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7-07-24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7年7月24日头版 |
李林:“320大院”接棒人 |
———搞科研是一种享受,只会苦干不会有创造力 |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阅读次数:5544
|
人物小传 李林,生物化学家,无党派人士。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2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生理与生物物理系做博士后,1992年5月回上海生化所工作,1993年晋升为研究员,2011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市知联会)会长。曾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岳阳路320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所在地。高大的梧桐把周边喧闹隔绝在外,只有澄澈的阳光穿过树影洒落在大院里。有人说,这里似乎有种魔力,不仅能在上世纪60年代孵化出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而且多年来,纯粹的科学精神和高度的使命担当,始终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手上一棒一棒地传递着。 李林来到“320大院”已有34年。从研究生、研究员,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从所长基金资助的受益者,到运用所长/院长基金扶持优秀青年人才,他不仅是生物化学领域卓有建树的科学家,也是科技创新的战略家,他带领上海生科院不断向跻身世界一流研究机构目标努力着。如果说“320号大院”有一种生生不息的传承,那么,在人们眼中,李林就是新一代“接棒人”的杰出代表。
梦想“放下一切回实验室”
学风就像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很多人说,在“320大院”,因为学风的影响,稍微偷点懒就会心生内疚。 李林是1983年本科毕业考取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的。学生时代,他一直是塔尖上的那一小部分。高中时获南京市化学竞赛一等奖,提前被南京大学瞄上;大学里成绩轻松排到南大生物系最前列,还找到了人生另一半;在岳阳路320号度过六年研究生生涯后,他在获得博士学位的同时,还摘得首届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整个中科院系统仅10人获奖。 人们常说,最怕有天赋的人比你更努力。研究生时,李林每天一头扎进实验室,总能待上十六七个小时。1990年代初,他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做博士后研究时,虽然妻子张芹专程前来陪读,但李林依然每天回家吃完晚饭后,雷打不动地回到实验室继续手头的实验。回国再次踏进“320大院”,李林给人的印象是常在实验室一路小跑,他解释说这样节省时间。 李林并不觉得研究辛苦。他说,做好科研起码要具备三项素质:一是从纷乱的现象中提炼本质的逻辑能力,二是过人的专注力与发现力,三是兴趣。他对科研有着发自内心的爱,也经常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寻找乐趣。他说:“搞科研是一种享受,只会苦干,不会有创造力。” 李林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在名为“Wnt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中,作出了系统性、原创性贡献。Wnt是一种分泌性蛋白,其浓度变化信号被传递给千千万万个细胞,从而对胚胎发育、肿瘤生长等施加影响。 在这片生命科学研究的“蓝海”,李林的成果为学界深入理解干细胞分化、肿瘤发病机理等重大问题打开了全新视野。 对科学的爱,使得李林成为少数愿意长期留守在实验室最前沿的杰出科学家。他不满足于仅仅担任研究生导师,在论文上以“通讯作者”署名。41岁时,他仍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直到后来接受组织安排,把精力转向科研管理岗位。 如今的李林虽然行政事务缠身,但依然不舍得离开科研一线。每周一下午是他最快乐的时光———这几个小时,他在实验室“开组会”,与同事、学生一起交流研究进展;哪怕出差,他也要想方设法安排讨论。李林说,他内心深处有一个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放下其他所有事务,回归实验室埋头做实验。
率队冲在科技改革前线
