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5-12-27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5年12月27日第8版

《自然》网站杂志评选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作者:方陵生 编译  阅读次数:6882

两位华人科学家上榜


 
 
  12月17日,英国《自然》网站杂志公布了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以肯定他们在2015年对科学产生的重大影响。其中,有两位华人科学家上榜,他们分别是中国中山大学从事胚胎基因编辑的生物学家黄军就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华裔女科学家鲍哲南。
 

黄军就  鲍哲南

                黄军就                                             鲍哲南


      黄军就:编辑人类胚胎基因实验取得重大成果的生物学家
 

1227-1

 

  今年4月,黄军就在世界上首次发布了通过基因编辑改变人类胚胎的报告,这一新闻把迅速发展的基因编辑技术推到了聚光灯下,引发了使用基因编辑工具所带来的相关伦理道德问题的巨大争论。但黄军就这位谦和的广州中山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始终选择在公众视线之外默默地从事科学研究。
 
  黄军就和他的团队在研究中使用了一种名为CRISPR-Cas9的强大基因编辑工具,这是可通过改变特定序列DNA进行编程的一项技术,过去几年里成为生物学实验室里的新宠。4月份时,黄军就告诉《自然》网站杂志,他编辑胚胎基因是因为“它可揭示与癌症或糖尿病相关的基因问题,还可用于研究胚胎发育中的基因功能。”他的研究成功修改了导致地中海贫血这种血液病的基因,为治愈这种疾病带来了希望。
 
  黄军就的研究采用了生育诊所里无法发育成熟的多余胚胎。这项研究表明,通过体外受精培育胚胎的生殖方式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突变过程,他希望在证明其安全之前,要慎用这一技术。“我们想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数据,让人们知道真正发生的情况。”他说,“我们要避免关于伦理道德的争论。”
 
   但与他预料相反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接下来的讨论将科学界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并由此产生了多个争辩激烈的论坛,包括12月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峰会论坛。普遍共识是:为生殖目的而改变人类胚胎,基因编辑还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有人担心这一技术可能会被一些非正规的生育诊所提前采用。一些科学家认为可允许这项技术的研究,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为防止出现使用失控,应禁止这方面的研究。

  黄军就一直未介入这场辩论,并拒绝就此题材接受采访。“我们的论文只是基础研究,告诉人们基因编辑存在风险。”他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在美国出席峰会的日本北海道大学生物伦理学家石井哲也说:“奇怪的是,他的研究并没有真正关乎伦理问题。但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促使在峰会上讨论这个话题,这是一件好事。”石井哲也还说,黄军就确实“有责任对他的批评者作出回应。”

   由于种种风险的存在,黄军就预测在他的论文发表50年甚至100年之后,世界上才会出现第一个通过基因编辑出生的婴儿。“但谁知道呢,比如10年前,还没有人知道CRISPR是什么。”他说。“未来会发生些什么,我们谁都无法预测。”
  
      鲍哲南:在人造皮肤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化学工程师
 

1227-4

 

  鲍哲南在桌子上的塑料盒里翻找着,满怀热切地从里面拿出她实验室里研发出来的材料样品。她从里面找出一个薄薄的,几乎没有什么重量的碳纳米管。这个可以像膏药一样粘贴到手腕上的小玩意,可以用来监测佩戴者的心率。然后她又拿起一块人造皮肤,用微型碳纳米管传感器来检测人造皮肤的触觉。她研发的人造皮肤甚至具有人类毛发状的结构,可更加逼真地模拟人体的真实皮肤。
 
  鲍哲南教授出生并成长于中国南京,在南京大学完成3年本科课程后移民美国。1995年,她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取得博士学位,随后进入著名的贝尔实验室任职。2004年起,她进入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现为该系副教授。这期间,她一直致力于化学、材料科学、能源、纳米电子学等领域的研究,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是美国最优秀的女化学家之一。今年,她带领研究小组用碳纳米管制造出了有触觉、能分辨轻重的人造皮肤,该成果为机器人制造、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她研究领域里的创新往往受大自然的启发。她说:“如果我们能知道如何设计出与大自然同等复杂的材料,我们就有望解决现实世界中的许多问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开发出可穿戴或可植入的医疗设备,帮助监测血糖、传递感官信号等。
 
  在鲍哲南的实验室和其他一些研究者的努力下,为达成这一目标的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去年10月,她的团队研究显示,人造皮肤可以模拟人类触觉,研究者从人体皮肤获得灵感,随着压力增强,专门主管触觉的神经被激活,产生大脑解码为“触觉”的编码信息。以前的人工触摸传感器需要极为耗电的外部设备来生成这种编码信息,但鲍哲南的传感器可通过压力变化改变碳纳米管微电路的振荡频率,自动生成明确无误的触觉信号。
 
  “虽然鲍哲南希望最终的设计能够‘简单化’,但这仍不失为一项重大成就。”麻省理工学院神经交互界面和材料学科学家波琳娜·阿尼斯娃指出,鲍哲南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完善这类材料,她那个由大约40名化学家、化学工程师和材料科学家组成的实验室,是一个高度跨学科实验室。“这不仅仅只是一个想法,”她说,“许多想法汇集在一起,才使得这一切成为可能。”
 
  鲍哲南希望她那些保存在塑料盒子里的“宝贝”,能有一天为改变医疗卫生保健面貌作出更多贡献。她说:“尽管我们还要经过许多年的努力,但前面的路已经铺开。”
 


 
荐稿人:lry 2015-12-27  执行编辑:lry 2015-12-27  责任编辑:zjy 2015-12-27
0
 

上一篇“眼盲老师”坚守大山深处 最大心愿:8个学生能有床
下一篇爱国爱岛 乐守天涯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