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2-12-07 【编辑录入:wangdl】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2年11月16日第15页 |
大学之“大”,仍显太小? |
作者:张小叶
阅读次数:8006
|
■即使大学不设旁听关卡,教学资源却总有限制,一种摆脱局限的尝试是网络公开课 ■国内的高校虽有意愿推广自己的课程,但还没有探索出一个好的模式
“复旦蹭课地图”走红之后,上海其他高校纷纷表示,也想通过这种生动的形式“晒”出自己的好课,并欢迎非在校生前来旁听。这波高校课程热,反映了人们对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渴望。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今日和明日的教育界》中强调了“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性:未来将是一个需要“学会学习”的知识型社会,教育正把外延扩展到全社会的每个人,也扩展到每个人一生。 自我国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至今已有10余年了,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正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通过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教育资源,让每个人都有均等的机会接受教育,从而避免因知识鸿沟而导致的社会分化加深。 其中,大学起到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没有围墙的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关键一步。然而,即使大学不设旁听关卡,教学资源却总有其限制。对建设学习型社会而言,大学之“大”,仍然显得太小。 一种将教学资源摆脱局限的尝试是网络公开课。从10年前开始,耶鲁、哈佛、麻省理工等美国知名高校都纷纷在网上提供课堂实录的录像。2010年年初,国内字幕组“人人影视”将一些课程的英文字幕翻译成中文,并在中国开启了一波追逐世界名校公开课的热潮。 而国内高校在公开课方面的起步则晚得多。去年11月,由教育部牵头,中国18所高校的20门公开课通过网络免费向公众开放,在5天内累计获得点击量逾10万次。但来自网易公开课的数据却显示,热潮过后,本土公开课的点击量开始下滑,并不像想象中的叫好又叫座。 “根本原因是在国内做网络公开课的动力太过单一。”方明告诉记者,“在国外,通过政府、基金会和互联网教育企业各方力量的推动,公开课已经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盈利体系。国内的高校虽有意愿推广自己的课程,但还没有探索出一个好的模式。” 但他坚信这种情况会改变,因为这是大学作为“社会的思想中心”应该担负起来的责任。毕竟,课程是高等教育最核心的资源,没有比大学课程公开更能体现出推动知识共享、实现教育公平的决心。
荐稿人:wdl 2012-12-07 执行编辑:lry 2012-12-07 责任编辑:lxl 2012-12-07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