李林的职业生涯中,有几位关键的领路人:其一是高中化学老师濮铜生,他的指点让李林去招生办追回高考志愿,现场改为生物化学,这改变了他的人生;博士生导师许根俊院士是我国著名酶学大师,他的指导为李林日后工作打下扎实基础;而王应睐院士虽然故去多年,至今仍对李林产生着深远影响。妻子张芹说,王先生的学术态度、名利观以及管理思想,都被李林视为标杆。 李林很珍视一张老照片,那是1989年他博士论文答辩时拍的。台上的他胸有成竹,台下则是一位长者的背影,他头发花白,听得相当认真。这就是王应睐先生,当年是李林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 很多人说,如果有人能担得起“德高望重”四字,王应睐先生必在其中。他是我国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研究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没有他的运筹帷幄、选人用人,这一彪炳史册的重大成果很难顺利诞生。李林说,一个人的作用既可以看他个人取得的科研成就,也体现在能带领团队取得更大的成功,王应睐先生就是典范。让李林印象深刻的,还有王应睐先生的为人。李林说,结晶牛胰岛素合成工作中,王先生没有在任何一篇相关学术论文上署名。 2001年,王应睐先生弥留之际,李林前去探望。当时先生已说不出话,只是握着他的手。李林说,他知道,那是一种嘱托。第二年,李林走上领导岗位,出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常务副所长 (两年后任所长)。 实验室的李林,一直很享受挑战。而在管理岗位上,他的这一特质似乎继续得以保留。李林说,好的科研管理体制不仅能激发科研人员的热情,还能有效地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在生化与细胞所任职期间,他循着这一思路大力改革,建立并完善了以“PI运行体系”“科研评估制度”为基础的科研管理和运行体制。实践证明,这些顶着压力推进的改革举措,对研究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8年,李林出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并于2013年担任院长。在这一平台上,他的大局观展现得更加充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党委书记汤伯伟说,李林既是科学家,也是战略家。上任后,他主抓生科院发展战略谋划,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突出研究所创新主体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释放了科研生产力。目前,体制机制改革正在进一步向深水区推进。同事们说,这体现出李林作为领导者冲在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前线的勇气和担当。 权威机构评出的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上海生科院共有五项成果入选,成绩令人惊叹。这让李林感到了与当科学家同样的成就感。但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与细胞所副所长周金秋说,这几年,李林的头发似乎“刷地一下”白了。 在实验室和研究院之外,李林还通过各种参政议政渠道在另一个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抱负,体现他对国家和社会的使命担当。 作为无党派人士,李林早在十几年前就受邀加入市知联会。这是一个在市委统战部领导下,团结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加强学习、建言献策、帮困扶贫、联谊交友的组织。在市知联会的十多年,李林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并于2015年当选新一任会长。他常代表市知联会参加市委、市政府定期组织的座谈会并发言。为更好地建言献策,会前,他总要广泛搜集各行业理事的意见,汇总提炼后带到会上。 2008年起,李林先后当选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从而能把他对基础研究的理解,以及科技工作者的声音带到北京、带到全国“两会”。近几年,他的建言方向始终聚焦加强基础研究、注重源头创新,并引发越来越多关注。市科技工作党委统战处处长宋明毅说,李林一直特别注重为人才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谁有才就用谁;每年全国“两会”,他一直通过建言传递这一观点。 参政议政中,李林不断令人感叹科学家的严谨与务实本色。他对数字相当敏感,在审议政府预算报告时,就曾因为会议材料和大会报告不一致,专门请财政部加以解释。每年全国“两会”,各代表团都会举行集中的议案会签活动。这个场合,李林曾几次婉拒希望他签名附议的代表:“我的原则是,不懂就不附议。”在他眼中,每一份议案都涉及国计民生,分量非常重。 李林自小受在部队工作的父母的影响,对党和国家充满感情。1990年他赴美进修,两年后就按计划准时回到“320大院”。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一选择让不少亲友感到不解,甚至一度引发媒体关注。当时,妻子张芹在美国陪伴李林,回忆起回国的决定,张芹说,李林就问了她一个问题: “你觉得中国需要我这样的人吗?” “需要。”张芹说。 “那就回去。能在自己的国家做出成绩,更有一份成就感在内。”
荐稿人:lry 2017-07-24 执行编辑:zjy 2017-07-24 责任编辑:tmy 2017-07-25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