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2-12-12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党史信息报》镜周刊2012年11月28日5版 |
茅以升治学的“十六字诀” |
作者:叶介甫
阅读次数:8414
|
茅以升把自己几十年来学习研究的基本方法称之为“十六字诀”,即“博闻强记,多思多问,取法乎上,持之以恒”。
茅以升认为世界上没有“生而知之”的圣人,只有“学而知之”的天才,要使自己懂得多,首先要学得广,在许多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同时要反复读,拼命记,“博闻强记”不仅可以掌握许多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而且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磨练坚强的意志,促进努力的发展。他提醒大家博闻要掌握好比例,不能没有主攻方向,不要“喧宾夺主”。
茅以升提倡多用“思想”,对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设想。学术上的许多突破和创见,无不是从大胆的怀疑或设想开始的。搞学问工作,只有从一个个的小问题入手,进行种种设想,提出种种方案,在各种方案的对比衡量中,采取正确的方法,才能从微到著,从小到大,有所突破,有所创见。
茅以升认为,治学有没有自觉性,能不能持之以恒,这是成败的关键。有许多人先天条件十分优越,可因为见异思迁,虎头蛇尾,结果却终身碌碌而无为,做学问要有决心,更要有恒心,下个决心并不难,但要做到有恒心就不容易了。
学习研究都要有计划,有计划后就要一丝不苟,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这样不间断地学习和研究,虽然从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看收获不一定很大,但连贯起来,就可贵了。
荐稿人:xscclf 2012-12-12 执行编辑:lxl 2012-12-13 责任编辑:xwf 2012-12-19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