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4-12-12 【编辑录入:xwfgtx】 文章出处:同济大学关工委办公室

关心下一代工作简报第5期(总第118期)
作者:gcq  阅读次数:72847

关心下一代工作简报

 

第5期(总第118期)

 

同济大学关工委办公室编 (网址:ggw.tongji.edu.cn ) 2014年12月9日

————————————————————————————————

校关工委召开总结交流会

 

    11月28日上午,校关工委在逸夫楼召开总结交流会,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陈其昌,我校党委副书记、校关委副主任马锦明出席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徐建平,市教卫党委老干部处处长、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副秘书长李坚真,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金正基,副主任万腓力出席会议。校关工委委员,有关职能部门领导,校关工委常务工作组、网站、报告团成员,各分会主任、常务副主任、副主任、兼职秘书,特邀嘉宾及受表彰人员100余人参加会议。校关工委副主任陈立丰主持会议。

    金正基在会上作《回顾总结、开拓创新、持续推进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工作报告,他从“以工作平台为抓手,完善特色工作经验,助力青年成长;分会工作有特点、有亮点;关工委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及社会的支持;工作实绩”四方面介绍了校关工委在上级关工委指导、校党委领导、老同志不懈努力下开展工作情况。

    徐建平代表同济大学党委在会上宣读表彰名单,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与会领导为受到表彰的11个先进集体、19个先进个人、6个荣誉奖获得者一一颁奖。

    陈其昌在会上就习近平主席最近讲话中有关老同志的论述作了解读后发表了意见。他说,召开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表彰会,体现了同济大学党委对关工委的重视和支持,以前周家伦书记和周祖翼书记对关工委的支持是一贯的,把关工委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亲历亲为,很有成效。同济大学关工委的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创造出很多好经验,组织制度建全,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常务工作班子,起到了持续的推动作用。分会设兼职秘书也是首创,值得推广。他说,同济关工委的品牌、平台、载体建设也很出色,三区融合共同育人和师生面对面谈心交流都有发展,特别是关工委网站,建的早,有特色,是很好的抓手和载体。他高度赞扬同济老同志的事业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马锦明对五年来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对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马锦明在讲话中提出三点希望:第一,切实履行政治责任,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要以深入落实教育部党组〔2009〕20号文件精神为抓手,高度重视关工委建设, 各级党组织要不断增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加强领导、切实重视关工委建设,充分发挥“五老”(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党员、老模范)的政治、经验、时空、亲情等各方面优势,切实提高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各级党委大力支持关工委工作,努力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要支持关工委大力推进特邀党建组织员工作,拓展关工委参与学校党建工作的领域,同时,要支持关工委全面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平台和品牌建设。第三,继续加强关工委建设,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要进一步推进关工委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关心老同志。

    马锦明指出,关工委工作坚持在党委领导下,以现职党政领导为主导,以老同志为主体,以职能部门为依托,以深化特色项目、创建品牌项目为抓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围绕学校“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按照学校“十二五德育规划”的要求,以培养专业精英、社会栋梁为目标,积极参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党建活动,拓展学生志愿者活动以及帮助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共同构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格局,不断开创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

    会上,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分会主任黄翔锋,土木分会常务副主任陈忠延,外语学院分会兼职秘书王小莉,马克思主义学院曹丹仪分别代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兼职秘书和学生作了交流发言。

 

附录1:关工委工作报告

 

回顾总结、开拓创新、持续推进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

金正基

2014年11月28日

 

各位领导、来宾、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2009年4月,我校隆重召开了2005—2008年度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至今已五年多。五年多来,围绕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2009】20号文件精神,我校关工委在上级关工委指导、校党委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为,立足基层、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不断拓展工作领域、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老专家、老教授、老同志的作用,为青年大学生健康成才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下面简要作一回顾、总结。

 

    一、以工作平台为抓手,完善特色工作经验,助力青年成长

    学校关工委组织健全,近几年骨干队伍年龄明显下降。关工委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探索创建了有同济特色的“一键在手”、 “两面相对”、 “三区融合”、“ 四方宣讲”、“五彩校园”、“学生党建”等有效的工作平台。

    网站建设稳步提高。利用网站平台做“关心”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载体。我们抓住机遇,较早进入“网络”这一阵地。网络以其高效及时、形式灵活多样,不受时空、场地限制的特点,有利于老同志不出家门就能开展“关心”工作,利用“空中桥梁”不断地给青年大学生传送精神食粮。多年来,网站编辑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定期交流,适时培训和调整,凝聚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网站编辑水平。已连续5年在网上开展阅读活动,共有4594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写出心得体会2657篇,有52人获奖,118人次的关工委老同志参与了“网上阅读”活动的评卷阅卷工作。我校的“网上读书启新路”被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评为示范特色项目。2012年10月,我校关工委圆满地承办了全国24所高校关工委网站工作研讨会,通过会议交流沟通,相互促进,获得了兄弟学校好的经验。

