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24-04-01 【编辑录入:xwfgtx】 文章出处:关工委办公室 |
关心下一代工作简报 2024年第1期(总第157期) |
阅读次数:855
|
关心下一代工作简报
2024年第1期(总第157期) 同济大学关工委办公室编 2024年3月30日 -------------------------------------------------------------- 同济大学关工委举行年终总结迎新会 12月20日上午,中法中心5楼国际会议厅迎来一批白发老者,大家互相问候,祝福新年。同济大学关工委年终总结迎新会在此召开,来自各学院关工委一号老同志、兼职秘书、关工委分会学生委员、历年参加过关工委工作的老同志、校关工委网编组、报告团、党建组和常务组共近百人济济一堂,温故迎新。 党委副书记吴广明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学校党政向关工委老同志们表示慰问和感谢,并向大家作了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精神的宣讲。他介绍说学校非常认可关工委在“三全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和贡献,党代会报告中共有三处提到关工委的工作。他特别介绍“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引领创新,追求卓越。”是新时期同济精神的凝练体现,是全体同济人包括广大关工委老同志共同努力的目标。 校学(研)工部副部长、新生院党委副书记方雅静在讲话中对关工委老同志关心支持学生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她通过大量调研数据向与会老同志介绍了在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发展需求,帮助关工委“五老”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开展学生工作。 学校离退休办党工委书记、关工委秘书长王晓国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今年关工委老同志们取得的成绩,向大家的辛勤工作、无私奉献表示感谢,祝愿老同志们身体康健,新年吉祥。 关工委副主任陈立丰向与会老同志介绍了今年关工委的主要工作和明年的工作打算。今年主要开展了7项工作:到22个学院走访调研落实教育部党组34号文件和学校党委15号文件的情况;理论研究和课题研究成果丰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和活动有新意有亮点;基层组织先行先试特色品牌活动不断推进,两个试点特色项目均被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评为先进特色项目,又新增外国语学院和电信学院两个立项项目;有5个学院开展了关工委分会设立学生委员的试点;在间隔3年后恢复和加强了与兄弟高校的工作交流,承办了教育部直属高校第四协作组和上海市东片高校协作组工作交流会,接待厦门大学和北理工关工委来校调研交流,我校关工委派代表参加了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举办的“新媒体环境下关工委工作研讨会”并发言交流;在“读懂中国”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共获得最佳微视频2部,最佳征文1篇,优秀征文2篇。 2024年的工作要点包括:加强学习二十大精神和宣传学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办、国办和教育部党组两个文件要求;继续认真开展“读懂中国”活动,争取更好成绩;完成《同济“五老”风采》编辑出版工作;开展五年一次全校性总结表彰活动;日常活动要充实新内容,探索新模式,向高质量发展;结合学生特点,创新工作模式,加强工作力度、深度,运用网络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和引导。 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金正基以“三代同堂欢聚,辞旧迎新热闹”概括了会议的盛况,以赠送给大家的带有温度显示的水杯比喻关工委大家庭的温暖情怀。他总结了我校关工委的三大特点:建设学习型组织,对形势和任务有足够认识;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工作成效得到学校领导和师生们足够认可;“五老”们的工作积极性得到足够发挥。在岁末之际,他向大家鞠躬致谢,感谢领导对关工委工作的关心,感谢职能部门的支持,感谢广大老同志和兼职秘书们的辛勤工作。他希望大家在明年的工作中再接再厉,做好评优表彰、“读懂中国”、“五老”风采书籍编写等重点工作,更好地关心帮助学生们成长成才。 会上还播放了我校今年获得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活动最佳微视频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和《姥姥正年轻》两部片子,受到大家交口称赞。同时这两部获奖作品也已在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网上线。 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领导来校慰问汪品先院士 1月15日,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副主任陈其昌、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专家指导中心、线上教育中心执行主任张伯安、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办公室主任王亚男等一行专程来到同济大学,亲切慰问同济海洋学院汪品先院士及夫人孙湘君教授。