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5-11-11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人民日报》2015年11月04日06 版 |
新时代的坦克兵王 |
作者:本报记者 倪光辉
阅读次数:5825
|
郭峰在实兵演习场上对培养新型装甲兵战斗员进行调研
北京军区某兵种训练基地训练场,秋风萧瑟,烟尘滚滚。坦克兵驾驶四型多辆坦克正在进行多科目训练。战车来回穿梭,轰鸣声不绝于耳。突然,一辆主战坦克“趴窝”,只见驾驶员跃出,迅速进行修理,不到半个小时,坦克重新投入“战斗”!
既是驾驶员,又当修理员。他叫郭峰,坦克特级驾驶员、该基地一大队三级军士长,集驾驶、射击、通信、修理专业于一身,被誉为新时代的“坦克兵王”!
入伍17年,他练就一身全军少有、基地唯一的硬功夫,荣获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和全军“百名好班长”等5项“全军头衔”。
从“火头军”到“坦克兵王”
1米75的个头,身材瘦削,脸庞黝黑,两鬓斑白,一身尘土和油污。从烟尘滚滚的训练场下来,郭峰——这个37岁的老兵来到记者面前。
17年前,来自太行山革命老区的郭峰怀揣梦想走进军营,本希望能驾驶坦克冲锋陷阵,结果先当了3年炊事员。2002年,大队实行社会化保障,郭峰“下岗”来到坦克一连,终于成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坦克兵。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培训,郭峰开始担负教学训练保障任务。一次,负责学兵驾驶训练保障的郭峰,遇到棘手难题:坦克突然转向失灵。当时,他急得满头大汗,只好向旁边一名上等兵请教,却受到奚落:“都第四年的老兵了,连最简单的故障都不会排除。”
“一定要学好技术,不能让别人瞧不起!”郭峰暗下决心。为了尽快掌握坦克基础理论,郭峰把自己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坦克驾驶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他采用“三三制”自学法,每晚至少用3个小时研读坦克理论,每册教材至少精读3遍,有关零部件至少分解组装3次。第二年,郭峰就当上了班长。
一次,基地组织新装备训练时,大队仅有的3辆某新型坦克相继“趴窝”,返厂维修时间太长,大家一筹莫展,郭峰立下军令状,边拆边学边修!
“拆坏了就是等级事故,要受很重处分的。”面对战友的善意提醒,郭峰态度坚决。制定科学详尽的修理方案,多次打电话向厂家请教,吃住在修理间,困了就靠着坦克打个盹。
第一台坦克故障是变速箱摩擦片损坏,分解拆下来的上千个零部件将11个8平方米的工作台放得满满当当。经过10多天的连续奋战,不仅顺利排除了故障,还掌握了不少关键技术。
凭着这股敢于担当的血性和不弄明白不罢休的钻劲,郭峰熟练掌握了3代坦克4种车型8个专业的使用与维修技能,对坦克底盘、仪表、按钮等百余项技术参数烂熟于心。他加班加点,挑灯夜战,仅用一个月便将我军最新型坦克全车2000多条线路熟练掌握。
今年3月,已经考取某新型坦克驾驶特级的郭峰,又决定学习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坦克射击专业。为练好手眼配合,他盯着手表秒针练眼力,180秒不眨眼、不流泪。他还反复揣摩快速瞄准的动作要领,钻进坦克一练就是半天。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通过了坦克射击专业的考核。
“一人一车能战斗”,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坦克兵王”。
一身绝活的“兵专家”
闭眼不看,他就能摸准坦克底盘的每个结构;竖耳一听,他便能判断出坦克运行时的故障点……
