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5-04-30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5年4月30日第2版 |
责任意识,让他成了发明家 |
作者:解放日报记者 黄勇娣
阅读次数:6047
|
记市劳模、强生中国有限公司设备运行经理朱立民
朱立民在检查运行设备
“我对朱工的印象,就是他特别聪明。公司买进的设备,有不合理之处,他稍微改造一下,就能节省大笔开支。”这是同事金星对朱立民的评价。但一番采访下来,真正打动记者的,并不是老朱的聪明,而是他始终坚持的责任意识。 曾是华东最年轻技师之一 56岁的朱立民,是强生中国有限公司的设备运行经理。领着记者来到公司的职工之家坐定后,老朱立刻给记者翻看一叠发黄的报纸和刊物。原来,早在20多年前,还在上海重型机器厂工作的朱立民只有30岁,但已是华东地区三位最年轻的技师之一,之后成为上海机电系统青年技术工人学习的标兵。那时,为了保高精尖设备,他日夜守在厂里,甚至连3岁儿子受伤动手术,也没时间陪护。 如今,在外资企业里,老朱已脱离老本行,干的不再是最擅长的机械维修,而是厂区设备的运行管理。在生产日化品的强生公司,他从事的并非产品研发之类的核心工作,而是主要负责外围保障。但他仍积极作为,实施了大大小小的技术革新,每年为公司节约数百万元,其中好几项重大发明,还对行业节能减排作出突出贡献。 良好社会效益就是价值所在 实施技术革新并不是公司的要求,也没人给物质奖励。但“你把公司当成自己家,就会积极努力地去创造。这么去想,改造设备、节约成本,都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吧?”朱立民认为,正因为有着责任意识、贡献意识,他们这一批当年从国营单位出来的“50后”“60后”特别受外企的欢迎。 他自发搞创新发明,也并不仅仅着眼于为企业省钱。他实施的“空压机热能回收利用技术项目”,运用“板式热交换器”和“变频技术”,把空压机的余热回收用于锅炉进水预加热,既提高了锅炉产气效率,又降低了能耗。他的论文发表后,给生产空压机的英格索兰公司带来巨大效益,其每年采用这一技术改造空压机100台以上,可增加产值1000万元以上。最终,英格索兰还将这项技术申请了专利,而老朱并未获得任何经济回报。有人为老朱感到不平,但他很坦然:“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说,这个项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这就是价值所在。” 组建创新工作室培养接班人 在外企工作多年,他的思维方式日益国际化:“一个有价值的人,应该对他所在的厂区、社区、社会有所贡献……”正是在这个理念指引下,他坚持不懈地开展形形色色的技术创新。之前,强生公司每天会产生5吨危害废物乳化水,一年处理费用高达数百万元。朱立民研究采用特定的浓缩工艺,“把豆浆先做成豆腐花,再做成豆腐干”,使5吨污水浓缩成1吨污泥,减少污水排放80%,公司一年污染处理成本降低300多万元。 最近,在市水务局推荐下,一家化妆品公司派人来考察“污水处理节能减排项目”。老朱表示,如果这家公司有意向,自己愿意无偿贡献技术办法,而“强生公司也一直秉承这个原则”,期望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 多年来,一直有公司想“挖”朱立民。一位香港老板甚至专门飞来上海,但还是被他婉拒了。他坦言,强生公司的整体氛围不错,还给他和团队搭建了创新平台,自己十分满足;更重要的是,父母都已80多岁,且身体不太好,自己在强生工作,方便就近照顾。 不久前,他还牵头组建了创新工作室,带着年轻操作工们一起搞技术革新,目前已有两三个小伙子崭露头角。“国家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批产业工人支撑。但目前,不少家长并不乐意让孩子当工人。其实,当一名优秀的技术蓝领,同样会很有出息……”朱立民悄悄告诉记者,在自己带教下,侄子27岁就已成为技师,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荐稿人:lry 2015-04-30 执行编辑:zjy 2015-04-30 责任编辑:xwf 2015-04-30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