同济大学关工委副主任陈立丰、离退休党工委书记、关工委秘书长王晓国、关工委副秘书长谢伟芬、海洋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丽、兼职秘书袁媛、汪品先工作室刘志伟老师等陪同慰问。 陈其昌、张伯安首先向汪品先献上鲜花和送上慰问金。陈其昌代表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向汪品先致以新年祝贺和衷心感谢,并特地转达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李宣海对汪品先的敬意和祝福,并祝汪先生和孙教授健康长寿。 陈立丰代表同济大学关工委向汪品先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说:汪先生一直热心关心下一代事业,他现在还兼任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副主任和汪品先工作室导师,在耄耋之年仍积极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教育,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报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理想;汪先生还热心致力于对全市青年学生的海洋科普教育,他为同济大学和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汪先生是同济大学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同时,我们也衷心感谢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长期以来对同济大学关工委工作和汪品先工作室工作的关心和指导,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新进步。陈立丰代表同济大学关工委衷心祝汪先生和孙教授健康长寿、工作顺利、龙年吉祥! 汪先生感谢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对他的关心和亲切慰问,他动情地讲述了他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海洋科普教育,出版科普书籍的情况,并简单介绍了当前我国在深海领域开展深海、深钻、深网有关科研工作的情况,并表示今后仍将为祖国深海科研事业再作贡献的决心。 汪先生的讲话令大家深为敬佩和感动,我们一定要以汪先生为榜样,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作出我们同济大学关工委的新贡献。 艺术与传媒院报送教育部关工委2023年“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荣获最佳微视频 近日,教育部关工委公布2023年“读懂中国”活动入选作品名单,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选送的微视频作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从332部报送作品中脱颖而出,获评“最佳微视频”奖项。 该视频作品由艺术与传媒学院贾童谣老师参与指导,由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刘英杰、沈佳惠、吴戎戈担纲主创,主要讲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卢耀如教授的奋斗历程与感人事迹,旨在以影像为媒号召当代青年学子向卢耀如院士学习,做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赤子之心,回报社会”。视频回忆了卢耀如院士求学攀登的奋斗历程和其在同济任教期间的生活点滴,着重展现了卢耀如院士光荣在党70年间科教报国,用切身行动在地质科研工程实践领域践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光辉事迹。 前期艺术与传媒学院还特别举办了“栉风沐雨七十载,同忆济事话桑榆”主题座谈交流会,专程邀请来卢耀如院士同大师剧《国之英豪》主创主演师生团队以及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党员代表等围桌而谈。会上,卢耀如院士由观看《国之英豪》剧目的感受而起,分享了救亡图存时代下青年学子艰难求学、科技报国的奋斗历程,并以自身经历为例勉励师生立足新时代发挥专业所长,坚定信念、坚韧不拔地创作排演出更多“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优秀文艺作品。 2023年“读懂中国”活动由教育部关工委主办,以“老少共话二十大,踔厉奋发新征程”为主题,旨在充分发挥“五老”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的优势,向广大青年学生讲好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教育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在新征程上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活动开展以来,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积极响应号召并以学生党支部为依托组建创作团队,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收集整合各类丰富素材,并积极向学校报送相关创作作品,在学校关工委组织举办的2023年“读懂中国”活动中荣获微视频特等奖1项、征文优秀奖1项和组织奖1项。 为充分发挥老教师、老党员等在发展大局中的建设性作用,在学院党委领导和校关工委共同指导下,艺术与传媒学院已成立关工委分会,并组建了一支年龄梯度合理、岗位结构清晰、职责分工明确、老同志与现职干部合理搭配、战斗力充沛的关工委队伍,由学院党委书记担任关工委主任,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担任副主任,由退休老教师陈立生教授担任常务副主任,辅导员贾童谣老师担任兼职秘书。 