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9-08-23 【编辑录入:wfiwfi】 文章出处:上海文联2019-08-10

爱与恨的牵绊
原标题:《爱与恨的牵绊,这些中外影片为你守候一段家与情》
作者:上海文联  阅读次数:9000

有一种感情,难以割舍,

有一个地方,永难远离,

家,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港湾,也是最大的羁绊。

家,不只是血缘,更是辽阔世界中各种关系和流变的缩影。

家庭题材的电影永远都不会过时,越是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琐事和细节,越能引发我们的共鸣。因为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着千丝缕的联系。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上映了一批优秀的中外影片,其中就不乏家庭题材的作品。

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沪上影评人点评了部分影片,小编选了其中四篇关于家庭的影片的影评,推荐给大家。

 

190818爱与恨的牵绊a.webp.jpg


贤妻 The Wife (2017)

 

导演:比约恩·荣格

剧情简介:《贤妻》改编自同名小说,讲述女主角“琼恩”虽才华横溢,但碍于当时女性社会地位低下,使她想成为艺术家的抱负难以施展,只好全力辅助才华平平的丈夫乔曼斯,使之佳作迭出,最终将诺贝尔文学奖收获囊中。但随着丈夫风光无限、丑事干尽,琼恩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长年累积下来的容忍和屈辱,终于让她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的当夜爆发。

 

别样的认知与表达


李建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190818爱与恨的牵绊b.webp.jpg


190818爱与恨的牵绊c.webp.jpg


190818爱与恨的牵绊d.webp.jpg


20世纪50-60年代,由于女性地位低落,特别是在业界全由男性掌控的情境下,女作家想要出头如同登天之难。于是,女人们哪怕天赋再高,也只能在家相夫教子,即如影片中的琼恩一样,放弃追梦,成为丈夫事业的附属品。琼恩俨然是一个社会标本,映照出特定时代与性别不平之下的人生悲剧。作品如果写到这里,也可以是一部有一定社会和历史批判意义的现实主义作品。然而,编导的雄心显然不囿于此。于是就有了乔曼斯的自足自得、沾花惹草,有了琼恩的心灵挣扎、忍辱负重,有了儿子的心理不平、顽强抵抗,有了小报记者的跟踪出击、情色窥探,有了女摄影师的琵琶遮面、半推半就,直至,有了琼恩最后关头的不顾不弃、断然反拨……作品不再是一般化地对男权社会进行批判,不再拘泥于对一桩濒临崩溃的婚姻的戳穿披露,甚至亦不再满足于对沟壑万千的人物关系的抖落揭櫫,而是将自己的触角沉潜到现代社会内里的方方面面,剔抉生活的纹理,解析人性的隐秘,审视道德的意义,将一部生活的百科全书和盘捧送到观众面前,力求让观众超越他们在银幕上看到的东西,透过飘浮在地平面上的冰山一角,进入人类生活更深层次更多领域的探索。


作品的切口,历来是艺术家难以回避的难题。切口太小,难免逼仄局促,失之于浅;切口过宽,容易十行俱下,失之于泛。一部优秀的影像作品,一定是多声部的开放体系,呈现自给自足的美学脉络,同时必须放得开、收得拢, 剪枝蔓、立主脑 。从这个角度说,此片是很有一些经验可以总结和借鉴的。


190818爱与恨的牵绊e.webp.jpg

 

远去的牧歌(2018)


导演: 阿迪夏·夏热合曼、周军
剧情简介:影片以胡玛尔和哈迪夏两家人因一次意外事故造成的矛盾展开故事,演绎了40年来草原轮回迁徙的生活、人物的情感心路历程,讲述了世代逐水草而居的中国哈萨克族牧民,改革开放以来告别过去、迈向新生活的历程。


“家”的仪式、隐喻与认同建构


何国威(《电影新作》编辑)





在电影《远去的牧歌》里,“家”即由游牧式的“蒙古包”(圆顶帐篷)逐渐转变为新时代的钢筋混泥土的房屋。但是,这一转变的过程,实际上是包含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碰撞,游牧传统文化消失的焦虑,以及融入新时代的忧思、探索与“自我反省”。在三、四十年的漫长发展中,面对越来越严重的草场退化,面对羊群、马群可供食的草越来越少的窘境,面对现代化交通工具的盛行——汽车、摩托车逐渐取代了马,面对子女上学的问题,面对与新生活接轨的不知所措等,牧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旧家”(传统游牧之家)与“新家”(新型的小区之家)的问题。在寻找“新家”的过程中,“旧家”中所携带的“枪”、“老鹰”、“马”等元素所构建的文化都将消散,或者说它存在于人的记忆之中,仿佛与过去作别。但是,它背后的精神却一直被传承着。按照导演的说法:“哈萨克族人一年四季在不断地‘转场’迁徙过程中,随时面临着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和生老病死,因此,对于生命诞生、成长与逝去的态度更加淡然。无论创痛多么刻骨铭心,生活还是要继续,这样的世界观造就了哈萨克牧民坚韧、隐忍的民族性格。”当然,从“旧家”到“新家”的转变,是有双重意义的,就像胡玛尔老人让相伴一身的马,最终走向了广袤的草原。这看似是“马”的生命即将终结,实际上却宣示了以胡玛尔老人为首的游牧民族之人对草原的依恋,对故土的敬意。也就是说,“马”不再是“马”,而是得到了灵魂升华的“马”,承载了游牧民族的精神的同时,又通过响应“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系列保护草原的政策,传达出“家”的理念——马回归自然,人回归新时代,从而实现“家”到“国”的转变。


