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2-12-12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党史信息报》镜周刊2012年11月28日5版

茅以升治学的“十六字诀”
作者:叶介甫  阅读次数:8414

  茅以升把自己几十年来学习研究的基本方法称之为“十六字诀”,即“博闻强记,多思多问,取法乎上,持之以恒”。

 

  茅以升认为世界上没有“生而知之”的圣人,只有“学而知之”的天才,要使自己懂得多,首先要学得广,在许多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同时要反复读,拼命记,“博闻强记”不仅可以掌握许多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而且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磨练坚强的意志,促进努力的发展。他提醒大家博闻要掌握好比例,不能没有主攻方向,不要“喧宾夺主”。

 

  茅以升提倡多用“思想”,对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设想。学术上的许多突破和创见,无不是从大胆的怀疑或设想开始的。搞学问工作,只有从一个个的小问题入手,进行种种设想,提出种种方案,在各种方案的对比衡量中,采取正确的方法,才能从微到著,从小到大,有所突破,有所创见。

 

  茅以升认为,治学有没有自觉性,能不能持之以恒,这是成败的关键。有许多人先天条件十分优越,可因为见异思迁,虎头蛇尾,结果却终身碌碌而无为,做学问要有决心,更要有恒心,下个决心并不难,但要做到有恒心就不容易了。


 

  学习研究都要有计划,有计划后就要一丝不苟,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这样不间断地学习和研究,虽然从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看收获不一定很大,但连贯起来,就可贵了。

 

 


荐稿人:xscclf 2012-12-12  执行编辑:lxl 2012-12-13  责任编辑:xwf 2012-12-19

0
 

上一篇“第三次工业革命”和上海的选择
下一篇建立公交车上的公共安全保障反应机制---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