自成立以来,学院关工委分会坚持以“凝心聚力,同向同行”为主线,充分发挥学院老教师、老党员的力量,通过“读懂中国”五老专访,大中小美育一体化建设,“惟新”系列一院一品建设等特色活动,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促进代际传承,彰显专业特色,做深“惟新”品牌,后续还将进一步加强活动成果的凝练宣传,提升理论研究的能力水平,增强老同志与青年师生代际联系,促进关工委工作与主渠道工作相融合,勠力同心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再获新成就。 同济大学关工委2023年“读懂中国”活动获多个奖项 近日,教育部关工委公布2023年“读懂中国”活动入选作品名单,我校获多个奖项。由我校关工委推荐的微视频作品《姥姥正年轻》和艺术传媒学院推荐的微视频作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从332部报送作品中脱颖而出,获评2个“最佳微视频”奖项。在征文评选中,电信学院报的征文《侠骨柔肠哺育英才》获“最佳征文”奖,土木学院报送的《矿工的本色》和环境学院报送的《无悔红烛》获“优秀征文”奖。我校还被教育部关工委评为“表扬单位”。获奖作品2024年2月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CETV1)陆续播放。教育部关工委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电视台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中国大学生在线全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B站等)陆续推送。 2023年“读懂中国”活动由教育部关工委主办,以“老少共话二十大,踔厉奋发新征程”为主题,旨在充分发挥“五老”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的优势,向广大青年学生讲好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教育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在新征程上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校关工委在校党委领导下,积极发动和组织全校各学院以学生党支部为依托组建创作团队,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收集整合各类素材,并积极向学校关工委报送相关创作作品。2023年共有22个学院分会上报作品,共采访“五老”28人,收到22篇征文和6个微视频。校关工委组织有关老同志和15名学生评委进行认真审阅,并通过投票的形式从中选出7篇征文和3个微视频,再根据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通知的具体要求,反复和各学院分会联系,并直接和学生作者进行沟通,经多轮修改和润色,最终将5篇征文和3个微视频上报教育部关工委。 新学期 新规划---- 校关工委召开常务组工作会议2024年3月6日,校关工委召开常务组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常务副主任金正基、副主任陈立丰、离退办党工委书记兼关工委秘书长王晓国、党委学研工部副部长兼关工委副秘书长王小莉以及常务组其他成员乔建新、钟勤、郭超、曾富荣、谢伟芬、周海英等。会议由金正基主持。 金正基解读了近期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下发的“2024年工作要点”,强调了通知中提出的重点要求;向各位常务组成员通报了2024年关工委七项重点工作,并听取大家意见和建议;接着,《五老风采》一书的出版负责人郭超老师汇报了稿件征集情况,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理论基地课题组长钟勤汇报了课题结题进展情况及需要做的工作;秘书长王晓国对关工委学生委员和特别助理岗位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各位老师各抒己见,积极讨论,为推动今年的关工委各项工作献计献策。 会上还听取了副秘书长王小莉关于学校学生重点工作中的“十大行动计划”汇报。她希望关工委能聚焦“十大行动计划”,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更好发挥关工委的优势作用。 常务组会议讨论通过了今年拟开展的五年一次的《关于开展评选表彰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的通知》方案,确定了表彰评选标准和流程。会后校关工委将向校党委吴广明副书记作今年工作的专题汇报。经校党委同意后将尽快召开全校各学院分会一号老同志会议,要将今年的工作任务逐一落实。 关于开展2024年网上阅读征文活动的通知各位同学: 2024年的网上阅读征文活动又开始啦。 同济大学关工委网站有老同志们撰写的各类文章;有每一届征文获奖同学的读后感;有转载主流媒体激励青年学生积极向上的好文章; 有365天无间断的转发教育新闻;有英烈的先进事迹;有为入党同学准备的党课教材等等。这是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为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开辟的网上平台。 同济大学关工委网站将会同校学工部、研工部、团委在全校青年学生中每年举办网上阅读征文活动。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够积极参与。 现将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的主题: 2024年,我们将配合学校关工委,围绕教育部关工委开展的“读懂中国”活动主题:“教育强国,奋斗有我”的内容来进行。