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4-08-17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光明日报》2024年8月11日1版

四万页笔记,炽热家国情
【人民需要这样的科学家⑦】四万页笔记,炽热家国情
作者:《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  阅读次数:180


  45年,237本工作笔记,合计4万页。

  它们静待在北京四环外的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里,平常得很不起眼,但只要细看,谁都会为之震撼!

  一笔一画、一字一句,每一页都是对科学研究的精益求精,对党交付任务的兢兢业业,对日常工作的勤勤恳恳。

  

1723883394352991.jpg


  这4万页笔记的主人,是我国稀有金属工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东英。

  “日知其所无、月无亡其所能,一九五一年元旦题”。

  轻轻翻开一本泛黄的笔记,三列竖排钢笔字遒劲有力。这是4万页笔记中的第一本、第一页。

  为什么写下这样的话?1951年是个怎样特殊的年份?这得从李东英的个人选择说起。

  1948年,饱受战事之苦的李东英结束十年大学生活。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他,选择去东北,将人生的罗盘对准国之所需。

  彼时的东北,刚刚全境解放,目之所及,满眼疮痍,几乎所有的工矿企业陷于瘫痪,恢复生产急需大量人才。

  1949年3月,李东英只身来到辽宁沈阳应聘,当月就被东北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聘用。两个月后,他被安排到抚顺铝厂,参与铝厂的恢复与重建。

  1949年7月1日,沈阳南站附近的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会议室。议论声、争论声此起彼伏,大家时而面面相觑、时而无奈摇头。

  “来,来,来,坐在这里听听!”

  招呼声急促有力,会议室外的青年恰巧路过,被招呼声一下子“捉”了去。他先是愣了一下,旋即走了进去。

  这个青年就是李东英。

  招呼他坐下的,是原东北重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局副局长孙鸿儒。

  原来,这是孙鸿儒召集的一场紧急会议,为的是解决当时恢复生产的“卡脖子”问题——研制硫化矿捕收剂黄药。

  “东英,现在我们急需黄药,你是学化学的,给你一个星期的时间把黄药研制出来,今天你就到选矿药剂厂去,不要回抚顺了!”孙鸿儒望向他,眼神里充满信任和期待。

  当时,李东英刚在抚顺置办了被褥锅灶,准备把远在北平的妻儿都接来,一家人团聚。

  但想到20多家选矿厂的领导和工人正眼巴巴地等着黄药开工,李东英没有丝毫犹豫,当天就去沈阳选矿药剂厂报到了。

  时间之紧、压力之大、责任之重,初来乍到的李东英稳了稳心神。他没有如人们预想的那样,“另起炉灶”——拿出一种新方法,而是选择“就米下锅”——着手分析原有技术条件无法成功的原因。

  边调整、边试验,边研究、边生产。李东英和厂里的工人、技术人员一同日夜奋战。为了对比美国人使用的方法,他还跑到沈阳外文书店查阅美国的学术论文与专利记录。

  仅两周时间,李东英就研究出第一批液体黄药。虽说比原定时间超出了一周,可仍然十分不易。随后,为解决黄药的运输和储存问题,李东英一鼓作气,于1950年下半年研制出了可以生产固体黄药的工艺和设备。

  小小的固体黄药,解决了东北选矿厂的大问题。李东英因此不但得到了东北工业部的嘉奖,1978年还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由于表现出色,1949年10月,未满30岁的李东英成为新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第一家选矿药剂厂——沈阳选矿药剂厂的首任厂长。次年4月,李东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月一日星期一,气候晴寒……”这本笔记的第二、三页就是李东英的第一篇日记,蓝色笔迹工整清晰。

  1951年,沈阳选矿药剂厂各项生产任务步入正轨,很多选矿药剂厂都采用了李东英研制的工艺,轰轰烈烈的生产在东北铺展开来。

  备受组织信任的李东英,豪情满怀。在这一年年初拟定了业务、政治、工作和学习各方面的计划,准备大干一场。

  正如他在这篇日记里所写:“为了忠实的成功的完成党给予我的工作任务,我订立了如下的工作计划,并且为的时时检查便于修正偏差,决心坚持这记日记的良好习惯……”

  日记里还详细记录了“各选矿厂成绩之掌握、研究工作、化验室、自修计划、作息时间”等几部分。

  “各选矿场成绩之掌握”这个条目下,就列出了“往各选矿厂了解实地情况”“建全表报制度”“按时呈报图表”“开好选矿会议”“有系统有计划的给各井解决几个问题”五项。

  作为厂领导,李东英除了向各单位要成绩之外,也把给各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写入工作计划。

  与前两年集中精力搞攻关不同,此时的李东英更多思考的是如何才能高效完成任务,又使自己每日都有进步。在他看来,写日记、记笔记是最好的方式。于是,用心记录每一件事,他坚持了45年。

  后来,因国家生产建设需要,李东英分别于1951年9月至1953年11月、1956年9月至1958年6月,两度赴苏联进修学习。

  第一次进修,他学习和研究了苏联的选矿工艺、技术和设备,留下笔记21本,为回国后的选矿研究打下了基础。

  第二次进修,他学习和研究了稀有金属冶金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留下笔记23本,为即将到来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攻关做好了准备。

  为什么两次进修的内容不一样?李东英回忆:“当时国内有色金属最大的缺项是品种不全,而且主要是稀有金属,所以我就把重点放在稀有金属的冶金这个方向。”

  学成归国后,李东英在我国稀有金属工业建设中大展拳脚,不仅系统开发出技术路线,还组织攻克了我国当时尚属空白的30余种稀有金属的生产工艺技术,为保障“两弹一星”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尖端技术所急需的新材料生产,贡献智慧和力量。

  20世纪70年代,国际环境云谲波诡,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越发重要。李东英再次调转研究航向——集中精力研究“稀土农用”。此后,李东英担任原国家计委稀土专家组首席专家,在全国大面积示范和推广稀土农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为了忠实的成功的完成党给予我的工作任务”,已近花甲之年的李东英退而不休,又担任包头、攀枝花、金川三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带头人。年过八旬,李东英仍不辞辛苦地实地考察,足迹遍及我国主要稀土资源生产和应用地区。90岁高龄的他还参与领导了中国工程院的有色稀有金属咨询报告项目。

  人生的罗盘始终随着国家的需要不断调整,李东英说得平淡,“我一向是怀着对党、对人民的无限感激之情而努力学习和工作的”。

  4万页笔记一共有多少本?李东英自己弄不清,“反正要车来才能拉走”,他最清楚的是:“只要国家的需要、组织的需要,就是你自己最大的需要。”

   

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首要目标,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技史编辑部副主任 李惠兴

  【感言】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国家所需,就是每个人的努力方向。新中国成立前后,面对工业生产中的难题,年轻的李东英挺膺担当,一举啃下了难啃的“硬骨头”。

  在稀土材料的技术攻关中,李东英领导着一个庞大的团队,需要与成千上万人合作。听取下属汇报,与各单位负责人沟通协调,向上级部门请示,与各方人士会面,以推动团队高效运作。在李东英眼里,无论是与领导、同事、下属,还是家人之间的相处,最终的关系都应该成为朋友关系。全心全意为他人付出,必将得到同等的回报。

  李东英心中有杆“家国秤”。他常说他做决策,依据的是《孙子兵法》中的这句话:“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首要目标,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荐稿人:xscclf 2024-08-17  执行编辑:xscclf 2024-08-17  责任编辑:zjy 2024-08-18

0
 

上一篇邓小平在上海的峥嵘岁月
下一篇邓小平的上海印记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