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3-05-18 【编辑录入:wangdl】 文章出处:《新民晚报》2013年5月17日第A7版

教授上课 专家团旁听“找茬”
教授上课 专家团旁听“找茬” 复旦尝试通过观摩交流课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张炯强  阅读次数:6269

  复旦大学第三教学楼的3408教室内,日前举办了一场特别的观摩交流会。讲台上,复旦新闻学院教授曹晋以“ipad是否该进入小学课堂”为引子,就“新媒体对儿童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讲述。讲台下,除了82名学生听讲之外,还有10名复旦的知名教师旁听“找茬”。

 

  10名教师旁听观摩

 

  在这堂课中,曹晋讲授了新媒体对现代儿童成长的影响,认为i-pad的出现,改变了当今家庭的生活状态,孩子更加依赖电子产品,传统的家庭文化正受到挑战。然而,课后点证时,参与旁听的复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黄萱菁老师从科技发展不可逆转的角度,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复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熊庆年也是该堂课旁听者中的一员,他对曹晋的课堂教学形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曹老师的讲课中有4次板书、7次笑声、2次提问和4次看表,这说明课堂教学的方式和课堂时间的控制方面可以进一步进行完善。”熊庆年也直言不讳地“找茬”:在课堂中,有同学低头玩弄手机或电脑,说明新媒体考验着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们应该利用好新媒体的手段,让课堂教学更活泼、更有效。比如,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阵营,对课堂主题进行探讨,让他们在思辨当中增强对社会实际和学术理论的认识。

  

  最终受益的是学生

 

  据了解,观摩交流课的形式在中小学极为普遍,而在复旦这样的名校,由其他专业、学科的教师为教授上课“打分”却较少见。这10名“听课”交流点评的老师,均来自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每位委员都将切实参与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实施环节中去,为学校的教学发展提供实质性力量。这是复旦第一堂教学观摩交流课,也是教师教学发展委员会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该委员会继续从开展教学培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评估课程教学质量着手,对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出规划。

  同学们表示,专家来为上课的教授“找茬”,最终受益的是学生。希望通过这样的观摩交流课,让教授、教师上课更互动、更生动。 本报记者 张炯强

 


荐稿人:wdl 2013-05-18 执行编辑:lry 2013-05-18 责任编辑:xwf 2013-05-20

0
 

上一篇你愿花5000元为母校认捐吗
下一篇创新须胡思乱想 大学不搞孵化器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