我们希望同学们浏览同济大学关工委网站(ggw.tongji.edu.cn)“理想奋斗”“校园拾贝”“学业事业”等栏目中的各篇充满正能量文章,结合自己身边的老师、学生为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工作的先进事迹,以“教育强国,奋斗有我”的主人翁精神为主题,写出各自的感想与体会。 二、征文作品要求: 1、征文应结合同济大学关工委网站“理想奋斗”“校园拾贝”“学业事业”等栏目中的各篇充满正能量文章及自己身边真实的人和事,主题是积极向上的,有自己深入思考、真实感悟的文章。 2、记叙文体,语句通顺流畅,表达清晰,可读性强,不要写成诗歌形式。字数一般不超过2000字。 3、必须要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4、如有引用和摘录,要注明出处。 三、时间安排: 各位同学将征文的电子版在发到各学院指定的邮箱,由学院统一阅审筛选后,推荐到校关工委。征文必须注明作者的姓名、学院、学号和联系电话,以便获奖后通知。 征文的截稿日期为4月27日。 四、评选和奖励: 1、校关工委将组织专门人员对征文进行评审,评审的结果于6月20日前在关工委网站上公布。 2、本次征文评选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对获奖者发放证书和奖金以资鼓励,获奖征文将在关工委网站上公开发表,并向教育部关工委推荐。
同济大学党委学(研)工作部 共青团同济大学委员会 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24年3月 校关工委组织2024年新任学院分会一号老同志培训3月13日,校关工委举行了2024年新任学院分会一号老同志培训班。参加培训的老同志有:外国语学院分会黄玲芳、测绘学院分会石忆邵、生命学院分会何俊民、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黄凯琳等。校关工委副主任陈立丰主持培训活动,校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周海英老师参加活动。 陈老师从五个方面对关工委组织和工作等进行了阐述和讲解: 一、关工委组织的历史进程; 二、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工作方针,陈老师重点讲述了新时代“围绕中心、配合补充、主动作为、协同创新、立足基层、注重实效”24字工作方针的深刻内涵和对我们工作的指导意义; 三、学校、学院两级关工委的组织架构,并突出介绍了具有同济特色的我校关工委组织体制机制; 四、在关工委工作中要处理好:主导和主体、有为和有位、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更好推动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 五、我校关工委成立32年来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以及我校开展的具有鲜明同济特色的关心下一代活动品牌。 参会的老师们纷纷发言,表达了要尽快熟悉关工委,尽快进入角色,努力把学院分会工作做好的意愿。测绘学院石忆邵老师刚刚退休就参加了关工委工作,他回忆起自己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外国语学院分会黄玲芳老师也讲述了自己多年来帮助来自云南贫困地区学习困难同学树立信心,不断进步的案例;生命学院分会何俊民老师交流了他赴新疆支教回校后主动关心学院就读的新疆学生的事例;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凯琳老师是一位刚入职不久的辅导员,她殷切希望关工委“五老”在工作中对他们青年辅导员进行“传帮带”,帮助他们更好成长。 在听了大家发言后,陈老师对各位老师提出希望和要求:对青年学生有爱心,对关工委工作有热心,对开展关工委活动有责任心,我们就一定能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对参加关工委工作的每一位老同志来说,奉献下一代,快乐老一代;关心下一代,幸福老一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希望大家努力学习习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指示精神,认真学习中办国办文件和教育部党组34号文件,在校党委领导下,根据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2024年的工作指导意见,结合学院实际认真开展关心一下代工作,做岀新的贡献。 访校园里的法国梧桐树---和植树前辈相约植树节3月12日下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关工委分会与本科生第五支部在四平路校区正门两侧法国梧桐树下共同举办了“访校园里的法国梧桐树——和植树前辈相约植树节”的特别活动。意在通过对校园景观植物背后故事的挖掘,带领学子领会同济文化和家国情怀,树立爱国、爱校、爱劳动的传统美德,筑牢校园精神丰碑,延续同济思想。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副书记唐育虹老师、关工委分会常务副主任李文敏老师、贾瑞云老师、本科生第五党支部书记陈静老师、关工委兼职秘书李柳醒老师及本科生第五支部的同学近30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春日的清风中,唐老师代表学院党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寄语。在讲话中她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植树节活动,传承植树的优良传统,为美化校园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接着,87岁的贾老师讲述了法国梧桐树的故事。