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21-05-18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关工委办公室 |
关于文远楼的结构设计 |
《同济故事》文脉流长12 |
作者:俞载道 口述 黄艾娇 整理 朗读:经管学院
阅读次数:4180
|
1953 年春,学校成立了基建设计处,它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前身, 当时主要负责同济和上海其他高校校舍的设计工作,翟立林任处长,副处长是曲竹民。那时我 33 岁,职称为讲师,根据工作需要,我告别结构力学教研组,调到基建设计处的第一设计室工作,哈雄文是建筑主任,我是结构主任,负责该室的结构设计。 那时一个设计室一般由一两名教授带一两名讲师或助教再加上一些学生从事具体设计。当时,黄毓麟讲师给哈雄文当助手,还带了一帮 53 届建筑专业毕业生, 我带的十多名负责结构设计的同学来自 1953 年毕业的治淮班,之前我曾用德文讲稿给他们讲授过结构力学的课程。 那时,我们一共接到了三项工程:同济大学文远楼、理化馆和上海师大(当时叫上海师范学院)大礼堂,这三个工程的设计工作都必须在一个学期内完成,任务很紧。文远楼是我大学毕业 9年后第一次独立承担整体结构设计的首个项目,我对当时的一些基本情况还有较为清晰的记忆,可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就不太记得清了。 当时学校总体规划之初,文远楼的正门是朝北方向,现在进出文远楼的入口最初是作为后门。我记得当时学校十分重视文远楼工程,对它的设计要求也十分考究,本来是预备建造四个同样的单体建筑,学校的中轴线位于四个单体建筑当中,但后来又做了调整。 1999年,文远楼荣获“新中国 50年上海经典建筑”铜奖,我认为主要是由于它在建筑设计的理念上有独特的创新之处,而并不在于结构方面。文远楼采用的是三层钢筋混凝土钢架结构,这也是完全服从建筑需要。 虽然如此,回想起文远楼的设计结构,我觉得还是有几个地方可以提一下。 当时东侧的 106梯形教室东北角是一个小河浜,其他为干地,为了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降,对这个地方的基础设计做过特别处理,具体如何处理,我现在也说不太清楚了。 文远楼东侧是一层的106梯形教室,承重结构是钢筋混凝土双铰框架。紧邻的厅是四层,再西侧一长条为三层,考虑到楼层的不同会带来差异沉降,所以在106梯形教室和四层进厅之间设立了沉降缝。尽管西侧三层和四层进厅荷载差别不大,我还是谨慎从事,在它们中间也设置了沉降缝。由于三层楼部分的伸展较长,所以在其西端与其余楼层部分之间也留了伸缩缝。 文远楼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我当时考虑到条形基础梁和一般楼层梁在破坏及使用极限状态上有所不同,因此地基梁没有完全按照弹性地基梁的方法来设计,而是考虑了后来所谓的塑形内力重分布来设计配筋的。 经受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文远楼在结构上似乎还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说明整个结构的处理还是可以的,它是我的处女作,所以感到很宽慰。 近日,无意间在2005年3月30日《新民晚报》副刊上看到上海高校老建筑专题,其中专门介绍了“在新式建筑群中傲立”的同济大学文远楼和大礼堂。据文中所讲,文远楼至今仍被奉为中国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入选《世界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是中国早期“包豪斯”建筑的经典代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烟尘已走远,如今楼在人去,哈雄文、黄毓麟两位早已辞世,若在天有知,也该满心欣慰了。 荐稿人:ffy 2021-05-15 执行编辑:lry 2021-05-15 责任编辑:lxl 2021-05-27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