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08-09-11 【编辑录入:admini】 文章出处:2008-07-19解放日报第2版

“不能守旧,不怕守旧”
  阅读次数:23004

——追忆著名经济学家蒋学模

  作者:佚名

 

一代经济学大师、复旦大学蒋学模教授离我们远去

 

  昨天(2008.7.18)凌晨4时,蒋学模因病逝世,享年90岁。斯人已逝,留下著作等身。他主编的高等学校通用教材《政治经济学》,迄今已累计印刷近2000万册,成为数代大学生必读的教科书;近70年的学术生涯中,先生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主编政治经济学教材和著作10余部、文学和经济学译著10余部。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蒋学模对于经济危机是否有可能在社会主义现阶段发生及其原因的研究,对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融性研究等,所发表的专题文章产生广泛影响。 

  先生翻译的《基度山伯爵》,发行持续60多年;书中有一句话让先生反复品味:人类的一切智慧包含在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这四个字鼓励着他跨越难关,攀登学术高峰。

  理论跟随实际变化更新

  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时,有记者采访蒋学模,看到86岁的他在伏案修改《政治经济学》教材。先生说,自己现在每天坚持工作4个小时左右,“最近要出第13版了,我正忙着修订它。”

  一本教科书为何有经久不衰的魅力?源于一条治学之道———“不能守旧,不怕守旧”。

  “不怕守旧”的“旧”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蒋学模认为,对于已经被历史和社会实践一再证明为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一定要坚持,决不能动摇。同时,从事学术研究又“不能守旧”。马克思主义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群众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本着科学态度,不断地研究新问题、熟悉新情况,作出新的理论概括。

  复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忆起一个细节:“一次,经济学家于光远来复旦看望蒋老,相谈甚欢,一时兴起宣称‘我是死不悔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工作者’,蒋老当即接口‘那我就是不断改悔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工作者’。”一席笑谈,尽含治学奥妙。

  眼界要开阔,研究要精深

  蒋学模常说:“一个人的研究只能在有限的领域内开展,却需要学习并掌握大量的其他知识作支撑。比如经济学就有几十个分支,每天都会涌现大量新的观点、新的数据出来,我随时看到随时摘抄。我做这些卡片就是为了积累各方面的资料和数据,在必要的时候就可以用上。”

  如何做学问?蒋学模的秘诀是:“治学的眼界要开阔,研究的领域必须精深。”

  弟子们忘不了蒋先生立下的“三个一”规矩———精读一部经典著作,深入研究一个领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做人信奉一个“诚”字

  治学与待人,蒋学模一生信奉一个“诚”字。

  他经常让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编写教材、专著,鼓励后学,但绝不占用青年同志的成果,如果是合写的文章、课题等,只要青年人的贡献较大,发表时,他便坚持把自己的名字署在后面。

  蒋学模曾说过一段自我解剖性质的话,反映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学风:像我这样年龄的理论工作者,一般把我归入“保守派”之列,但我自信还不是顽固派,而是随着时代脉搏前进的人。但我又绝非“风”派,我讲课或写文章中的观点,总要自己想通了才写,自己没有想通,人云亦云,这样的文风是没有的。

  当年复旦经济学院里,蒋学模讲课是一绝,被形容为“完完整整记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不少青年教师专门讨教其中秘诀,先生毫不藏私,把自己如何阅读、如何琢磨文字的经验贡献出来,帮助青年教师共同提高。

  今年5月,蒋学模因患癌症住进华东医院。当他得知汶川地震灾情后,立即委托保姆从自己的养老金里取出1000元,参与经济学院的赈灾捐款活动;后来,他又交了500元特殊党费[注]

  先生远行,留下的话语掷地有声,值得我们长久品味与深深记取———“我经过了许多剧烈的社会变迁,深信马克思主义是能够阐明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发展规律的唯一真理,深信社会主义制度是唯一能导致中国繁荣富强和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的社会经济制度。”

 

 

 

荐稿人:125  日期:2008-7-20   Sj:130   Tj:141  日期:2008-9-11

 

0
 

上一篇奥运会最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
下一篇风雨十年无悔怨 蹉跎余生心欢愉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