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1-05-18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校关工委办公室

平地挖出“三好坞”
《同济故事》文脉流长18
作者:郭妍丽  阅读次数:1515


1950 年代的三好坞.jpg

1950 年代的三好坞


  走进同济,走进这座建筑教育的圣地,人们惊叹于她那曲线流畅的现代建筑, 更动情于其竹林深处的古色古香。提起“三好坞”,在同济无人不知。湖水之畔, 幽竹深处,时见学子挥笔作画,偶有佳人伴风晨读。而在各大院校校园景观评比中,“三好坞”更被誉为谈情说爱的绝佳之处。作为一处典型的中国园林式景区, “三好坞”集竹林、假山、曲径、小桥、流水于一体,相映成趣,颇有“曲径幽品江南”之意。

  还记得陈从周老先生的《“三好坞”谈往》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我曾经有过两句诗:‘三好坞中千尺柳,几人知是薛公栽’。你知道薛公是谁,他就是 20 世纪 50 年代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薛尚实同志。”而根据陈老描述,薛校长不仅亲自参与了这座园林的建设,更为园林取了“三好坞”这个名字。据说得名于毛主席说的“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对此我们不刨根究底,但有一点肯定的,就是三好坞绝非自然天成,更非飞来移峰,它究竟何得而来?殊不知, 它竟是同济学子一铲一锄挖出来的,其间故事还得听我慢慢道来。

  在很多老同济人的印象中,50 年代的同济校园可绝非现在这般环境幽静, 景色宜人。那时候刚解放,全国百废待兴,校园也不例外,极其简陋。而三好坞所在地,当初也只是一片毫无生机的荒地,后来建筑成为 50 年代校园第一景, 首先我们得提到一个人,那就是陈从周先生。他为园林事业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对学校的环境建设也关注有加。据当年的校友回忆,陈老不仅对三好坞的建设谋划设计,更将“山林起伏,错落有致”的园林建设原则融入其中,提出了“挖河引流,建设湖心小岛,以两座木桥与外界相连,在岛上堆起三座高低起伏的假山” 的构想。而在岛上修建竹亭,种植竹子的设想,更让人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韵味。

  在当时的条件下,学校资金相当有限,校园建设也是本着处处节俭的原则, 根本没法拨出钱雇工人建设“三好坞”。只有动员全校师生自己动手建。在学校的统一规划下,几个校内的搞绿化的老师傅,带上来自各个专业的同济青年学子, 利用课余和周末休息时间,开始挥锄推土,建设自己的校园。当时同学们能利用的只有锄头和铲子,就靠这两样工具,挖出一条环岛河道,并将附近的湖水引入河道。而假山上的土,则是学生们或是挑担抬筐,或是推独轮小车,一点一点从周边地区运上去的。从校内其他地区移植来一些树木,加上后来购置的一些竹子, 也被种进了三好坞的湖心小岛。整个建设过程都是人工劳作,挖掘抬运工作相当辛苦。尽管学子们年轻力壮,但一天劳动后回到寝室,也常常是累的倒头就睡。即便如此,学子们的劳动热情始终十分高涨。

  大约两年左右的时间,“三好坞”景区建设完成。其整体布局,与我们现在见到的三好坞环岛湖及假山凉亭的布局大致相似。只是当初的木桥变成了精致的石桥,岛中的竹亭也经过了多次修缮,变成了玉立于假山之上的两座的小亭和一座由九曲石桥连接的湖心亭。岛上种植了更多的竹子,安放了更多的石墩,木椅, 以方便学生读书休息。而后来在湖中搭建的鹅棚,更给三好坞平添了盎然生机。

  参加过建设的老校友们,每每回到同济,都会到那里转上一圈,看看景区前方石碑上陈老题镌的三好坞和石桥上题镌的枕流、隐秀桥名,就会重拾那段过往的回忆。



荐稿人:ffy 2021-05-18 执行编辑:lry  2021-05-18  责任编辑:lxl 2021-05-20

0
 

上一篇小小邮局
下一篇“三好坞”谈往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