她是1955级建筑系学生,1956年3月12日,当时还是学生的她和全班同学一起在校园毛主席塑像广场北侧亲手栽下了这排梧桐树(南侧为其他班学生种植)。贾老师指着这些梧桐树说:当时的树苗很小仅4-5公分粗,而且是分批栽种,南侧的茎干略细一些。讲述中贾老师不时拿出整理的照片给大家展示当年植树节的场景,虽然路面泥泞,树苗纤弱,但大校门与立刻形成的中央大道氛围给同学们带来了无比欣慰。 随着校园发展,中央大道拓宽法国梧桐树退移。从校门望去两排高大浓荫的法国梧桐树与毛主席塑像及图书錧构成了壮观而有气势的校门中轴线,这是同济大学的形象也是同济人的骄傲。 贾老师还说,法国梧桐树是浅根乔木,应定期修剪,否则树形会头重脚轻,遇上台风有些不能挺过,就被吹断或倒伏,所以现场法国梧桐树茎干粗细不统一就是有补种的。她的话语里充满了对梧桐树的热爱,也唤起了在场师生对这位前辈校友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紧接着,李文敏老师以其丰富的景观植物知识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讲解,让大家更加拓展了对法国梧桐树的生长习性、景观价值、设计手法以及适种空间等专业性知识,引发了与会者的共鸣与思考。同时,李老师还补充了这些法国梧桐树在一段时期不修剪保持原貌的历史原因,以及法国梧桐树见证同济校园70多年风风雨雨的发展历程。 最后,在李文敏老师和陈静老师的带领下,大家来到除草维护绿地现场。李老师又从专业角度讲授了除草的意义及除草技术,校园绿化科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提供除草工具)。之后,同学们满怀热情开始除草劳动,亲手为校园里植物维护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活动不仅是植树节的一次劳动教育活动,更是一次传承与弘扬绿色文明的行动。通过参与活动,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植树的重要性,坚定了保护环境、珍爱生态的决心与信念。期待着更多的师生挖掘校园文化故事,传承和创新同济文化,共筑绿色未来! 新学期 新起点 新作为同济大学关工委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
3月20日上午,校关工委在中法中心C401会议室召开本学期全体关工委一号老同志和兼职秘书、学生委员会议。离退休党委书记兼关工委秘书长王晓国、校党委学研工部副部长兼关工委副秘书长王小莉以及关工委常务组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约有60余人参加。 校关工委副主任陈立丰主持会议。 会议进行的第一项议程是为李博老师颁发了“同济大学关工委特别助理”的聘书。 2022年初,时任新生院同舟学堂副院长的李博老师和新生院辅导员一起在新生院党委领导下,成立了“猫头鹰”网络育人工作室。致力于解决青年学生在生活、学习、生涯发展、思想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在“日常思政”之外为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度交流的平台。校关工委高度重视该平台的育人功能,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金正基、常务组成员乔建新、钟勤等老师积极参与活动,认真回复学生网上来信,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李博老师在接受聘书后激动地说:“一定不辜负学校关工委对我的信任,希望在老同志的指导帮助下,把“猫头鹰”网络育人工作室做得更好”。 王小莉老师在会上重点介绍了落实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开展人才培养铸魂工程的十大行动计划相关内容。其中有大思政工程、“三全育人”示范行动计划、学生社区一站式创新行动计划、学生骨干培养和学生五个“一百”工程等。王老师希望关工委老同志发扬“五老”独特优势,主动作为,发挥好配合补充作用。 陈立丰老师就今年的四项重点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并提出要求 一、开展2024年“读懂中国”的活动 2024年的“读懂中国”活动的主题是“教育强国 奋斗有我”。 教育部关工委2024年“读懂中国”的活动的通知中说:2024年是建国75周年,是《教育强国规划纲要》实施的第一年,“读懂中国”要充分发挥“五老”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的优势,向广大青年学生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性及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为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所以各学院要根据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活动的要求,广泛发动学生和老同志,挖掘优势,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这项工作。4月10日前各学院分会上报2024年“读懂中国”活动方案、工作计划,6月10前上报作品。 二、开展2020-2024年评选表彰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 2024年是我校关工委五年一次的表彰年,学校党委非常重视,发了党办[2024]3号文件,就表彰的各项要求作了详细的阐述。要求各单位在学院党委领导下,认真做好五年来工作回顾、梳理和总结,包括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开展的活动,特别是“一院一品”的成效等。 三、申报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2024年面上课题 2023年我校报了7个面上课题均获得各类奖项。 