“技术是装甲兵的生命。”走上营技术员岗位后,郭峰用手中的笔记下了150多台坦克的“脾气秉性”,每台坦克每天的工作情况、行驶里程、故障现象……这一记,就是20多万字的“技术档案”。作为基地赫赫有名的“兵专家”,郭峰练就了一身绝活——先后攻克了变速箱不转向等12个训练保障难题,总结了32种应急修理办法,自主革新7项成果。
有一天,郭峰看到一份资料用大数据描述百姓的时尚变化等趋势,心想也许可以用大数据理念精细化管理装备。
说干就干。郭峰为基地每台坦克建立起信息档案,对行驶里程、技术状况等信息实时收集、及时更新;他还通过上百次的试驾训练,得出新型坦克在各种路况行驶的数据,编写了两种车型10万多字的《技能实习手册》《常见故障排除手册》,打通了与教学训练互联互通、实时共享的“信息链路”。
数据库的建立,让装备管理向精细化迈出了一大步。以前,装备换季普查,7名技术骨干需要一周时间,加班加点收集数据、统计分析;现在,依靠采集的“时鲜”数据,只需登录装备信息数据库,启动应用系统,半个多小时就能完成,装备完好率、器材库存数、训练消耗量等信息一目了然。
如今,被基地官兵视为“技术宝库”的是他亲手写下的《坦克常见故障诊疗手册》。有一回,郭峰外出送修装备,有一台某新型坦克“趴窝”,技术骨干轮番上阵,但都无果而终,最后,是这本“故障诊疗手册”救了场。
“真想不到,一个战士掌握的装甲修理知识这么全面!”一位地方厂家工程师看到郭峰整理的《坦克常见故障诊疗手册》后说。
驾驶场上的“保护神”
据了解,训练场一圈不到3000米,而郭峰每天的行程可达到25公里。
作为营技术员,只要有训练任务,郭峰就会像“保护神”一样,出现在驾驶场上。这些年,他每年平均有8个月都奔波在训练场,鞋子磨破了一双又一双,排除上百次装备故障和训练险情。
坦克翻越土岭,被称为“土岭上的芭蕾”。
那年,郭峰看到学兵驾驶坦克通过土岭等障碍物,萌生念头:实战中,驾驶员通常要克服各种障碍物,处置核生化袭击等一系列战术情况,正确利用快速机动占得先机或规避敌陆空火力打击,方能最终实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
郭峰便以土岭为例,探索快速机动的方法。失败了重来,额头碰破了、膝盖磕肿了、脚踝扭伤了、腰痛加重了,战友们劝他别练了。郭峰撸起袖子说:“只要练不死就要往死里练,我们要为实战化训练蹚路!”
训练中,他按照实战关窗驾驶,坦克怒吼着向土岭冲去。坦克冲向土岭,当车头向上抬起的一瞬间,松油、凭惯性高速通过一气呵成。不仅如此,他还掌握了各种恶劣条件下高速通过障碍物的技能,撰写了组训方法。
调研过程中,郭峰白天到演兵场跟演跟训,摸断崖、走壕沟、测弹坑,仔细观察记录真实的战场地貌,为改进驾驶教学内容积累资料,晚上到帐篷里与官兵座谈交流,逢人就探讨请教,笔记本上记得满满当当,掌握了“高强度连贯演练对坦克乘员体能、智能和技能的影响”“野战条件下装备维护保养的难点”等课题的详实数据。近年来,他围绕教学训练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多次深入调研,对改进教学内容提出了50条建议,其中30多条被基地和大队采纳。
助教是手把手教学兵的“随车老师”,对学兵技能形成和装备维护修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郭峰在助教岗位工作了13年,先后参与编写了坦克驾驶专业15个课目近20万字的教案,参与探索了“升级编组、梯次训练、重点补差、结对帮带”等10种组训方法……
他带出的徒弟中,53人当上班长,66人被评为“优秀士兵”,200多人被评为“优秀助教”,158人考取特级、一级坦克驾驶员,24人在上级比武中夺魁,“郭峰班组”7名成员中一人荣立一等功、2人荣立二等功、4人荣立三等功。
在官兵心中,他就是“全能助教”和“战士高级讲师”。
学兵学不到技术就是助教的失职
“早上4点半起床,到中午11点半结束,算上设置场地,忙活一上午只能驾驶一圈,还没仔细体会动作就收工了!”坦克实车驾驶训练中,两名学兵抱怨实车驾驶时间太少,引起了郭峰注意。
