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5-04-26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5年4月26日第3版 |
他们用热血让生命重燃希望 |
作者:文汇报记者 许琦敏
阅读次数:6338
|
——记上海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团队
医生正在为上海第11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崔兼明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为患者输入健康的造血干细胞,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最好的方法,没有之一。然而,在茫茫人海中,要找到相配的健康捐献者,如同大海捞针。从1992年起,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记者昨天从上海市红十字会获悉,迄今已有超过13万人份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上海分库,累计成功捐献330例。 “简单的付出,让患者重燃生命的希望”、“命中注定我将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成立于1999年的全国首家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组织——上海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俱乐部,奔走在上海的各个社区,普及造血干细胞的知识、为捐献者提供服务,让更多人在挽袖献血的同时,也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行列,为绝望中的白血病病人,燃起更多一点的希望。 造血干细胞的配型,不像血液那么简单,即使在同一种族人群中,找到匹配者的概率也只有四百至一万分之一。而且,考虑到干细胞的“生命力”,捐献者越年轻,所提供的造血干细胞质量越好。因此,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入库人数越多,捐献成功的概率越高,捐献者原则上不超过45岁。 从2003年起,市红十字会联合团市委、市志愿者协会和市血液中心,开展了“为了生命的希望工程”青年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行动,鼓励年轻人入库。 黄轩珺加入造血干细胞库时,还是一名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医学生。在医院各科轮转实习时,他发现血液科的病人最令人心痛:病房里一半以上都是不满18岁的孩子,满脸苍白、剃光了头,手上插着吊针,而家长则围在病床边——一个孩子得病,摧毁的往往是一家人。而找到匹配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对他们而言,如同悬崖边的一根稻草,那是绝望中的希望。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干细胞库。2012年,当他被通知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时,他欣然同意,配合完成了捐献。 “当得知自己能救人一命时,那种奉献的喜悦,甚至可以让人克服重重困难,让善良与大爱得以彰显。”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高解春说,感人的故事在捐献志愿者中层出不穷。志愿者崔兼明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时,父亲正处于癌症晚期,但与他配型的还是一名韩国患者,他必须去北京完成捐献。当他痛苦犹豫时,父亲极力支持他践行捐献的诺言:“你的陪伴,只能延续我几天的生命,而完成捐献,将会成全一个全新的生命。” 志愿者毛俊在配型成功后,检查发现血脂偏高,而他可能是患者唯一的希望,于是他加紧锻炼、减肥,在短期内改善了指标,完成了捐献;一位父亲得知与自己儿子配型成功的患者因为承受不起医疗费用准备放弃时,甚至愿意帮患者出医疗费,来完成这次捐献……
上海第14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刘晓薇完成捐献后, 从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荣誉证书。 破除“敲骨取髓”的误解 “人总是容易被真善美所感动。”这是志愿者冯琳的感受。
造血干细胞平时在人体外周血中含量不高,当需要捐献时,医院会为捐献者注射集落刺激因子,激发人体产生更多造血干细胞释放到血液中。这个过程会使白细胞升高,人就如同得了一场重感冒。捐献前两天,冯琳正处于这样的“重感冒”中,但她仍带孩子上街,为受捐的小患者买礼物。回医院的出租车上,儿子问她,这种难受会否影响她的健康。冯琳就在车上给儿子解释相关知识。当他们准备下车时,一路上一言未发的司机突然说:“你们的奉献这么大,这次用车就免费吧!” 的确,“给绝望的生命点燃希望”的善举令人感动,不过更多人对此仍抱有一种畏惧:这样的捐献会否有损健康?尤其是年轻人,更易受到家人阻拦,认为“敲骨取髓”会影响一辈子的健康。 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部部长张瑾介绍,这是过去“抽骨髓”获取造血干细胞的方法给人造成的错觉。现在,造血干细胞已可通过外周血采集,只需将捐献者的血液进行一次体外循环,过滤出所需的造血干细胞就可以,其余血液完全回输——整个过程只相当于抽取100毫升血液,比一次无偿献血的量还少。当然,由于事先通过药物刺激使捐献者产生了更多的造血干细胞,因此,捐献后需要一到二周时间休息,让身体得到恢复。 对普通市民进行宣讲,破除他们的误解,让更多人愿意献出一份爱心,是志愿者团队的一项重要工作。多年来,他们组建起近60支“医务青年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宣讲队”,召集近千名青年义工和志愿者,依托“寻找爱心上海的一百个瞬间”摄影展、公演“点燃生命的希望”大型情景剧等创新活动模式,以及在“3·5学雷锋日”、“国际志愿者日”等节点,先后在人民广场、上海体育场、东方明珠、徐家汇等上海重要地标,举行集中报名血检活动。他们还组织了讲座20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300万份,集体血检8万余人。
上海第31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冯琳的丈夫 为即将采集干细胞的妻子拍照留念。(均市红十字会供图) “微信+快递”创新捐献方式
如今,很多年轻人对于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已不再恐惧,更多以此为荣。但指定登记点、繁琐的登记表格,阻挡了不少青年捐献的脚步。为此,高解春透露,今年5月8日,上海将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微信入库报名工作。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关注微信号,只需在屏幕上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捐献登记。 这要感谢技术的进步。高解春说,如今只需取得捐献者口腔黏膜中的细胞,就可以完成白细胞抗原的获取,确定相应分型,准确率高达90%。因此,当市民通过微信登记后,市红十字会会将取样材料快递给捐献志愿者,志愿者只需在口腔中刮一圈,再将样品寄回即可,所有费用均由市红十字会承担。 “这将对捐献志愿者的诚信提出更高要求。”高解春说,但从过往经验来看,极少有人会故意填写虚假信息,“当进入捐献准备流程时,主动反悔拒绝捐献者只有1%-2%,多数人都会因为后续检测未通过,或因受捐患者的变故而无法成功捐献,感到惋惜。”
荐稿人:lry 2015-04-26 执行编辑:tmy 2015-04-29 责任编辑:zjy 2015-04-29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