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4-02-19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4年2月19日第7版 |
上海将动态监测一流学科建设 |
实行5年建设周期,节点考核不合格须退出 |
作者:通讯员焦苇 记者樊丽萍
阅读次数:10961
|
根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简称ESI)2013年数据统计,上海高校已拥有65个ESI前百分之一的学科和7个ESI前千分之一的学科,位居全国第二。这是昨天举行的2014年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传出的信息。 7个排在ESI前千分之一的学科分别是:复旦大学的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学。 目前,上海的学科发展视野已从国内竞争转向国际竞争,若干一级学科和一批学科方向已跻身世界一流。不仅如此,上海高校的学科发展模式也在转型,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建设。上海高校学科设置数502个,其中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数240个,占比48%,位居全国第一。 会议提出,上海将加快学科规划布局和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促使更多学科在全国领先并达到国际一流。 为了做到这一点,今年,上海市教委将把一流学科建设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价作为重点突破口,积极探索一流学科建设绩效动态监测的机制。 据介绍,目前上海高校共有34个学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7个)被列入一流学科(A类)建设范围,共有139个学科被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范围。像复旦大学物理学、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同济大学建筑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等均是享有盛誉的各校“王牌”。 市教委表示,今后将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学科建设的全过程,在学术成果方面制定观测监控指标,通过各一流学科与国际顶尖标杆学校的相对比较和学科自身的绝对动态发展等客观分析,对各一流学科建设绩效进行实时监测。 今后,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将实行“2+3”节点的5年建设周期。市教委将按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学科建设进行动态监测,并依据动态监测结果对学科实行动态调整。建设成效不明显、停滞不前的学科,在节点考核后将进入退出程序。据悉,今年10月左右,上海会对在建一流学科进行首次动态调整,实现“有进有退”。 此次会议还提出了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有10个以上学科具有冲击国际一流学科的能力和影响力;到2020年有20个以上在国际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A类)。到2020年有200个继续保持在全国领先地位的学科(B类),其中部分学科具有冲击国际一流学科的潜力。 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出席会议并讲话。
荐稿人:lry 2014-02-19 执行编辑:lry 2014-02-19 责任编辑:lxl 2014-02-20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