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21-05-19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关工委办公室 |
医魂——记人民医学家吴孟超 |
《同济故事》群星璀灿21 |
作者:袁建达 苏银成 胥金章 白瑞雪 朗读:医学院 吴雨露
阅读次数:3974
|
吴孟超,一个从医68年的医生,一个有着55年军龄和党龄的军人、共产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央军委授予的“模范医学专家”……吴孟超有众多头衔,但病人都叫他“老神仙”,学生们称他“老爷子”。 吴孟超2011年出生,89岁,身高162厘米,背有些微驼。他至今仍保持着年平均200台的手术量—这或许是世界上最长的纪录了。 在吴孟超的手上,诞生了享誉中外的“吴氏刀法”。 没有申请专利,但得了真传的弟子外出做手术时常常让同行惊叹:“你是吴孟超的学生吧 ?” 2011年1月17日上午,62岁的费新根躺在了吴孟超的手术台上。 3个月前,在某家医院里,这个严重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白白地“挨”了一刀—肚子打开,才发现肿瘤长在最复杂、最危险的中肝叶,而且包在主血管上, 医生不敢切。要家属签字做肝移植—40万元,这个普通家庭哪里拿得出来? 只好又给缝上了。 面对辗转找来的病人,吴孟超 3次B超查看,召集专家会诊,最后决定:根本不需要肝移植,肿瘤能切除,而且由他来亲自操刀。吴孟超定睛凝神,动作利落,仅仅两个小时,肿瘤成功摘除。患者几周后康复出院时结账,2万元。 并不是所有的手术都波澜不惊。 1986年的一次手术中,病人巨大的血管瘤突然破裂,出血不止。助手们想用丝线结扎,但就算用最粗的线,也扎不住瘤子如冻豆腐一般薄脆的壁。 这是此前从未遇到过的险情,病人命悬一线。吴孟超一把取过盐水纱锭,剪下一缕宽布条,扎住了破裂的血管。 这样止血,前无古人! 在手术台上,他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别人边做边想,他几无停顿;别人两个小时完成的手术,他一般不超过一个钟头。 “手术时间越短,病人的身体恢复越快 !”他一心为病人争取时间!这也源于他的精湛医术。 即使是最富想象力的作家,也难以描绘出肝脏结构的复杂程度。 进出肝脏的 4支管道,是肝部血管的主干。主干分出更多密密麻麻的小血管, 如同一棵大树,枝叶繁茂而难以尽数。 作为内脏中最大的器官,肝脏强大而又脆弱。主干和主要连接是不能碰的, 哪一处捅坏了,病人都可能活不了;肝静脉壁更是比纸还薄,钳子一触就破。 肝外科医生们的手术刀,就是在这纵横交错、险象环生的血管间游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斩关夺隘 ! “开刀就像编篮子,有的人没编几个就很圆,有的人编了一辈子都是扁的。” 吴孟超开玩笑说,外科医生是有天赋的。 “其实大家都知道,吴老手术厉害,是因为肝脏在他眼里早就是立体、透明的了。”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刘振全说。 他清楚每条血管的走向,如同将军了解战场上的每一道河流山川。 20世纪 50年代末,肝脏的内部结构还是一个无人知晓的谜。在一间临时搭建的草棚里,吴孟超和同事们反复试验。 怎么做出真正的肝脏血管模型 ? 1959年春天,容国团在世乒赛上为中国夺得首个世界冠军的消息,点燃了吴孟超的灵感。他把乒乓球剪碎了泡入丙酮溶液,再把溶化后的胶状物注入肝脏血管。 定型成功! 肝脏血管构架像珊瑚一样呈现在面前。 这些美丽的珊瑚,开启了吴孟超向肝胆外科进军的历程,也是后来中国一代代肝胆外科人的启蒙教材。 半个多世纪以来,吴孟超创立的“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奠定了中国肝脏外科的理论基础;创立的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提高了世界肝脏切除术的安全性;他完成了第一台成功的肝癌切除手术,创下了世界肝母细胞瘤切除年龄最小的纪录…… 当人们把“中国肝脏外科之父”的美誉送给吴孟超时,他同样对这项事业报以深深的感激,“能用学到的技术为人民解决痛苦,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也是我毕生最大的追求。” 荐稿人:ffy 2021-05-19 执行编辑:lry 2021-05-19 责任编辑:lxl 2021-05-20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