    网站还利用自身优势,先后组织学生采访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摄制视频,在网上发布,在抢救“同济元素”方面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拓展新平台——搭建了“师生面对面”交流平台。这是在部分院系设立“谈心屋”、“心语屋”后,由学校关工委举办的全校性老同志与学生面对面谈心交流的活动。每次活动都要根据重大节庆和当前形势制订交流主题,参与活动的老同志都是有备而来。

    2009年10月成立至今,开展谈心交流的内容涉及:新生入学、专业学习、党的建设、校园文化、情感问题、核心价值观、民主与自由、公平正义、社会保障、生态文明、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等53个主题。有192人次的老教师与来自26个学院(系)的1366名学生(其中博士研究生17名、硕士研究生177名;学生党员444名、团员和班干部922名)坦诚沟通、理性交流,受到同学们欢迎和肯定。

    “三区融合﹒共同育人”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推进。我校环境学院、土木学院、航空学院、法政学院、外国语学院、医学院、生命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汽车学院、软件学院、建筑城规学院、物理学院分会发挥学科优势与特色,分别与相关中小学及社区开展了“三区融合﹒共同育人”关心下一代工作。一批又一批关工委老年志愿者和大学生一起走进中小学校区、走进街道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大手牵小手”活动。

    学院和结对中小学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有新的进展。航空学院与同济中学、五角场街道2013年正式启动了“同飞蓝天”关心下一代项目;环境学院、外语学院、航空学院大学生到结对中学所在居委会国权北路居委、蓝天居委、市光居委担任“见习居委干部”;文法联合关工委分会已组织了五批大学生担任结对中学的校外辅导员工作,使该项工作步入了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建筑城规学院与同济一附中正式签约,共建我校第八个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2013年12月,校关工委与杨浦区关工委、杨浦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共同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三区融合﹒共同育人”关心下一代工作研讨会。2014年暑期,校关工委与杨浦区关工委、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共同举办了“老少共筑中国梦”科普夏令营活动。

    报告团队伍扩大,工作方式有创新。报告团采取集体备课制度、定期讨论等工作机制,创新了工作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紧跟形势围绕主渠道开展工作,为贯彻校党委领导“创建节约型校园”的指示精神,报告团群策群力,调查研究,精心备课,主动联系二级学院进行宣讲,收到较好的效果。报告团还创办电子刊物《报告团动态》,及时通报活动情况。近几年,报告团知名度有所扩大,去年浙江省桐庐县邀请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专程赴桐庐中学作题为“大学何为”报告,受到地方领导及广大中学生的好评。

    校园文化组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把“学生感恩教育”作为切入点。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懂得感恩,校关工委与党委学生工作部一起商定,每年在新生中开展此项活动,并将“对新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纳入迎新教育系列活动;在内容上,除了“感恩”之外,又结合了“中国梦”、“责任”等主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老同志们一直以此自勉。

 

    二、分会工作有特点、有亮点

    在校党委重视、各学院党委支持下,目前我校已在25个院系建立了关工委分会,实现了全覆盖。

    外国语学院分会在开展传统工作——“心语屋”活动方面,坚持每两周由一名老同志值班,和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学生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班干部为主,畅所欲言,平等交流。交流的主题包括:新党员教育,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大学生活中的困难,心理调适与专业学习,综合能力培养等。

    体育部分会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退休老教师组成教学督导组,对日常教学给予检查和指导,他们检查体育课,检查情况和教师本人直接交流,从教学内容到教法和教学理念进行探讨,肯定成绩并指出不足,使青年教师受益颇深。体育部分会实施的老同志“看课”,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的“青蓝工程”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历史。

    电信学院分会“忘年问道”特色工作持续推进。组织“忘年问道”专家教授与青年学子交流会,就成长成才、梦想追寻、大学生关心时代等话题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老同志的丰富阅历和渊博学识展现了老一辈同济人的风采,促进了青年学生对自我如何适应时代、融入时代,为我国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成就贡献自己力量的思考。

    环境学院分会新型党课辅助教材《环境学院党校党课辅助教材——团结、奋斗、改革、创新》,是学院党委和关工委分会发挥老同志政治优势,助力青年教育的新探索。2013年3月辅助教材正式投入学院党校使用,作为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党员教育、新教师培训的重要教材。