希望2024年各学院分会再接再厉,把我们在工作中的问题与上海市教委面上课题的要求相结合,通过实践、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提升理论研究的水平。 同时,要求课题文章一定要姓“关”,一定是在关工委工作基础上的理论研究。 四、2024年网上阅读征文活动 关工委与学生处、团委联合举办的网上阅读征文活动已有15年了。 2024年的征文活动将围绕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活动的主题“教育强国 奋斗有我”进行。我们希望同学们浏览同济大学关工委网站各栏目中各篇充满正能量文章,并结合自己身边的老师、学生为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工作的先进事迹,以“教育强国,奋斗有我”的主人翁精神为主题,写出各自的感想与体会。 各分会要充分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要把好审阅推荐的关,在规定的时间内,用电子版形式报送校关工委。 王晓国书记首先感谢关工委的老同志的敬业和奉献精神,希望大家在学院党委领导下,进一步提高对关工委工作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在关工委这个重要平台上,主动作为,发挥好配合补充作用。 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金正基作总结发言。他站在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广的视野,就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就自己的理解与大家进行了分享,更告诫我们的老同志教育下一代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义不容辞。 金正基还说:2024年学校刚开了十二次党代会和工作通报会,有很多新的工作要做。关工委2024年的工作任务也很多,我们要围绕:“思政工程;文化工程;激励工程;创新工程”四个工程开展育人工作。“立德树人”是大学关心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长期工程,我们要从粗放型向质量型转换,切实提高我们的政治定位,用心开展每一项工程。 希望分会的一号老同志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充分发挥分会老同志工作小组的作用,与兼职秘书多联系,多沟通,严格按通知的时间节点完成各项工作。 口腔医学院关工委分会召开新学期工作会议3月22日上午,口腔医学院关工委分会召开会议,回顾2023年主要工作,讨论布置2024年关工委工作。院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徐讴平、党委副书记、关工委副主任张磊,常务副主任沈君佐及兼职秘书、学生委员、学院辅导员出席。 沈君佐老师首先总结回顾了2023年学院关工委的主要工作。在院党委领导下,学院关工委组织动员老专家、老教师、老党员积极参加关工委一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和青年医生成长、成才。多位退休医生和教师利用专业特长指导学生参与社区义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在“星星门诊日”的品牌活动中,儿童口腔科老主任赵玉梅主任医师亲自指导青年医生和学生,为自闭症儿童免费诊疗;在学雷锋活动中,正畸科退休医生王月妹带领学生赴社区开展口腔咨询义诊;在“健康社区行”公益活动中,老专家王吉拉、崔继文老师等多次参加并指导学生和青年医护人员为社区居民开展口腔健康科普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 在校关工委指导和院党委的领导下,口腔医学院与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合作,成立“健康社区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依托该基地,口腔医学院的青年教师、大学生和学院关工委老同志一起开展为社会服务的志愿活动,在大学生实践教育中发挥了关工委老同志的联络、参谋和指导作用。学院关工委还参与指导学生思政课程舞台剧的创作工作,该舞台剧在2023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委会思政课堂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文化》征文活动中,两位同学采访了三位创建医院的老同志,撰写文章参加《党建---医院文化》征文有一篇文章已刊登。此外,学院关工委在组织“读懂中国”、“网上征文”活动作品选送、院史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中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接着沈老师传达了校关工委2024年工作会议精神,着重介绍了校关工委关于“读懂中国”、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申报、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课题研究和“网上征文”活动等重点工作的具体要求。大家围绕校关工委今年工作计划,结合学院实际情况进行了讨论,逐一对每一项工作进行了商定并落实具体方案:一是由院党委确定“读懂中国”活动的“五老”人选,由学工办组织学生与之结对交流,撰写文章;二是确定拟申报校关工委先进集体和个人及专项先进的推荐人选;三是成立由关工委老同志和在职人员组成的课题研究组,讨论拟申报研究课题内容;四是动员有故事的“五老”参与《同济五老风采》编撰;五是依托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持续开展“星星门诊日”一院一品项目;六是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广泛宣传动员,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网上阅读”征文活动。 