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1-05-25 【编辑录入:xiaomi】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1.5.24

一心教书是“毁灭自己”?
作者:徐敏  阅读次数:7180

大学校园里又出雷人雷语了。最近,在一次全国性的教学研讨会上,某校一位副教授在发言中把大学教师分在金字塔各个部分:处于底端的是仅会讲课的教师,中间的是又会讲课又会拿课题的,顶端是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者。他认为,大学教师做好教学是基础,但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

此言一出,引来口诛笔伐:怎么能说全身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呢?教师怎能丢了教书的天职,把跑课题作为主业,以学霸为发展志向呢?更有网友把这位副教授开价值50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手机号码有78,是3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挖掘出来,对其师德和作风进行批驳。

不过,笔者认为,这位副教授直白的语言,也许揭示了存在于国内一些大学校园的一种现实状况。与其揪住他的毁灭论开宝马来批驳,还不如正视高校金字塔教师结构的现实,分析其成因,思考破解之策。

其实,埋头教学的教师处于所谓金字塔底部,这个现象存在已久。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科研与经费乃至个人晋升的挂钩越来越紧密,有些高校流行一等人才搞科研,二等人才搞产业,三等人才搞教学的说法。一些教授很少上讲台,很少接触学生,忙于争项目做课题。大学的功能中,人才培养处于较低地位,甚至出现本科教学边缘化趋势。这一点,在某些研究型大学比教学型大学更明显。而当教授取得各种荣誉和称号,成为著名教授后,其学科领头人的地位也渐渐确立,有的演变为学霸,科研经费和资源由他们掌握和分配;有的升任为院、校领导,借助行政职位更便捷地获取资源。

金字塔结构与高校的考核体系有很大关系。许多大学考核教师的指标主要包括论文、课题、专利、科研经费等,科研方面的硬指标吃重,而教学方面主要考核课时数,缺乏对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对个人而言,争项目、搞课题、外出讲学往往比在校内上课更能体现效益。而对不少高校而言,名教授是重要砝码,可以为学校争得经费、奖项及脸面,由此也能体现学校高速发展的成果。所以,衡量一下轻重缓急,教书之类的事情就交给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或是拿不到课题的教师去做吧。而一个大学老师,如果花太多精力在教学上,势必影响其科研发展,进而影响晋升、收入、在学校和学界的地位,虽没有毁灭自己这般严重,但在同行眼中也是个失败者。

培养人才是大学神圣不可侵犯的目标,本科教育则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和基石。世界顶级的研究型大学大多是靠本科教育扬名于世的。道理大家都懂,只不过看大学秉承怎样的理念办学,能否在浮躁之风下坚守教书育人至上的信条。如果一个科研成果丰硕、但教书不用心的教师要升教授,学校能不能严格按规定不聘任他为教授?如果一名教师讲课出色,受学生追捧,但科研成果较少,能不能聘为教授,给他多种荣誉?比起批评那位持毁灭论的副教授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和高校应该思考一下,怎样通过改革考核与人才评价制度,让一流教学人才和一流科研人才一样,有机会立于金字塔顶端。



荐稿人:tmy 2011-05-25  执行编辑:lry 2011-06-16  责任编辑:xwf 2011-09-03

 

0
 

上一篇宁可不说话,绝不说假话
下一篇感谢那个踹了你一脚的人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