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1-12-10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21年12月10日第7版

高校“双一流”建设,这些瓶颈亟需突破
作者:李粤江  阅读次数:13996

71210_p1.jpg


  ——高校的定位、类型、学科布局各不相同,简单划一地横向比较不利于高校形成自身发展特色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否则原创、开拓性的工作在以数量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中难以衡量,也难以体现其影响力
  ——要增强对外交流,也要避免陷入国际“对标”陷阱,立足中国特色,立足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作更大贡献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后的又一战略工程。经过2016-2020年首轮建设,“双一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在加速发展、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清华大学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双一流”建设的方向。高等教育一定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在新的发展时期,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应该紧扣“三新一高”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着力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努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做出新的贡献。
  面对新的建设要求,各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应更加聚焦国家战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遇的大变局。
      
  面对不断涌现的新兴交叉学科,传统一流学科应该怎么办?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各建设高校都遇到一些共性的困难和问题,需要突破瓶颈。首先,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目前强调以一级学科为基础。但是随着科技发展以及新兴交叉学科的不断出现,一流学科建设更需要内涵拓展。
  实际上,部分高校为了保证一级学科主体建设院系的投入,往往会降低在相关前沿、急需领域的布局和投入;另一方面,多学科交叉合作的成果,如果在学科评价时只能按照现有一级学科拆分,可能导致学科壁垒进一步加厚。目前,教育部门和科研资助部门已分别在各自的学科布局当中增设了交叉学科门类,所以,“双一流”建设更应在聚焦一级学科发展的同时,注重构建更健康的学科生态,这样才会有利于推动学科的融合创新发展,并且使得一些新兴交叉学科得以脱颖而出。
  其次,在评价方面,由于“双一流”愈发受到重视,各教育主管单位都将其关注的内容列入“双一流”建设考核指标,评价指标日益复杂。
  聚焦评价指标的改革,主观上是希望通过评价指导更好发展,但是却容易导致一种结果,即按照评价的框架去发展。一些面向世界顶尖大学建设做的开拓性工作,在目前以数量为核心的评价模式下,既难以呈现,也很难衡量其产生的深远影响。由于高校的定位、类型、学科布局等各不相同,简单划一的横向比较不利于高校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
      
  避免陷入国际“对标”陷阱,评价体系还有哪些完善空间?
      
  面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重大使命,各建设高校要和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充分沟通,进一步在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任务举措上达成共识,建立更加科学、更具个性化的评价机制,精准施策,共同保证“双一流”建设更加聚焦国家战略,取得更大成效。
  一是大力鼓励学科融合创新发展。现实世界中面临的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需要多学科协同创新、共同攻关。各高校和建设学科不能拘泥于一级学科的口径开展一流学科建设,要积极推进学科合作,布局新兴交叉学科。建议主管部门充分尊重高校推进学科融合创新的相关举措,充分鼓励各高校发挥自主性,力争在全球竞争中形成不可或缺的独特优势。
  二是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应当能够鼓舞建设高校和学科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培育创新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建设高校在国家战略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并将此作为成效评价的重点。评价体系还要引导高校和学科特色发展、百花齐放,在育人、学术研究上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立足于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此外,还要避免陷入国际“对标”陷阱,要把握好中国优势,形成具有中国内涵的国际可比的评价体系。
  三是继续坚定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各高校应当进一步增强国际交流合作的范围、层次和水平,积极应对当前形势下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探寻解决之道。建议主管部门加大力度支持高校在建设国际联合实验室、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等方面的工作,协调相关国家机关,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国际学生来华读书。
  四是给予各建设高校及学科更稳定的资金支持,并在绩效考评的基础上形成增量支持的趋势,让各高校和学科能够更加谋划长远,敢于支持需要大量资源投入的“卡脖子”领域、需要长期支持的基础研究和需要宽松氛围的人文研究。鼓励各高校和建设学科在认真分析世界顶尖大学的办学经验、突出特点、前沿趋势的基础上,突出在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应对世界变革新局中的战略举措,将“双一流”资金用在刀刃上。

关注公众号1.jpg          



荐稿人:ffy 2021-12-10 执行编辑:ffy 2021-12-10 责任编辑:lyh 2021-12-010

0
 

上一篇钱学森30年前给虚拟现实取名
下一篇耗神与传神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