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9-11-11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9年11月8日第14版

如何才是正确的求学之道
作者:邓伟志  阅读次数:12114

  不久前,上海大学终身教授邓伟志来到上海海洋大学“海韵讲座”,和大学生们分享了如何才是正确的求学之道。
  我对如何求学有以下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上下求索。

  做学问要上下求索。屈原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是读已出版的书籍、经典,这是站在前人肩上攀登科学高峰;“下”,是下到源头,即深入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是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既要有“书卷气”,又要有“泥土气”,两者不可偏废任何一方面。

  二、博览群书。

  什么叫博览?一是数量要多,二是正面的、反面的,不同学派、不同流派的书都要读。
  为什么要博览?要为国家建设出力,总得拿出些高见来。不高于人家的见解算不上“高见”,不知道人家有什么高见,更谈不上自己能有高见,因此必须以牛角挂书、囊萤映雪的精神博览群书,学到高人的高见,再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上一层楼,建树自己的高见。

  三、大胆质疑。

  博览群书之后,必定会生疑。生疑之后存疑,存疑之后质疑,反复质疑之后才能产生解疑的方法。做学问要敢于挑战常识、挑战权威、挑战“不可能”,敢入无人之境、敢闯未知领域、敢破“未解之谜”,做学问要善于对新问题、新发现进行研究,提出新解释、构建新理论。疑的结果可以是肯定,也可以是否定。疑后的肯定是进步,疑后的否定也是进步,很可能是更大的进步。

  四、多方求教。

  学问是问出来的。有疑必去问,要以甘拜下风的求教姿态去问,充满诚意地向一切有识之士去问。敏而好学,既要“不耻下问”,更要努力“上问”,在学校里学生首先要求教于老师。
  当然,教师不是万能的,“弟子不必不如师”也是正常的。学生对老师的讲解有不同看法要当面提出,当面质疑。在课堂上公开讨论,切磋琢磨,大家受益。

  五、引发思考。

  在多读、多问之后,包括在多读、多问的过程中,都会引发思考。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知识分子不是“知道分子”。知道是第一步,经过思考,对所知道的进行过滤,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加工制作,重新组合,才能变成自己的认识,才堪称知识分子。
  思考不会使人迷茫,这只不过是最低要求,思考的最佳效果是聪明、睿智。思考不是胡思乱想,要讲究逻辑思维,把概念、判断、推理搞清楚,再从若干命题中直接得出一个新命题。这种命题形式和推理形式相结合的“思维形式”,才容易做到“螺旋式上升”,形成高超的新见解。

  六、顺理成“章”。

  思路初步理清楚以后,如果不写,会自以为差不多了;如写,也许会发现有不尽之处,会发现逻辑有点混乱。所以一定要写,边写还要边搜集资料,写出初稿后,继续思考,继续搜集资料,莫指望一蹴而就。
  文章是改出来的,笔杆子是练出来的。多练笔定会成为大“秀才”。

  七、勇于创新。

  从本质上来说,每个人都有创造发明的基因。人的内因决定我们有不断挑战自己极限的可能。从外因看,你们所在的大学就是一个让年轻人充分展示、尽情释放、激烈碰撞各种奇思妙想的集散地,是创新的源头。学术思想自由的大学校园,每个角落都弥漫着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设计、新发明层出不穷。内因与外因决定了大学生完全有可能把创新变成现实,干就干成一流,做就做到极致。

  八、坚持真理。

  创新之路不会平坦。“新”与“旧”天然是一对矛盾,旧是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要创新,就必须经得起来自于“旧”的冲击。
  马克思说:“真理是燧石,越打越发光。”真理的发现者要义不容辞地做真理的捍卫者。

  九、团队协作。

  随着科学的进展,学科越分越细。现在文、理合计已有上万门学科。细化的好处是容易深化,不足之处是容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而当今的科学难题恰恰需要综合协作,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点燃创新的火花,互补互动,思维共振,聚光成灯。
  当然,团队也有副作用,就是难免会有矛盾,这就要求团队成员要有互帮互学、互谅互让,小我融入大我的团队精神。

  十、心系家国。

  求学的动机是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自强不息的动力。责任和担当的力度取决于动机的纯度。动机是读书、求教、思考、创新等一系列环节的总开关。
  真心求学的青年应当心系家国,甘于奉献,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创新的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让自己闪耀的青春和国家发展同频共振,让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为人民做学问”,才是崇高的动机,才是高远的价值追求,才有无穷的力量,也才能在学术上做出巨大贡献。
  (解放日报记者徐蓓整理,内容有删减)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2019年11月8日第14版




荐稿人:lry  2019-11-11   执行编辑:lry  2019-11-11   责任编辑:xwf  2019-11-13

《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网站》欢迎您!

0
 

上一篇“爱国三问”的世纪赓续
下一篇这些名校长也曾有教子“烦心事”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