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1-05-19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校关工委办公室

李国豪与外白渡桥
《同济故事》群星璀灿28
作者:钟 勤  阅读次数:1271

李国豪(1913—2005),广东梅县人.jpg

李国豪(1913—2005),广东梅县人



  李国豪是世界著名的桥梁专家,在他 70 多年的桥梁研究与设计生涯中,接触和创造了不计其数的桥梁建筑,而作为上海地标的外白渡桥,也当然与他有着深深的渊源。

  1946 年中,李国豪经过千辛万苦,挈妇将雏从德国返回刚刚抗战胜利的祖国。下得船来,一片茫然, 不知如何安身。这时候的李国豪虽然刚过而立之年, 但在国际桥梁工程界已是大有名气。在德国留学的 8 年中,李国豪先后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和特许任教工 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悬索桥按二阶理论实用计算》在桥梁工程界引起轰动,业内以“悬索桥李”来赞誉他。同时,他还参与过多座大型桥梁的设计和维修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照理说,当时的中国是百废待兴,对李国豪这样的人才来说正是大显身手的好机遇,但是实际情况却令人大失所望。国民党政府正在全力准备打内战,没有心思也没有钱来搞建设。而母校同济大学这时也刚刚从四川李庄迁回上海,立足未稳,还没有正式开学。

  无可奈何之际,李国豪只能先在上海市工务局担任工程师,再等发展机会。在工务局的近一年时间里,李国豪基本无所事事,满腔报国热情无处伸张,使他感到非常的郁闷。在 50 多年后,李国豪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仍然心潮难平,写下几句述怀:少年励志,唯学是求;不顾贫困,德国远游;幸得良师,更遇善友; 潜心斗室,乐以忘忧;战火纷飞,安饱奚有;大难不死,矢志不休;辗转归国, 叹何处兮能我留。

  在 1947 年初的时候,李国豪终于等到了一件有意义的、与他的专业有关系的工作,就是外白渡桥的维修。虽然这项维修工作与他设计大型桥梁的经历相比,可算是微不足道,但不管怎样,也是这座世界知名桥梁建成以来,第一次涉及结构方面的维修。李国豪没有轻视这项工作,相反全力以赴,要争取拿出一个最好的方案。

  1908 年竣工的外白渡桥,坐落在苏州河近黄浦江河口处,南连外滩,北接虹口,著名的上海大厦就雄踞于桥的北堍。桥梁上部结构是下承式简支铆接钢桁架,下部结构是木桩基础的钢筋混凝土桥面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由于上海大厦地基不断下沉,挤压了外白渡桥的北桥墩,导致桥墩活动支座连同下支撑板拉裂混凝土墩顶,可怕的是桥面受到拉扯也开始出现裂缝等异常情况。

  工务局决定对外白渡桥进行大修,为保证维修期间的安全,还需要桥上断交通、桥下停航运。由于这座桥是当时上海的水上和陆上交通要道,如果封航禁行, 将对城市运行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工务局一时不能决定。

  李国豪运用了在德国做研究的丰富经验,到现场反复查看,并攀到桥墩上检查实际损坏的情况,据此计算出维修的工作量及所需要的工作场地。几天后,李国豪提出了维修的方案:在北桥墩靠上海大厦一侧打洞,插入钢筋,浇筑混凝土墙,以抵抗来自上海大厦地基沉降产生的压力。这个方案花钱不多,更重要的是作业面不大,只要在桥墩周围做一个钢板围堰,不需要封航,也不需要禁行。

  解决了这个难题,李国豪的方案很快获得批准并实施,经过实际检验,达 到了工程的预期效果。经过媒体报道,这个既经济又不扰民的工程方案一时传 为美谈。

  与此同时,李国豪对苏州河上的众多桥梁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写了一篇题为《对于上海市苏州河上桥梁之意见》的文章。在文章中,李国豪提出了桥梁式样与周围环境应该协调的美学观点,尤其是城市中的桥梁,应该在技术和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与环境相调和的美观桥型。他是我国较早关注桥梁美学的科学家。这一观点后来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五十多年后他的大弟子项海帆教授开设了“桥梁美学”课。

  由于外白渡桥的维修引人瞩目,李国豪小试牛刀,在上海工程界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一家丹麦人开的康益工程公司许诺高薪并解决住房等优惠条件,邀请李国豪加盟。但是在这家公司,中国人得不到发展的机会,到了 1947 年的 10 月, 李国豪接受了同济大学工学院院长的聘书,开始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教书育人的生涯。

 


荐稿人:ffy 2021-05-19 执行编辑:lry  2021-05-19  责任编辑:lxl 2021-05-20

0
 

上一篇百岁人瑞童大埙
下一篇中德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武忠弼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