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6-07-04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新华每日电讯》2016年7月4日第5版

“稻痴”李开斌:“云南的袁隆平”
作者:新华社记者杨跃萍、袁雪莲  阅读次数:6029

0704-4-1

  新华社记者杨跃萍、袁雪莲
  
  58岁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农科所研究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开斌,被朴实的乡亲称为“云南的袁隆平”。
 
  他带领团队自主培育成功的高原超级稻,同时兼备高产和优质优势,受到乡亲们的“追捧”。
 
  他,对水稻呵护有加。为了水稻,他甚至置个人安危于不顾。
 
手中有好粮,心里不慌
 
种田人说:“李老师了不起呢!”


  1977年参加工作至今,一身泥一身水,李开斌在稻田里摸爬滚打近40载。
 

  育下一茬又一茬精心选培的种子,收获的累累硕果不负育种人的心血和智慧:27个“楚粳”系列水稻品种经云南省审定合格,其中“楚粳27号”“楚粳28号”是云南仅有的两个超级稻品种。
 
  迄今,他选育的“楚粳系列”水稻新品种累计推广种植6200多万亩,增产稻谷近40亿公斤。“楚粳28号”百亩示范田平均亩产1002.1公斤,创粳稻百亩平均亩产世界纪录。
 
  6月,滇中楚雄市东瓜镇永兴居民委员会水河村,平整的稻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居委会主任孙文宏说:“种楚粳28号,气候好的年景亩产有800多公斤,差的也有六七百公斤。”过去大伙种植老品种,种得再精细,亩产也就二三百斤,还不够口粮。
 
  手中有好粮,心里不慌。“李老师了不起呢。”老孙由衷地说。
 
  “楚粳28号”成功克服了水稻高产与优质难以结合的重大技术难题。经稻米分析测定,“楚粳28号”米质达国标优质米一级标准。
 
为选种他忍住病痛
 
妻子说:“为了种子不要命了”

 

  命运似乎对李开斌格外垂青,育种成果一个接一个。
 
  有人把育种比喻为大海捞针。一粒好的种子,就如一根针沉在茫茫大海,等待人们发现并精准地打捞出来。
 
  为了育种,为了“不错过”那一粒可能出现的好种子,他甚至置个人安危于不顾。
 
  2010年5月,对于水稻育种工作而言,正是温室做杂交黄金期,李开斌和同事忙得连轴转。这时,他的视力突然下降,双眼模糊,经常头痛得冒虚汗。他仍然扎进温室,心无旁骛配制水稻杂交组合。
 
  温室里,气温高达40摄氏度,为防止授粉时花粉被吹走,还不能开窗通风。忙碌中李开斌往往六七个小时不出温室,出来衣服被汗水浸透了。
 
  忍着病痛“抢时效”,李开斌带着同事在一个月内如期完成了150多个水稻杂交组合。这时,他才告诉妻子自己要去住院。
 
  这年6月,李开斌第一次请了病假上昆明看病,医生确诊他患了脑膜瘤,手术风险很大,可能出现失明、瘫痪甚至生命危险。李开斌坦然接受了开颅手术。出院时,医生嘱咐他至少静养三个月。
 
  出院不久,又到了水稻选种的九月。术后伤口还未愈合的李开斌,坚持要下田。妻子张天春跟他争执,“你这是为了种子不要命了。”可还是拗不过他,只好搀扶着他来到试验田。
 
  头上缠着厚厚纱布的李开斌,下田拨开一丛又一丛的稻株,剥开一粒又一粒谷子鉴别品质,忙过了30天的“静养期”。
 
  2015年9月,又是水稻选种关键时刻,李开斌和同事守在试验田投入选种,病魔又一次侵袭了李开斌。
 
  李开斌的同事阮文忠说,“我和李老师在田里,我看他连笔也握不住,脸上直冒汗。”当时,已选种10多天,大伙劝李开斌去医院,他只是说,“先把田里的种选完吧。”接下来的10多天,“李老师虚弱得吃一顿饭得歇几回,走一会儿路就虚汗淋漓,他还是坚持选种。在种子袋上写编号,笔都握不住,可他歇一会儿又继续。”
 
  坚持选完种,李开斌才去医院检查,结果是颈椎上长了一个蚕豆大的肿瘤压迫着神经。去年10月,李开斌又接受了一台大手术。术后同事来看望他,他问,“考种做得咋样了?”
 
水稻就像他的孩子
 
他说:“既然干了这一行,就想让老百姓多收些粮食”

 

  眼前的李开斌,走路缓慢而小心。额头左上侧,拨开灰白的头发,旧伤疤犹在。颈部术后一条长长的伤痕,还未褪。他的颈椎处,置入了三颗钛合金骨钉。
 
  刚刚经历了生死考验的李开斌,按医嘱需戴颈套至少休养半年。可三个月后,他又出现在温室、试验田,插秧也去“盯”着。“这样,他才踏实。没办法,他心里就装着水稻。”相濡以沫的妻子,也是他的同事,深深理解丈夫,“水稻在他心里,分量很重。”
 
  裤管卷到大腿,风雨无阻,在稻田里摸爬滚打,李开斌常常忘了时间,吃饭也要别人左喊右喊。同事说,水稻就像李老师的孩子。
 
  刚到农科所工作的年轻人,随李老师下田,不留神踩歪了几株水稻。李开斌看在眼里,淌着泥泞跟过来,弯下腰把水稻扶正,年轻人脸红了……在楚雄州农科所水稻站,下试验田轻手轻脚,已成为大家的习惯。
 
  鲍家村村民董芝平是种田好手。她说,“李老师比我们农民还像农民,抢农时争分夺秒。他和我们一起收割谷子,教我们打谷子要轻拿、稻穗朝下,特别认真。”
 
  这些年,饱受病魔煎熬的李开斌仍带领团队不断优化楚粳系列品种。超级稻后备品种楚粳37号试验示范表现突出;云南首个粳型软米品种“楚粳39号”稻米开发产品供不应求;楚粳41号、42号已通过云南省初步审定……
 
  “育种工作不下田,发现不了好的品种。”李开斌言语不多,说到水稻打开了话匣子,“既然干了这一行,就想让老百姓多收些粮食。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一粒粒良种,记录着李开斌近40载上下求索的科研生涯,在广袤的田野上发芽生根。
 
荐稿人:lry   2016-07-04     执行编辑:lry   2016-07-04   责任编辑:2016-07-05
0
 

上一篇把爱镌刻在人民心坎上
下一篇大海的蔚蓝,是一种文明的颜色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