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6-12-20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6年12月20日第10版

加强思政教育 不能仅靠“一节课”
作者:徐家林  阅读次数:11755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此,有必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学科协同性弱、课程融合度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资源整合度不高。它的背后反映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矛盾。一些教师认为,高校课堂主要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不应该介入价值,而应该保持“价值中立”;另有一些教师认为,“价值引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与其他专业课无关。相应地,也有部分思政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就是“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居于次位。其实,这些观点都有失偏颇。

 

  事实上,教育不可能不介入价值,更不可能真正做到“价值中立”,只可能是不同的价值偏向。而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承担“价值引领”的重要职责,但倘若只有空洞的价值而没有科学的知识为基础,所谓价值也将失去知识底蕴,必将不被广泛认可和接收。因此,必须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做到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在知识传授中引领价值。

 

  解决各学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基本路径之一,就是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型。要由强调思政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向要求所有课程都体现和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转变,推动由单向度育人的“思政课程”向立体化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转型。其实质就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高等教育所有学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所有课程教学。

 

  在此转变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当是体系化、立体化的。这就要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各学科、各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协同性和融合度。

 

  对高校教师来说,无论从事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工作,也都应该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严重性,都应该有高度的自觉,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社会主义的立场、党和人民的立场,自觉抵制错误的价值观。
  (作者为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附:《新华每日电讯》2016年12月20日第6版文章

 

  一堂受欢迎的思政课应有“三要素”

     王学良


  当前高校的思政类课程到底受不受欢迎?若是看平时课堂,确实有很多学生抱怨课程“枯燥乏味”“说教性太强”;但去看考研辅导班,思政类课程班却一个个都是爆满。

  值得深思的是,那些看似受欢迎的“思政辅导班”,学生去上课的核心动力是要考研得高分,而老师在这些班里的授课内容,往往也是围绕着“知识点”“得分技巧”来展开的。这样的“应试班”,显然很难跟优质思想政治教育画等号。

  笔者不由得回想起今年上半年采访过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易教授。她属于那种能让常规的思政类课程场场爆满,无一人迟到的老师。

  与上过王易老师课程的同学们交流,笔者发现,王老师的课,能给学生们带来强烈的认同感——甚至一些受西方思想影响很深的同学,也能产生这种认同感,这是其他很多思政类课程达不到的效果。这种认同,一方面来自于王老师课堂上平等、开放的氛围,鼓励学生们针对课上每一个观点,充分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强行灌输课本上的提法。当然,王老师深厚的理论功底,又能让她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让大家充分信服她,不至于让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绪把讨论的性质带“跑偏”。

  更为难得的是,由于自身研究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中国伦理思想史等等,王易老师在上课时,总能信手拈来地把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巧妙结合在一起。由于学生们天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这种结合也使她的思政课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上过王易老师课程的学生,会感觉王老师的每节课“都像一堂讲座”。实际上,王老师也正是按照这种“讲座化”的节奏,把课程分解开来,让每一堂课都变得更精彩。经过反复试验,她还总结出了一个关于好讲座的“三要素”:新内容、注意力、抓主线。

  王易老师认为,之所以很多学生不愿意听思想政治理论类的课程,往往是因为思政类的课程没给学生带来新东西。他们会觉得,自己小学就在学这个,初中也在学这个,高中继续学这个,怎么到了大学,一翻开教材还是这个?学不到新东西,学生肯定没兴趣。而王易每次在课堂上带来的“新”的内容,不一定是新知识,还有新理论、新概念……哪怕是一个老生常谈的东西,老师能有新的表达、新的解读、新的切入问题的角度,都会让学生们有收获感。

  “注意力”则是更多体现在一次讲座的“节奏把控”。心理学的实验数据显示,人单次维持注意力普遍也就是在10分钟到20分钟之间。王易在课程安排上,也会在10分钟~20分钟之后,就停下来讲个故事、举个例子来调剂一下。当然,所有的故事和案例,都是王易老师精心准备的紧扣主题的内容。

  而所谓“抓主线”,则是强调不要让思政课变成一个“段子满天飞”的课程。“讲故事”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出去,但时刻提点起本堂课的主题、主线,才能让学生们更专注于课堂本身的内容,而不是被故事和案例牵着走。王易老师尤其强调的是:老师一定要在乎自己这个身份,不能在课上讲什么乱七八糟的段子,应该传达一种更正面,正能量的东西。

  回顾一下王老师提出的新内容、注意力、抓主线的“三要素”,与习总书记提出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提法,有颇多吻合之处,可见王老师的课程能如此受学生欢迎,就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了。

 

 

荐稿人:lry 2016-12-20 执行编辑:lry 2016-12-20 责任编辑:lxl 2016-12-20

0
 

上一篇三大规律点亮理想之灯
下一篇关于开展2017年关心下一代工作课题研究的通知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