徐讴平代表院党委感谢学院老教师、老专家在参与学生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希望学院老同志能继续发挥独特优势,聚焦学生和青年医生培养的根本任务,利用专业特长进一步打造“一院一品”项目特色,指导学生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今年将迎来口腔医学院建院40周年,她希望老同志在回顾建院历史、总结医学教研成果、传播学院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让青年学生和广大校友更深刻地了解学院的历史和文化,增进对母校的情怀。 张磊副书记结合学院年度学生工作计划,就院关工委分会的队伍建设和关工委工作具体落实的人员分工和时间节点进行了布置。
关工委网站编辑组召开工作交流会3月26日上午,校关工委网站编辑组召开新学期工作交流会,网站编辑组全体成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网站站长冯方一主持。 首先,关工委副秘书长谢伟芬介绍了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周海英老师为了工作方便,正式加入网站编辑组,大家表示欢迎;接着就2024年校关工委的多项重点工作,特别是如何做好网上征文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今年的网上征文活动将配合学校关工委,围绕教育部关工委开展的“读懂中国”活动主题:“教育强国,奋斗有我”的内容来进行。为更好发挥二级学院分会的工作主动性,第一轮的评选工作由分会负责,第二和第三轮的评选工作主要由网编组完成。征文评选活动将在5月底完成,评选出的部分优秀征文将向学校《读懂中国》活动推荐。 冯老师在发言中指出:1、今年的征文活动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全力以赴做好文章的评审,按时完成评审工作;2、网编组已有15年的工作实践,在线上配合主渠道开展学生思想工作也作出了积极贡献,应该结合工作实践做一些理论研究。正逢2024年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的课题研究申报工作已开始,经大家讨论决定,网编组准备根据通知要求申报一项实践研究课题;3、网站运行的各项工作,还要保质保量的做好。 会上,各位网编组老师不仅就网站工作更好开展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还给关工委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化学学院关工委分会组织“读懂中国”师生交流座谈会
近日,主题为“共学两会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的“读懂中国”师生座谈会在学院举行。学院关工委分会常务副主任孙云平、分会小组成员常德春、王晓平,应邀与在校学生代表座谈交流。学院党委书记、关工委分会主任曹同成,分会秘书辛珂出席,学院研究生第五党支部支委会成员和发展对象参加座谈会,同时推动了退休党支部与研究生第五党支部的共建。党委副书记、关工委分会副主任母朝静主持会议。 原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长,曾担任化学系党总支书记十余年的常德春老师结合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的体会和化学学院近些年发展历程,就当代大学生关心的职业发展、就业问题等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对两会提出的新质生产力,他分享了一些专家学者的看法。在交流中,他指出新能源、新材料等与新质生产力有关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化学学科的学生来说,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并且鼓励各位发展对象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常老师语重心长地勉励参会同志,化学系从只有应用化学专业开展本科教学到现在学位点齐全、学科蓬勃发展的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就学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更要不忘来路,面向未来,统筹规划,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孙云平、王晓平两位老同志也结合个人学习体会鼓励参会学生培养自身能力,打好基础,善于把握机会,努力上进,奋力争取。与会师生就两会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老同志和学院领导师聚焦两会重要精神,以真诚积极的态度结合自身经历,耐心细致地就关于就业、调研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 此次活动增进了研究生第五党支部与退休教工党支部的共建交流深度,充分发挥了老同志的热情与经验,为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提供了指导,为青年学生的成长导航。 曹同成总结发言,对参会的学生代表提出了明确要求,给予了期望。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良师益友,‘化’育人生——师生校友面对面系列活动”也于日前举行。
荐稿人:xwf 2024-04-01 执行编辑:xwf 2024-04-01 责任编辑:ffy 2024-04-02 |
0 |
上一篇:关心下一代工作简报 2023年第4期(总第156期) |
相关新闻: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