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1-05-19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校关工委办公室

怀念陈从周教授
《同济故事》群星璀灿34
作者:蔡达峰  阅读次数:1899


陈从周教授和他的研究生.jpg

陈从周教授和他的研究生


  从周教授教书育人,恩荫广庇,我是感受最深的人之一。

  从周教授是我硕士与博士生导师,我硕士毕业后到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是他的推荐。我应该记住他对我的影响,应该记录下他对事业的影响,应该记录下他那种现在已经不多见的风范。但我想,这纪念的意义,主要还是在于建筑系今天在校和将来的学生们。薪尽火传,这是中国教育的美德和境界,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教育资源,要使薪尽而火不尽,教育资源不竭,建筑系的同学们应该知道,在这个系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位陈从周教授,他是著名的教授,是一位可以令他们自豪的教授。在同济,像他这样的教授是不多的。

  在同济,他算是著作最多的教授之一。在好多年里,他每年至少要出一部书。他创作勤奋,笔耕不断,思想又极为敏捷,落笔如行云流水,引经据典随笔而出, 很少检索。他批评学生写文章像做填空题,为用引文而找引文,肚子里没有现货供应。像他这样乐于写作的人,到晚年竟然中风,以至手不能提笔,这样的日子长达八年,可想他是多么痛苦,对于热爱他的读者,也是不幸。

  在同济,他算是知名度最大的教授之一。他不精通外语,但有很多国际上的交往,因为他的学问纯粹是中国的,外国人不容易做。他指导建造的苏州园林风格的建筑—明轩,进入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他是贝聿铭事务所的顾问, 他的《说园》译成了外文版在海外流传。他的名气超越了专业界,可算是社会名流了。他的社会交往极广,有梁思成这样专业领域里的权威,也有普通的园林工人。我曾经与他同去泰安,路过一家文物商店,他进去报了自己的名字,负责人马上出来接待,取出珍藏的书画请他鉴定。他经常会收到这样的信件,信封上只写着“四平路陈从周收”的字样。

  同济是工科大学,这里有许多老教授都有国外留学的经历,从周教授是地道的旧式文人,他学中文,没有留过学,那些园林的学问硬是自己求教与积养所成。在同济的环境中,他的学问与行为都显得很特别。但他被社会承认了。文物界和建筑历史学界都承认他,他的园林文章不断地在媒体发表。叶圣陶、贝聿铭、陈植、苏步青等著名学者对他的学问做出过高度的评价。他成功是从社会开始的, 有人把这叫做墙内开花墙外香,他自己说是农村包围城市,可见,他成功的道路并不总是顺畅的。从周教授最终还是在同济取得了成功,这显示了同济大学的识见和气度。一所高品质的大学应该能够容纳和欣赏各种风格的教授。

  从周教授毕生致力于古建筑园林研究,这是一门困难的学问,它不是工科、农林学科,也不是文科,而是一门综合学科。事实上,专业分类只是知识的分类, 但我们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都不是按专业发生的。所以,学术研究从来不排斥人们的自由探索。中国古园林的问题,实质上是社会文化的问题, 工程技术只是其中之一环节上的问题。从周教授以文史治学,深得传统造园的要领,他对园林的看法与我们所谓的专业人士的看法有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恰恰是建筑系整体学术实力的标志。有园林专业的学校很多,而从周教授的园林研究是独到的,他把这种独到成就献给了同济大学建筑系。

  对于建筑学或园林专业的人来说,中国传统园林研究的难点不在于造园技术, 而在于境界,因为它对研究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明《园冶》以后,没有一部真正属于中国文化意义上的造园理论专著,从周教授的《说园》填补了这里的空缺,《说园》犹如中国园林,形神兼备,相当于诗词界的《人间词话》,所以会感动许多非专业的人,但它不是通俗作品。境界之说是以文化为背景的,传统文化情趣在趋向衰落,境界之说也在失传。有些人喜欢《说园》,是出于对其文笔和知识的爱好,这真是善意的误解。现在的人好注重外形,不太理会内涵,这是文化转变的缘故,但不一定是进步。在修复豫园东部时,他提出的设计要求是“积水弥漫”、“空灵”这样一些概念,他注重的是文化精神,是景观的意境。这不同于工程师的环境设计。现在的园林设计,无论是建筑、假山还是绿化,一律叫做工程项目,无论是业主还是设计师,多半看重经济效益。文化在园林中衰落了。

