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2-10-10 【编辑录入:wangdl】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2/10/09第09版

热心肠的科学“老爷爷”
作者:许琦敏  阅读次数:7464

——访2012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德乐思教授

 

   75岁的德乐思(Andreas W.M.Dress),络腮白胡子,大肚子,若穿上红衣服,活脱脱一个圣诞老爷爷。
  在岳阳路的生命科学大院里,大家还真叫他“老爷爷”。2005年,67岁的他受中国科学院和德国马普学会双方聘请,在中国创建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又称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计算生物研究所)。这个蓝眼睛、白皮肤的德国科学家,成为中科院成立以来,第一位全职全时的外籍所长。
  如今,这个研究所已发展得欣欣向荣。而“老爷爷”也由此获得了上海市政府颁发的2008年“白玉兰纪念奖”和2011年“白玉兰荣誉奖”。今年2月份,胡锦涛主席向他颁发了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国际合作奖。今年国庆前,在人民大会堂,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向他颁发了2012年中国政府“友谊奖”,以感谢这位将中国作为第二故乡的科学家。
   

科学就是他的乐趣


  一早走进约见的咖啡厅,就看见德乐思正拿着一张小单子,兴高采烈地跟植物学家陈晓亚介绍:他的一个德国朋友,在自己的院子里收集了600多种苹果树,其中有不少表现出抗虫、抗病的特性,他这次特地带来了一份清单——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生物种群库的资料,总是弥足珍贵。
  熟悉德乐思的人都说,“老爷爷”对科研永远充满好奇与热情。”
  德乐思早期是个非常有名的数学家,曾因创立了利用图论研究周期拼砌的方法而名噪世界数学界。35年前,他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游学时,接触到了两位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一下被生物的神奇迷住了。
  “海里的鲸,居然和牛、马是近亲;而物种进化的秘密,就隐藏在RNA的不断变异、筛选中。”他感觉到,数学不仅可以作为工具,用来帮助生命科学摸索生命的奥秘,同时繁复多彩的生命本身,也隐藏着简洁而优美的纯数学理论。于是,他就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
  截至他从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退休,一共在英国《自然》、美国《科学》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
  

 退休后又接挑战


  德乐思刚从任教多年的比勒菲尔德大学退休不久,就被邀请来中国创建一个新的研究所。“这是个很大的挑战。”他说,上世纪80年代,很多优秀的中国学者前往德国学习,又辐射到全世界工作,如今随着他们的回归,该是德国人到中国,和他们一起学习、工作了。
  远赴中国,德乐思兢兢业业工作了5年。他有眼疾,因眼底出血而视力模糊,他就用放大镜看论文;每次出差一下飞机,他就直奔所里,敲开实验室的门,说声“我回来了”,然后马上投入工作。
  他创建计算生物所短短5年,这个研究所就在《科学》、《自然·技术》、《美国科学院院刊》等重量级学术杂志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
  退休后,德乐思依然关注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下个月,他应邀去上海交大参加一个有关上海智慧城市的论坛。他准备的报告主题,就是如何利用IT技术构建“医疗云”。他认为,这是打通患者、科学家、医生之间鸿沟的一个契机,能让更多生命研究的成果惠及百姓。
  

 徐光启的超级“粉丝”


  德乐思是个热心肠,有受过他帮助的中国科学家称他是“当代白求恩”,因为他符合毛泽东对白求恩的每一条评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
  不过,“老爷爷”本人更喜欢汤若望和徐光启。汤若望是德国传教士,曾编写过中国沿用至今的农历,被清朝顺治皇帝尊称为“老爷爷”。所以,德乐思很喜欢中国同事、学生叫他“老爷爷”。
  德乐思几乎可算得上徐光启的铁杆“粉丝”。计算生物所离徐家汇很近。一次,他从同事那里听说了“光启公园”,就跑去瞻仰,进而产生了崇敬之情。当时,中科院有一个“爱因斯坦讲席”,专门邀请世界级专家来中国开学术讲座。德乐思认为,这虽然好,但爱因斯坦毕竟不是中国人。于是,他就创办了“徐光启讲席”,他认为徐光启值得每个中国科学家铭记。只要在中国,每年清明他都会去为徐光启扫墓,他还请他所有的朋友都去瞻仰。

 

荐稿人:wdl 2012-10-10   执行编辑:tmy  2012.10.10   责任编辑:zjy  2012.10.10

0
 

上一篇最好的设备得自己做
下一篇怎会又一次垂青生命科学?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