    医学院分会利用暑假同学和老师休息时间,根据少云中学学生的需求,组织主题交流座谈会。针对当前社会上医患关系紧张,互不信任,不少同学高中毕业后多不愿学医的实际,关工委老同志根据自己从医经历,与同学们促膝谈心,互动交流。

    机械学院分会老同志在院党、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成立了青年教师联谊会,为老同志与青年教师的联系搭建了平台。老同志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组织教师与企业界交流,促进高校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很有成效。

    化学系分会老同志参与学生党建工作,与发展对象谈话;参与对青年教师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的指导;参与新生教育系列活动;参与研究生学风建设工作等。

    土木学院分会为了创新“三区融合﹒共同育人”工作,和杨浦区昆明学校联合筹建“中学生科技创意实验基地”,在昆明学校挂牌并在该校专辟实验用房,配置必要的设备和活动器材。

    海洋学院和物理学院分会积极参与今年暑期校关工委和杨浦区关工委联合举办的“科普夏令营活动”,他们细致谋划,精心组织,仔细讲解,赢得杨浦区关工委和广大中小学生的高度评价。

    全校各学院关工委分会长空舒袖,他们“无须扬鞭自奋蹄”,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活动,有力地助推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点,各分会工作得到了各学院党委强有力的支持,得到了各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的具体指导,得到了各分会兼职秘书的鼎力相助。我代表校关工委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关工委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及社会的支持

    校党委对关工委工作高度重视,从各方面给予关心和支持。历届党委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都亲自参加校关工委重要会议,研究和部署相关工作;在校领导关心下,校关工委的办公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每年有一定额度的经费保障。

    关工委的依托单位是学校离退休工作办公室,在关工委日常工作中,离退办负责同志给予了较多关注,倾注了较大热情,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及物质支持。

    和关工委工作联系密切的党委学生工作部,在和关工委的工作联系中,和老同志交往中,体现了较大的热心、细心和耐心。他们承担了很多具体的工作,对老同志非常照顾。

    党委办公室对关工委的每次重要会议都给予了较大关心和支持,事无巨细,党办负责同志都亲自予以指导。

    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也得到了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上海同济建筑装潢有限公司及上海华杰仁爱基金会等单位踊跃捐助,积极支持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体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他们对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关心!

 

    四、工作实绩

    同志们,在部、市关工委的指导、校党委的领导、老同志的无私奉献积极努力下,校关工委脚踏实地,不断学习,不断拓展,不断前进,五年来开展了大量的关心工作,获得了一些荣誉:

     2010年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2011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网上读书启新路”被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评为示范特色项目;

     2012年“探索常务组工作机制,推进关工委与时俱进”被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评为示范特色项目;

     2013年荣获上海市关工委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优秀组织奖;

     2014年荣获教育部优秀征文奖;

    王平、周朝海、沈枋、万腓力、吴德康、蔡林根、陈立丰、欧阳杰等多人(次)受到教育部、上海市、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的表彰。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正是我校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老同志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五年来,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在校党委关心、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2009】20号文件精神,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取得了新的实效,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为了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更进一步推进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持续发展,校关工委于今年9、10月份开展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共评出先进集体11个,先进个人19人,并授予6人荣誉奖称号。

    回顾过去,强我信心,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希望获得奖励的集体和个人,再接再厉,继续发场无私奉献精神,努力再创佳绩!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不断开拓创新,为推进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而继续努力!

    谢谢!

 

 附录2:环境学院分会交流发言稿

 

完善机制 不断创新 努力创建“五好”关工委

——环境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分会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在校党委和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领导和指导下,环境学院关工委分会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立足基层、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以“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立足点,努力以“为大学生和教师真真正正的做实事”为出发点,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积极组织环境院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开展对学院大学生及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指导学生党建、团建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培养青年一代成为身心健康、体格健全的“四有”新人方面,扎实有效的开展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下面我汇报一下近5年来我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分会开展工作的情况的各项工作。

 

    一、党委重视,健全机构,不断完善关工委工作机制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建立健全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组织机构,由院党委书记担任组长,院分管副书记和一号退休老同志担任副组长,院长、分团委书记、离退休老同志等作为小组成员。并安排学工办主任作为具体工作联络人。