  从周教授一直以为园林是要有特殊的人去做的,只有知识或技能但缺乏文化修养、缺乏 灵气的人,或刻板、俗气的人,都不适宜做园 林。所以,他要求学生学戏曲、书画或古文献, 培养情操。在工科大学,这无疑是十分特殊的 培养要求,这些做法,现在都已废除了。

  雅俗境界,在从周教授那里表现得很特别。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他是个很朴素随和的人, 就像造园所追求的自然境界。从教师、员工到 校外的交警、店员,都有他的朋友。在做园林 工程的时候,他用的是工人的伙食,看他十分耐心地对工人讲造园的道理,俨然就像一个老师傅。他每天上午到学校走一圈,先取走一大摞信件报刊,然后像开慢车似的到办公室、教研室、裱画间等各处停靠一会儿。因为他经常发表文章,别人写他的文章更多,他常去图书馆复印几份。他每天总有新鲜的事、新鲜话题、新鲜想法,谈资丰富,话出他口,又总是那么风趣幽默。所以,他所到之处,总有人与他聊上一会儿。这短短的回家路程,对他来说总是漫长的。有一次我在校园里遇见他,可能他有些累了,就拉着我到北楼东端的阶梯上坐了下来。一位老师见此很惊讶,说你这堂堂的大教授,竟然席地而坐。而他那怡然自得、毫不做作的神情,让人觉得不坐在地上倒像不正常似的。他写文章,往往不用书桌,几张稿纸放在膝盖上,就像现在用掌上电脑的样子,很随意。他的书房大概七个平方米,朝北靠窗放着一张八仙桌,吃饭画图都在这上面。房里还放着一张单人床,一张真正的书桌,上面放满了砚台、图章、印泥、笔墨等,墙角堆着纸儿。这书房也是卧室和餐室,而且显得有点散杂,但这么多雅洁作品,就是从那里出来的。而且,它有个很雅的名字叫“梓室”。

  从周教授是极其认真和勤奋的人。我见过他早年的手稿,小楷字写得真是漂亮,字字端庄工整。他说早年他曾大段大段地把《清式营造则例》背给梁思成听。他把每件有心得的事记录下来,几十年的坚持,集成了《梓室余墨》,他说这本书等他死后才能出版。在豫园东部修复时,我常住工地,他三五天来一次。有时, 他刚从工地回家,就来电话,把最新的想法告诉我。他是在潜心创作,时刻在思考着景观的问题。他是苦行僧,毕生苦心经营着园林事业,这一面,绝不像他在日常生活中那样无序和散漫。

  他有严厉的一面。对于造园,他的要求极为严格,有时甚至挑剔。巨大的假山石,硬是被他拆了又堆,直至满意。我在建筑系读本科时,有一次与几个同学在北楼前的草地上踢球,正被他遇见,他大叫着阻止,还没有等我们反应过来, 他拉着一名同学去校长那里评理。当时我们觉得他迂得有点过分,现在想来,这种执着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正是我们现在缺少的。事实上,他管的这类闲事非常多,他管过浙江南北湖风景区的炸山采石,一直把信写到了国家主席那里;他管过泰山顶上的缆车、上海豫园的湖心亭。凡到一个地方,发现有文物或环境破坏的现象,他都会去管,都要发脾气,有时弄得人家很尴尬,他也不姑息。有些事他管成了,很多事他管了也没有用,为此,他会埋怨、失望,但以后还会去管。



荐稿人:ffy 2021-05-19 执行编辑:lry  2021-05-19  责任编辑:lxl 2021-05-20

5
 

上一篇从周先生上课记趣
下一篇金经昌教授的精神财富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