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6-12-09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6年12月9日第7版 |
理想的大学教育 |
原标题:理想的大学教育:比学识更重要的是生活与情怀 |
作者:#胡建君
阅读次数:10666
|
从小学一路读到博士,现在留校做大学老师,我想,自己这一辈子大概都不会离开校园了。做了这么多年的学生,再设身处地地思考师生关系,我一直觉得,学识之外,情怀尤为重要:教师的素养、性情与授课方法,最终决定了学生的状态、听课热情与教学效果。 在上海大学,我平时的教学任务较多,目前给学生授课的有古代汉语、诗词格律、中国美术史、艺术传媒、通识课“艺术的故事”、“苏轼与中国文人画”等等。虽然课程庞杂,但在我看来,百川归海,触类旁通。最近几年,我一直在教学中悄悄地做着一个实验,就姑且称之为“理想教育”实验吧。简言之,就是在教学中贯穿以性情与爱好的养成,鼓舞学生们打开自己的视野与思维方式。这个实验的目标是:当学生学习完这门课程后,依旧能自觉持续地学习,保持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并将研究的热情维系终身。 有人或许会说,这听上去太理想化了,在真实的教学环节中可能实现吗? 要知道,如今的大学课堂,很多同学多数时间是“低着头”,是对着手机度过的。但是,不去试试,又怎么知道这不可能呢? 这一次,老师带学生“出走”课堂 包括上大在内,如今的一些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倡导学科交叉,纷纷推出了联合大作业的项目。所谓联合大作业,就是让不同专业背景和学科兴趣的同学在一起学习,共同完成一个课题或项目,倡导大学生通过联合大作业,加深对专业的理解,自主学习,并锻炼团队合作或沟通能力。 上学期,我申请的“上海大学植物地图”教学计划,被列为“上海大学跨学科联合大作业”项目之一。作为一名教师,主动参与这个教学项目,其实我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平时,我授课时经常是一种自由而广阔的状态,我知道自己在课堂上并不是孤独的,不是照本宣科,不是枯燥刻板的知识传递,有时哪怕只是传递一种信心,也能打动学生。但是,就我所从事的人文学科来说,要让原本学生认为枯燥的学科变得精彩丰富,最理想的状态是以自然天地为师,将各学科有机地融会贯通。跨学科联合大作业的推出,让我有了启动新的教学实验的可能性:我又一次准备尝试,带着学生从课堂“出走”。 按照我给学生设计的“上海大学植物地图”,整个教学实践包括课堂讲学、户外采风、作业设计、综合展览等。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的一草一木———通过自然教育的形式,再循序渐进地渗透到了诗词格律、艺术传媒、中国美术史、艺术的故事等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 从学生的背景来看,选择参加这个联合大作业的,除了来自上大美术学院、文学院的,还有音乐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各个专业的70多位同学。于是,我给各专业的学生布置了不同的作业:让生命科学院学生带领大家熟悉植物的属性,美院学生为植物摄影或形诸图画,设计系的同学为植物标签设计Logo,雕塑系的同学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植物雕塑,文院中文系、美院史论系的同学为植物写作诗词,音乐学院同学为植物谱写歌曲并在课程展览开幕式上演唱……即便在美术学院,国画、油画、雕塑、版画、史论等各专业学生,最终交出来的作品也不一样,总共六十余件优秀作品,涉及彩铅、白描、工笔重彩、油画、版画、雕塑、手工皮具等多种形式,大多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学生们的创意,超乎我的想象。 在以上这些工作完成之后,文学院的一位同学开始牵头制作文字版的校园植物地图,美院的两位学生执笔完成手绘版植物地图。他们于上海大学宝山校区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百余种,根据其自身特性、地理位置等,绘制出内容详实的两种地图,另外借助互联网的传播渠道,介绍校园各个方位绿化植物的名称、科属分类、地理分布、生态意义等。所以,这份跨学科联合大作业,形成的“副产品”还包括一套名为 《诗经植物笺纸》 的书,目前已由上海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以手工植物纸制作完成,在课程展览中,大家都在笺纸上写下留言。 