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2-11-04 【编辑录入:wangdl】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2-11-04第01版

科研立项由龙头企业“出题”
作者:张懿  阅读次数:6636

上海市科委与上海电气集团合作,探索技术创新的新机制 科研立项由龙头企业“出题”

 

 

  上海正在改变科研立项的传统方式。在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将试着“退后半步”,让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扮演科研“出题人”和项目管理者的角色,由企业决定研究什么、谁来研究,谁能拿到政府经费。

  国内最大的装备制造业企业集团——上海电气集团昨天与上海市科委签约,正式接过了这根沉甸甸的“科研指挥棒”。副市长沈晓明出席。

  

  推动企业做创新“主角”

 

  根据协议,上海电气集团将与市科委在两大关键领域——能源装备和智能制造——进行合作。上海电气将根据自身战略,制定技术路线图,确定一批重大项目。双方将每年定期发布《研发项目指南》,向全社会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标。涉及的项目经费将由上海电气和政府按3∶1的比例投入。

  据记者了解,在这一合作框架内,未来3年,双方投入的研发资金可能高达5亿元。这些钱用在哪、交给谁,市科委将与上海电气共同商讨,但上海电气拥有最终决定权。同时,研发过程中,科委将尽可能减少评审,而让上海电气集团负责评估课题进展。

  今年夏天举行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上海市科技党委书记陈克宏告诉记者,与上海电气合作,市科委希望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而所谓“主体”,就是在创新目标提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市科委秘书长马兴发也告诉记者,加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政府部门需要从科研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探索科研项目的发现、投入和评估机制。

  

  变革存在内生动力

 

  传统上,在政府立项的科研项目中,企业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政府会根据国家战略、区域发展等要求,结合专家建议,设定科研课题,下拨经费。在特定时期,这种立项模式效益显著。但随着国内外经济、技术发展态势的演变,旧模式面临变革。

  企业对此深有体会。上海电气首席技术官黄瓯告诉记者,上海电气集团每年都会参与不少政府科研项目,但总体上,这些项目主要由集团下属各企业与政府进行“点对点”的合作。上海电气涉及产业众多,下属企业通过承接课题进行的研发,其方向与集团整体战略并非完全契合。

  “这一格局有历史原因。”黄瓯说。中国制造业整体上是先有制造,后有研发,而且长期以跟踪、模仿为主,这导致“制造什么就研发什么”,科研需求主要来自生产一线。在前瞻性、战略性技术上,企业不仅不擅长“解决问题”,“提问题”的能力也不强。

  在全球燃煤发电装备行业,上海电气的产业规模和技术实力目前位居顶尖水平。但黄瓯认为,“这种成功很难复制”。因为当年,跨国巨头并未意识到中国市场能有今天的发展,中国企业能成长到今天的能级,因此转移技术时少有保留。但如今在一些新兴产业,中国企业再想靠跟踪、引进,占据产业主导地位,难度非常大。

  从去年起,上海电气开始梳理内部研发体系,加大对战略性、前瞻性技术的投入,加强集团层面对下属企业研发的控制力。同时,上海电气越来越认可“开放式研发”的理念,也就是吸引更多外部资源,让其他企业、高校和院所加入自己的研发体系。因为把技术研发交给“最擅长的人”,创新成本最低。

  

  创新效率可望显著提高

 

  黄瓯说,上海电气近5年投入研发的经费超过140亿元,与科委合作,财政支持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政府集聚着大量的创新资源,可以帮我们最快找到最合适的教授来解决问题。”此外,遇到创新制度问题时,政府也最有能力协调解决,比如怎样让一位教授既能安心服务企业,同时不受高校人事制度约束。

  企业研发战略的变化,要求政府改变服务方式。同时,由于上海电气开始从集团层面收拢研发主导权,这也为政府转移“科研立项指挥棒”找到了统一的“接棒人”。

  陈克宏说,此次合作,政府就是希望将龙头企业所具备的行业带动能力与政府部门对社会创新力量的动员能力结合起来,加快提升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

  实际上,就发展产业而言,该研发、储备什么技术,最该掌握话语权的本来就是企业。

  马兴发说,传统的科研立项机制,有时候容易导致“成果转换难”,因为政府的意图未必是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如今,上海电气从自己发展战略出发“出题目”,可望大大降低转化难度,将有限的创新资源“用在刀刃上”。

  上海电气对此次合作抱有期待,不仅如此,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很看好这一研发新格局。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电机制造领域拥有一定技术实力的民营企业。此前,它们承担过智能装备关键部件的国家课题。总经理贡俊告诉记者,国家项目像“命题作文”,“交卷”后未必有市场,所以主要靠财政经费投入。而上海电气作为行业龙头,如果能拿到它们的智能机器人课题,意味着很大的市场机遇,所以,他们敢拿自己的钱投入。

  实际上,在这种模式下,财政投入对社会创新资本的撬动作用已经显而易见了。

 

荐稿人:wdl 2012-11-04 执行编辑: lry 2012-11-04 责任编辑:xwf 2012-11-05

0
 

上一篇一位大学校长的励志试验
下一篇拿什么滋养未成年人精神成长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