    要做好关工委工作,必须吸引更多的优秀老同志关心并参与到关工委工作中来。由于学科特点,我院退休教师多为工科背景。为了优化学院关工委核心队伍,学院的关工委队伍建设不局限于学院内部的老同志。通过外聘等方式,我院的关工委工作逐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多元化的核心队伍:一方面挖掘院内老同志资源,一批热心青年培养的老教授、老干部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如老校长高廷耀教授、顾国维教授、秦忠良书记、许建华教授、朱锦福教授、李国建教授、陈绍伟教授、朱月海教授等。另一方面,积极发现并聘请院外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的老同志参与学院关工委工作。学院先后聘请了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沈枋同志、校关工委顾问、文法学院退休教师王平同志、校外老同志、杨浦区党史办席与齐同志。这些老同志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广阔的视野,积极为我院的关工委工作出谋划策,为我院关工委参与到“三区联动”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学院关工委分会在不断实践与探索中,逐步建立健全必要的制度,以便规范有序开展工作。一方面,认真执行关工委计划、总结制度,每学年开学初讨论制定工作计划,学期中组织学习和工作讨论,学期末进行工作小结。又如关工委工作研讨制度,退休老同志虽拥有育人优势,但由于离开教育教学岗位时间久,需要对80后、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进行了解,并适时调整工作理念和方法。研讨会有助于老同志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另一方面,学院从2003年起,坚持每年组织一次学院关工委工作研讨会,邀请学校关工委领导、学院关工委顾问、兄弟院系关工委老同志一同就当前学生特点分析、如何进一步做好关工委工作等进行深入讨论,通过总结和研讨,把握工作方向,规划好主要任务,为学院关工委工作的扎实推进打下基础。

 

    二、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充分发挥“五老”队伍作用

    “五老”队伍是关工委开展工作的中坚力量,如何结合实际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做好工作是关工委工作的突破口。

    1、老教授成为业余党校教师,全面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学院党委以业余党校为载体,聘请退休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党校的讲课,小组讨论,指导积极分子实践活动。老同志全面参与学院面向本科生开展的“事说心语”、“红色故事会”、“三区联动”、“环境之声”等系列活动。关工委还将工作对象延伸到了研究生群体。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我院每年招收研究生的数量已超过本科生,研究生中党员的比例已达到50%以上。由于研究生来自各大高校,在理论基础和对党的基本理论认识方面存在差异,水平参差不齐。从2006年开始举办环境学院党校研究生新生党员培训班。关工委老同志对研究生新生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入党动机等教育,通过主题报告和分组讨论的形式使研究生新生党员迅速的进入角色,在研究生阶段更好地学习和为同学服务。

    2、薪火相传,教书育人,扎实做好青年教师“传、帮、带”工作。环境学院每年补充青年教师。他们是环境学院的未来,但是对环境学院的发展史不了解。因此从2003年起,学院每年在教师节前,组织当年进校工作的青年教师举行教师上岗宣誓仪式,每次设立一个主题,如“薪火永继,再创辉煌”、“责任、奉献、光荣”等,邀请关工委老同志与青年教师座谈,回顾环境学院的创业发展史,进行师德师风教育,传授教学方法。学院还在教学业务领域中积极发挥老同志的作用,聘请两位老教授担任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两位教授作为督导组成员每学期坚持听青年教师课,发现问题逐条记录下来,反馈给学院,有时还亲自与青年教师本人沟通,指导如何改进。针对现在新进青年教师学历高,工程设计能力普遍差的突出问题,学院举办青年教师工程设计能力培训班,聘请工程设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退休老教师为培训班指导教师,配合学院培养青年教师工程设计能力。老教师们的奉献精神,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树立起一盏盏明灯,照耀在年轻教师的心中,不断的为他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3、三区联动,加强辐射,开展对中小学生环保教育

    我院关工委的工作,还从校内延伸到了校外。2006年开始,学院关工委与政立路三门中学进行校区之间的共建活动,结合我院的专业优势,在中学生中进行环境保护的专题科普。我院选派优秀的博士生、硕士生到三门中学就环境与人的生活,环境与校园发展等方面开展专题讲座,得到了三门中学党政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关工委老同志从选题、课件、授课形式等方面都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指导。

 

    三、整合资源,加强保障,全力支持关工委分会各项工作

    学院党委将关工委工作作为学院的重要工作予以推进,从人员、经费等各方面全力支持关工委分会各项工作:

    1、设立专用活动场地。环境学院房屋资源十分紧张,堪称“寸土寸金”,甚至成为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在这种条件下,学院党委统一思想,为关工委分会工作提供必要资源,通过积极协调、为老同志们落实了工作用房,专门设定了明净楼208室为关工委老同志的工作场地,使老同志来院有集中学习活动的场所。

