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1-05-19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关工委办公室

国际大洋钻探首席科学家汪品先
《同济故事》群星璀灿51
作者:董荣鑫 朗读:海洋学院 冯凯龙  阅读次数:3420


汪品先院士(图中前排右二)出席中法合作 MARCO-POLO 航次停靠仪式.jpg

汪品先院士(图中前排右二)出席中法合作 MARCO-POLO 航次停靠仪式


  汪品先,如今享誉世界的一位海洋科学家,为了实现他早年就立下的科学理想,他不懈奋斗了半个多世纪。

  学生时代汪品先立志献身科学,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被选送到苏联莫斯科大学后,他对这十分宝贵的深造机会倍加珍惜。他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在专业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熟练掌握了俄语,同时选修并掌握了法语。1960年,他怀揣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和报效祖国的心愿回到祖国。那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困难、物质匮乏,不要说实验设备,连一个冲洗样品的水龙头都没有,要到厕所间完成样品冲洗的工作。那又是政治运动频繁的年代,他的抱负一时 很难实现。但他对科学的追求没有改变,再大的困难,也不放弃专业的学习和 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他刚来同济,生活和工作条件都很艰苦,对于他,住单身宿舍,吃学生食堂都不觉得有多苦。令他苦闷的是没有科研经费,缺乏完备的实验设备。当然,还有政治活动的干扰。但他没有抱怨,没有等待。他利 用外语的优势查阅科技文献资料,了解国际上的科技发展动态及其他有关信息; 他刻苦学习外语,自学了英语,进修了德语。他深信,国家会好起来;他深信,自己大展身手的一天总会到来。他的外语优势使他在后来的学术交流中如鱼得水。一些与会者至今仍记得他主持的国际学术会上,他灵活自如地转换语种,与各国科学家进行充分交流。他的睿知、机敏和出色的语言能力,使他更加得心应手,提高了工作效率。

  机会终于来了。1978年,他获得了一次随团出访法国、美国的机会。在两个多月中,他和访问团的同行马不停蹄地访问了十多个城市和学术机构。在与国外同行的接触中,汪品先和他的同伴真切认识到我们与这些国家的巨大差距,紧迫感油然而生。不久,又有一个喜讯降临,汪品先获得“洪堡基金”资助,有机会赴德国进行为时一年半的学术研究。时间不算长,但德国学术界富有生气的氛围使他原本具有、多年受到压抑的创造力又被激发起来了。

  20世纪80年代,我国海洋研究的许多领域还很落后,有些方面甚至还是一片空白。但汪品先和他的同事知难而进,依靠简陋的设备筹建了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并很快迈出了海洋地质研究的第一步。1980年,他主编的《中国海洋微体古生物》正式出版。此后不久,又出了英文版,立即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一些国际学术期刊纷纷发表评论。

  1995年,在他主持下,撰写了《东亚季风在南海的记录及其全球气候意见》建议书,并提交国际大海钻探组织,受到该组织的高度重视。1997年,该建议书位列全球排序第一,被正式列入ODP184航次。汪品先他们终于迎来了中国参与“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的机会。这无疑是激动人心的。

  1999年,该航次在南海实施,汪品先任首席科学家。他说:“我连大洋钻探的小兵都没有当过,现在一下子要当首席,压力很大。”“大洋钻探是需要砸钱进去的,每天成本超过10万美元,一旦哪个环节出问题,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当然,还有深海海底钻探所有的风险性。我们能体会汪品先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在那两个月里,他每天只敢睡一会儿,生物钟一度被彻底打乱了。

  一切辛劳和努力终于获得丰硕的回报。第一次由中国人设计和主持的大洋钻探圆满完成,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通过深水区 6 个站位17口钻井取得高质量的

  连续岩芯5500米。还为南海演变和东亚古气候研究取得3200万年前的深海记录。汪品先当然为此而欣慰,但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祖国。他深情地说,当第一口井开钻时,船长下令升起中国国旗时,“那个意义,超出了科学的范畴”。

  汪品先,这位中国深海研究的先行者、中国首位国际大海钻探首席科学家,如今虽年近八旬,仍壮心不已,还在为我国东海和南海国家海底观测系统建设 而忙碌着。同时,作为一个有高度良知的科学家,他更关心社会的发展、进步。他批评特权制度,他痛斥学术不端行为,希望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改变现状,有所进步。



荐稿人:ffy 2021-05-19 执行编辑:lry 2021-05-19  责任编辑:lxl 2021-05-20

0
 

上一篇陆敬严和中国古代机械复原制作
下一篇德国首位华人议员张逸讷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