并且社区居委会都有相应的救援工具,社区工作者也掌握一定的救援方法。


  当然,附近公安局、派出所的电话也是必备的,遇到困难可以联系值班民警进行救助。


  3、汽车厂商与4S店道路抢险救援


  在汽车遇险的情境下,很多有经验的车主第一选择并非是110,而是厂商救援电话或4S店24小时道路抢险救援电话,4S会帮忙联系离事故车最近的救援点,在最快时间赶到进行救援。


  4S店的工作人员提醒车主,在暴雨天气遇到行车故障,应避免将车辆停到低洼地带,尽可能将车辆移动至高处,将积水对车辆损失降至最少。在车辆涉水中如遇发动机熄火的情况,切勿尝试再次启动发动机,须关闭发动机等待救援,因再次启动造成对发动机的损害,保险公司将不予理赔。车辆在地库或停车场静止状态被淹的,应锁好车门,尽量做好车辆密封。在水流较大,积水较深的情况下,要首先保证自身安全,尽快离开车辆到一个安全的位置再打电话并等待救援。

 


  4、保险公司24小时道路救援


  “道路非事故免费救援”已成多家保险公司的车险增值服务项目,车主投保的车险中会有免费道路救援的附加服务,去年,在某家保险公司的调研中,免费道路救援服务被评为最受喜爱的三大服务之一。在情况不是特别危机的情况下,打保险公司的客服专线,可以得到免费服务。


  5、民间救援组织


  除官方救援队伍外,在社会上还活跃着一些民间救援组织。他们的培训内容包括急救员资格培训、水上救生培训、野外生存培训、野外搜救培训、技术装备使用培训、破拆器材使用培训、无线电应急通讯培训、等高图、卫星图读图培训、高山协作员培训等,并即将开展潜水员资格培训、野外植物认知培训、追踪技能培训等技能,可以应对各种复杂灾难及状况。


  6、微博求助


  “@微博位置服务平台”发布了一条信息,教网友“如何用位置微博发求助信息”。这种用手机发布求助微博的方式值得推广,不过应是最后考虑的办法,因为不是每条微博都会及时被别人看到。并且如果系统出现问题不能准确定位,反而会误导救援人员。


  摘自《新安全》2012年第7期

 

     推荐人:lry      2012-08-26       执行编辑:lry      2012-08-26       责任编辑:xwf  2012-08-28

0
 

上一篇小插座,大安全
下一篇臭氧空洞——人类生存环境的威胁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