190818爱与恨的牵绊i.webp.jpg


春潮 (2019)


导演:杨荔钠
剧情简介:报社记者郭建波、母亲纪明岚与女儿郭婉婷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祖孙三代因亲情关系捆绑在一起的生活,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记者郭建波在报导社会负面事件的同时,也在揭开自己身上的伤疤;母亲纪明岚在外为人热情,受人爱戴,但是回到家却判若两人;女儿郭婉婷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成人世界里的种种生存法则。一场悄无声息的战争在三代人之间暗自滋生,终将爆发……

 

《春潮》:春江潮水,能否润泽心灵?


龚金平(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0818爱与恨的牵绊k.webp.jpg



《春潮》是一部“冰山”电影,观众在情节层面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家庭里三代女性之间的隔膜、冲突、怨恨、无奈,却对于冲突的根源不甚了了,至于隐藏在冲突背后的人心起伏、内心激荡,更是需要以极大的耐心和极敏感的触须,去仔细捕捉,用心揣摩。

在个体的内心憧憬与现实处境之间建立冲突,这是影片相当高明的艺术策略,它可以在更为深刻的意义上与观众产生共鸣。因为,所有芸芸众生,都必然要遭逢人生的种种缺憾,要深陷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间终究意难平。

作为一部以情绪表达见长的电影,《春潮》的许多戏剧冲突都比较内在,人物内心的情绪翻滚也以极为克制的方式隐而不发,最多通过梦境、幻觉、想象隐晦地流露,但是,影片在日常化的生活场景中,精心营造了亲人间至亲至疏的状态,让观众置身其中,慢慢去感受其中的苦涩与令人窒息的压抑。

影片以“春潮”为名,正是因为对于人心的干涸有着清醒的洞察,对于人们内心的荒芜有着敏锐的感知。影片结束时,郭建波完成了内心的宣泄之后,大地潮水涌动,向石缝、舞台等处蔓延,以一种浸润万物的姿态为世间带来希望。可见,“春潮”作为一个润泽的意象,是对人物困境的一种想象性解决。但是,“春潮”并不会因季节的轮转而自然降临,它需要个体从内心生发,在人生的苍凉处深情挖掘。

 

190818爱与恨的牵绊m.webp.jpg


柯蒂斯 Curtiz (2018)


导演:塔玛斯·伊万·特波兰斯基

剧情简介:迈克尔·柯蒂兹是著名的匈牙利裔美国电影导演。他一生中执导了一百多部作品,是历史上最高产的导演之一。影片《柯蒂兹:卡萨布兰卡之父》改编自他在拍摄影史经典《卡萨布兰卡》期间的真实经历,展示了二战前夕,柯蒂兹是如何在创作的同时,一面应对政治的干扰,一面处理与女儿的疏远关系。

 

时势英雄长恨歌


独孤岛主(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





   尽管由真实事件改编,但《柯蒂斯》是不折不扣的剧情电影。影片有非常清晰的两条线索贯穿《卡萨布兰卡》拍摄过程,一条是对电影本身的拍摄过程的展现,另一条是关于其面对突如其来已经长大了的女儿,前者带出柯蒂斯挥洒的片场大佬个性,后者则直接关联其匈牙利移民的身份及当时身处二战漩涡的家人对他的不满。影片着重呈现了两大矛盾,其一是柯蒂斯与审查机构负责人的针锋相对,具体呈现在《卡萨布兰卡》片末的飞机戏存废,其二则是仍然深陷纳粹危局的家人及最熟悉的陌生人女儿的到来对在美国风流不羁的柯蒂斯给予的情感打击。


影片不断在父亲的拍片过程与女儿试图接近父亲的一系列动作中徘徊,不乏能令观众莞尔一笑的虚构片段,比如女儿在《卡》片跑龙套现场与柯蒂斯在美国生的儿子不期而遇,两人对坐桌前,对方正在画未来他将主导开发出来的《星际迷航》草图。在迷狂的爵士乐声中,审查官员迷恋上了身为龙套的女儿塞尔玛,最终引致柯蒂斯终极爆发。在充满活色生香的饭局与不乏多元文化趣味的片场拍摄场面后,最终令《卡萨布兰卡》的画龙点睛戏份得以保留又令柯蒂斯失去了最堪珍贵的感情的,正是他坚忍的个性引动的抉择。影片最终,女儿离开,整个场景却慢慢泛起红色,一个属于柯蒂斯的新时代即将开幕。(原文文编忻 颖美编何亦平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u8rPNRp-rCnH-Hp0CQCCXg


荐稿人:钟   2019-08-17   执行编辑:xwf 2019-08-21   责任编辑:109 2019-08-22

《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网站》

0
 

上一篇手术后瘫坐老婆病房 真相令人泪目
下一篇中国首部说唱歌手传记电影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