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21-05-19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校关工委办公室 |
记徐诵明校长 |
《同济故事》群星璀灿13 |
作者:刘丽君
阅读次数:1493
|
1944 年 7 月,徐诵明先生受命出任国立同济大学校长。他戴一副金丝边眼镜, 温文儒雅,平和淡定,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当时学校搬迁到四川南溪县的李庄, 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学校财政非常困难。但徐校长团结广大师生员工艰苦奋斗, 坚持勤俭办学,使学校规模和设施得到了发展。 在李庄时期,同济大学医学院建立起了生理馆、解剖馆,后在宜宾又建立了病理馆、药物馆、细菌学馆等。工学院也由仅剩的 20 多部机器发展为具备多个试验馆、实习工厂设施较完善的实习基地。学校还增设了法学院。由于当时经费少,图书来源只能向全国有关出版单位征集,许多都是私人捐赠。条件虽然艰苦, 但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徐校长知人善任,广招人才。有一位德国教授史图博先生,拒绝了上海德国医学院的高薪聘请,每天步行 40 分钟路程,不管刮风下雨,坚持到校给学生上课。除聘任传统的留德人员任教外,也开始聘请薛愚等留学英、美人员任教,还选派妇产科胡志远、机械系张景贤等教师赴美留学。李庄时期全校师生同甘共苦,教学和科研工作开展得蓬蓬勃勃。 1944 年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已进入关键时期。日本侵略者垂死挣扎,以重兵对河南、湖北、广西等地大举进犯。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当局发出从军报国的号召。徐先生作为一校之长,积极鼓励学生入伍。同济师生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纷纷报名应征入伍。不几天,报名人数达六百余人,占全校学生人数三分之一,为全国各校之首位。对入伍学生徐校长出具从军学生肄业证书,并签署了退伍学生可复学证明书,证明书还盖上“国立同济大学关防”大印。 1945 年 1 月,三百多名学生应征入伍。出发那天,学生整装列队,集体宣誓, 气宇轩昂。徐校长亲临送别,他满含热泪,直朝着远去了的载着从军学生的船只招手。嘴里自语着:“会回来的,他们一定会回来的!” 抗战胜利后,徐校长组织了同济大学的东迁复员。1946 年 8 月他又北上担任沈阳医学院院长兼病理学教授。
荐稿人:ffy 2021-05-19 执行编辑:lry 2021-05-19 责任编辑:lxl 2021-05-20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