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1-05-19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校关工委办公室

百岁人瑞童大埙
《同济故事》群星璀灿29
作者:谭复兴 雷晓燕  阅读次数:1222


童大埙(1911—2011).jpg

童大埙(1911—2011)


  童大埙,1911 年出生于上海崇明,铁道工程专家, 教育家,长期从事铁道工程科学技术研究及教育工 作。他是我国“铁道工程”学科建设的开拓者之一, 也是我国铁道线路养护维修、铁路现代化的积极倡 导者。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五十余年,培养了大批铁道工程技术专家和学者,为我国铁路建设事业作 出了重要贡献。

  1934 年春,童大埙参加了第二届中英庚款留英公费生考试,他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录取。童大埙在英国留学三年,前两年半在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就读。这是一所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高等学府,童大埙进工学院土木系当研究生,导师是颇负盛名的 A.J.S.Pippard 教授,童大埙于 1937 年春通过答辩,获帝国理工学院授予的工程硕士(M.Sc)学位。后经驻英大使馆及驻德大使馆介绍, 先后在英国各铁路公司及德国各铁路局参观考察,获益良多。

  1937 年夏,童大埙应长沙国立湖南大学之聘,任土木工程系教授,讲解各门铁道工程课程。1939 年春,湘鄂吃紧,湖大西迁辰溪,师生星散,被迫停课, 于 1939 年秋携眷跋涉千里赴昆明,先后任叙昆铁路工程局副工程师、弥渡滇缅铁路工程局正工程师、重庆交通大学土木系教授、中央设计局交通组专门委员及昆明滇缅公路油管工程处副处长等职务。1945 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童大埙进教育部任高等教育司帮办(相当于副司长)之职,直到 1949 年 5 月上海解放。

  1949 年秋,童大埙受聘同济大学土木系教授,开始了新的教学生涯。

  童大埙在同济大学讲授铁道工程课时非常注重课程实习,无论条件多差,每次实习他都带队前往,吃在工地、住在工地,给学生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童大埙是全路知名的专家学者,在现场工作的技术人员许多是他的学生,但他从来不摆老师、教授架子,平易近人地和大家一起讨论,耐心地解答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他每次带学生实习都细心地观察施工人员的操作,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钻研新的施工工艺,他认为参加学生的实习对他自己也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听过他课的学生和老师都说他的讲课永远是“新鲜”的,跟上时代脚步的。

  当时各大学的专业教材,少数借用国外,主要是美国的,极大多数是自编, 但由于缺乏参考书和实践经验,往往失之偏颇。要改变这种局面,童大埙认为 大学教科书必须全部由自己编写,他用了 3 年左右的时间,完成铁路专业《铁路曲线及土方》、《铁道工程学》及《隧道工程学》3 本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并于1951 年至 1953 年分别出版发行。这 3 本书是我国学者根据中国国情撰写的第一套铁道工程专业的论著,既解决了大学学生教材的需要,又为我国铁道工程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深受读者的欢迎。

  1956 年童大埙被评为二级教授。1959 起被任命为铁路、道路及桥梁工程系(路桥系)系主任。1973 年,奉上级命令,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 童大埙开始了新的教学生涯。

  早在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呼吁,根据中国的国情,中长途客运应该发展高速铁路,这不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他在各种会议、各种场合积极呼吁建设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

  童大埙是将轨道力学引进我国的先行者,用数学、力学、实验力学方法研究铁路轨道,为我国铁路大提速以及高速铁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1984 年,童大埙受铁道部高校专业教材编委会的委托,主编《铁路轨道》新教材,于 1988 年初正式出版发行,受到各界的好评和铁道部的嘉奖。以后为了适应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并促进对外学术交流,童大埙又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把这本教科书全部翻译成英文,名为 Rai1road Track。这是我国铁道工程专业第一部自编的英文教科书。

  童大埙在上海铁道学院筹建了铁路轮轨系统研究所,担任名誉所长。该所在机车车辆与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表了许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当时部属院校之先。



荐稿人:ffy 2021-05-19 执行编辑:lry  2021-05-19  责任编辑:lxl 2021-05-20

1
 

上一篇百岁祖父吴健儒的传奇人生
下一篇李国豪与外白渡桥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