他发现:一个班12人共用一辆坦克,一个学兵驾驶一圈最快17分钟,最慢20分钟,而一辆坦克每天训练只有4个摩托小时,刚好每人一圈。
一个好的驾驶员需要实车驾驶时间的积累,能不能把这么多学兵分成两部分训练?郭峰向营长说出自己的想法。可这样一来,坦克消耗的摩托小时就会翻倍,故障率增加,教学任务也增加一倍。
“作为教学保障单位,助教辛苦一些却可以换来学兵作战能力的较快提升,值!”郭峰据理力争,“维修任务加重可以加班干,技术骨干缺乏可以培养,但是,学兵学不到技术就是我们的失职。”
郭峰的建议得到上级领导的同意。他一面组织助教进行岗位培训,提高保障技能;一面与教研室共同拟制“小班”教学课程安排。
郭峰时刻将目光瞄准教学中的难点课目。
近年来,他与教学人员一起在全军率先构建以信息化专业技能为主导的新型学兵培训目标、素质结构、训练与考核内容及标准体系,使学兵培养在全军首次实现由单一技术操作型,向懂理论、精专业、能指挥、会组训、善带兵、通维修的复合型转变。“9·3”胜利日大阅兵中,受阅装备方队驾驶头车驶过天安门的丁辉、“独耳铁兵”武向军等装甲兵战斗员,就是该基地培养出来的优秀学兵。
有绝活,总是毫无保留地与战友共享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可他有绝活,总是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与战友共享。他常说:“一个人本事再大,也打不了一场胜仗。”
为更好地发挥郭峰的技术辐射作用,基地只要有培训就会安排他当师傅,只要有好苗子就会安排他帮带,只要有攻关项目就会安排他参与。
那年,上级搞专业比武。曾获“三连冠”的郭峰坚持让新同志上,他解释说:“假如年底我走了,技术骨干接不上怎么办?我全程当陪练,力争拿冠军!”他一拍胸脯,连长心里就踏实了。最后,冠军的奖杯又被连队揽入怀中。
在郭峰带动下,如今该基地老兵都主动给新兵传授看家本领。由郭峰和他的徒弟们组成的“郭峰班组”成为单位技术攻关的中坚。他们完成了“野外条件下吊装更换某新型坦克动力舱”等3个项目的攻关,填补了我军兵种训练基地坦克驾驶专业培训的空白。
郭峰还先后参与研发了某新型坦克驾驶模拟训练仿真系统、电气故障排除智能化考评系统等7项教学训练革新成果,有的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中装甲车辆电子挂图系统,把坦克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用3D技术呈现出来,学兵借助这套系统,就像钻进了坦克“肚子”里,一目了然,有力推动了教学训练质量提高。
不仅要为学兵成绩负责,更要为打胜仗负责
夜黑如墨,坦克隆隆,学兵队正在组织夜间驾驶训练。郭峰集中精力,仔细听着坦克发动机的轰鸣。
5分钟、10分钟……20分钟过去了,坦克迟迟没有踪迹。郭峰的心骤然一紧,立即通过电台询问各车情况。原来,头车助教故意降低车速,导致车队行军缓慢。
夜深人静,郭峰心乱如麻,久久不能入眠,一些助教的话始终在脑中回荡:“夜间驾驶是体验课目,不作为考核内容,学好学坏无关紧要”“夜间驾驶危险系数高,应以安全为主”……
郭峰心里像打翻五味瓶。经过一夜思想斗争,他向连长提出将坦克夜间驾驶改为必考的重点课目建议。
“未来战场上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夜间行军更不可避免。”郭峰说,“我们不仅要为学兵的成绩负责,更要为未来能打胜仗负责。”
大队采纳了郭峰的建议,还提出严格按照要求、时间、质量组织训练和考核。标准严了,助教的责任心更强了,学兵学得也更认真,毕业率和等级率提升到98%,远远高于大纲规定的指标。
近年来,在郭峰的积极建议下,基地对11个不符合实战化要求的训练问题进行了改进,有效提高了学兵战斗技能水平。
荐稿人:xscclf 2015-11-11 执行编辑:tmy 2015-11-12 责任编辑:zjy 2015-11-12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