在学生们的诸多成果作品陆续在课程展览上呈现后,我又带着它们回到课堂,与诗词格律、美术史与艺术传媒等课程教学进一步连接,深入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与审美内涵,赋予校园植物 以新素材的形式,敦促学生完成新一轮更有创意和内涵的课程作业。如此,大自然与整个校园成为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各学科的交流深化成为持续有效的长期任务。 能识校园草木鸟兽之名,“博物学”启程就在当下 从酝酿到正式推出“上海大学植物地图”教学计划,前后耗时半年左右。这背后,也包含着我的一些观察与思考: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的绿化植物品种多达260余种,在全上海高校中排名第二。一年四季景色各异,花开不断,是一个理想的学习和休闲场所。然而在学校里,大多数绿化植物没有铭牌标识,多种常见花木师生们分不清楚。比如,有人将垂丝海棠误认为樱花,也有人将榆叶梅误认为杏花。还有的老师和学生喜欢拍美图,但遇到喜欢的植物却不知其名,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其实,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不仅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如果不识花木,可能走过路过熟视无睹。一旦相识,把它们融入课堂教学,一一呼唤其名字,这些寻常草木就成为师生的兄弟姐妹一样,共同沐浴阳光,蓬勃生长。 所以,能识草木鸟兽之名,并赋予其美术史与文学史的内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是一件以小见大、十分有意义的事。比如,我带学生们去校园中寻找《诗经》中的薇草,那些柔弱如婴儿手指的小草触发学生们的诗情画意,他们用相机留下影像,用画笔去描绘它,用诗歌去赞美它,并发掘其背后的文学与美学内涵,从而对整部《诗经》、宋人白描及植物学产生探索与交流的兴趣。学生们在联合大作业的过程中,自主建立了微信群,并在课程结束后,依旧切磋、频繁联系,相互激发灵感。最近他们为学校衍生礼品的开发出谋划策,将手绘的植物图案印上了丝巾,赏心悦目。 记得我们通过网络发布电子版上海大学植物地图、在校园中发放手绘版直观的上大植物地图后,一些老师和学生反馈说,能够耳濡目染地了解一些关于植物的文化与知识,并通过有效的课堂与课外教学,将诗词、摄影、手绘、手作、植物学、博物学融汇一体,这不仅激发学子对母校的热爱,更培养对于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的认同。 “复兴博物学这一古老的学科,在自然中体悟生命的意义,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我们将用一生时间去成就,而启程就在当下。”一位学生给我的留言,进一步启发了我的思考。 其实,在学科越分越细、越分越多,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局限于一隅之间、一室之内的同时,博物学这门包罗万象的学科渐渐远离了公众的视线,曾一度如同博物馆里的文物一样古老而了无生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开始有了隔阂。然而,对自然的亲近能够让人切实感到这个世界的美妙,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每个生物都有她自己的故事。当我们的目光捕捉到身边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将会惊喜地发现一个色彩斑斓,生生不息的新世界。在无声的交流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性情变得优雅,胸怀变得开阔,视野变得斑斓,从而,将美好的生命更好地投入生活与学习。 记得联合大作业完成后,我又一次有幸受邀,到上海大学一门面向本科生的通识选修课“创新中国”上,和学生们分享古代文人生活方式与当代设计创新。在课堂上,我给更多学生展示了植物地图的成果,并希望学生们在课后为远方的友人手写一封书信,或者手制一件带有温度的礼品。课后的互动环节,学生感慨良多。我想,很多学生和我想到一起去了:在浮躁的快节奏的当下,认识到传统文化底蕴的重要性和优雅情怀的难能可贵。互联网时代对教育的模式冲击很大,但温情而系统的大学教育依旧不可或缺。未来的大学教育,应该更关注于人文修养,除了系统的专业学识之外,更重要的是生活与情怀,使学生内心优雅、人格完善、怀有大爱,使自我教育成为维系一生的主动追求。
荐稿人:lry 2016-12-09 执行编辑:lry 2016-12-09 责任编辑:xwf 2016-12-12 |
1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