    2、专项经费保证运行。环境学院的行政经费有限,但学院坚持从每年预算中划拨一定额度的活动经费,把关工委分会活动经费纳入学院年度经费预算,经费预算为6000元。视老同志工作量大小给予适当补贴。同时为老同志订了报刊资料,以及相关书籍,从方方面面创造条件,实实在在地支持关工委分会老同志开展工作。

    3、关心、爱护老同志。学院给予一号老同志每月250元的交通补贴。对参与活动的老同志给予每人100-200元的交通补贴以及活动纪念品和节日慰问。学院党委还会专程到患病的老同志家里探望和慰问,呈现了学院领导重视、老同志有热情、育人工作有需求的良好的工作局面。

    4、整合资源,搭建育人平台。为了更高效地开展关工委工作,结合环境学院工作实际,学院党委梳理和整合学院各方社会资源,为老同志搭建了参与育人的工作平台,更好地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威望优势、经验优势,配合主渠道工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将充分发挥老同志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巨大作用。

 

    四、注重积累,不断实践,推动关工委活动品牌化、常态化

    五年来环境学院关工委分会积极配合校关工委的各项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夯实基础,不断创新,调动老同志的力量,为学院的关心工作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在学校关工委组织开展“我最喜爱的文章”的大型征文活动,在学院关工委老同志的积极组织下,我院参加“我最喜爱的文章”积极性高,影响面广泛,2011年以及2013年学院关工委分会在“我最喜爱的文章”活动中两度获得“最佳组织奖”。

    同时在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过程中,学院关工委分会逐渐将教育对象由学生、青年教师扩展至校外青少年学生。将服务对象由学院、学校延伸至街道、社区;逐步形成了具有环境学院特色的、常态化的活动品牌。

 

    1、 “红色故事会”

    2008年底,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活动中,学院党总支和学院关工委分会以“红色故事会”的形式共同组织学生党员及积极分子报名参加围绕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主题,采用小品、话剧、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歌颂党的方针政策。此次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讲述自己对党对社会深切思考的平台,沉淀出代表学生自身理解的实践菁华。“红色故事会”是一次党组织思想教育的大课堂,学生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化身为了彼此的老师,在讲与听的同时受到双方面的教育。活动受到了各方的高度评价。自2008年至今,我院已经举办了7期“红色故事会”。学院关工委分会的老教师参与其中,从前期选定主体,亲身讲述到后期对学生小组基于指导,参与评比。目前“红色故事会”已经成为学院党员教育的重要品牌。

 

    2、构建“三区联动”大学生成长服务的实践平台

    环境学院关工委分会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党委的不断推进下,现已建立“三区联动”大学生成长服务的实践平台。“三区 ”是指大学学院院区,中学校区和居民社区,“联动”是指关工委的工作从大学走向中学,走向社区,把大学生实践活动从大学校区拓展到中学校区和居民社区。“三区联动”中关工委退休教师为指导教师,大学生、中学生和社区居民成为三区联动的主体,同学们以“绿色环保”为主题,推动绿色社区、绿色校区的创建活动,使大学生们在“三区”这个社会大课堂中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关心中学生的成长,在实际工作中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

    从2003年学院逐步探索推进研究生党员服务进入五角场社区,至2006年在环境学院关工委分会顾问王平老师的牵线搭桥下,我们与三门中学进行共建活动,到目前,学院已与同济北苑与五角场街道国权北路社区共建,后又拓展到文化花园、同济新村等社区开展“让环保走进生活,让生活更加环保”的环保知识、节能减排、绿色消费、循环经济理念和知识的宣传,推进关心下一代教育工作深入发展。开展了“世博与环保”巡回展、“迎世博五角场街道社区居民环保意识调研”,组织了环境与自然、环境与人、环境与校园环保科普讲座、指导中学生开展环境保护小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五角场6个社区的居民共100多人听取讲座,讲座受到好评并受到五角场街道的再次邀请,继续为其他社区开展讲座。十一年来, 600余人次参加了社区共建活动, 1500多人次研究生党员参与了活动,1000多名中学生听取了讲座,700多人次中学生参观了同济校园,指导了200多人次中学生开展科普实验,由研究生设计并指导的一项科技实验进入上海市生物与环境论文竞赛决赛,三门中学与学院“走进大学”系列活动入选杨浦区2011年“走进大学”优秀项目。活动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昆明中学等多所中学邀请学院关工委老同志和研究生党员开展环境保护科普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得到了五角场街道、同济大学以及三门中学的关工委的大力支持,推动了我院关工委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

 

    3、党校系列活动

    学院业余党校是为党组织培养、教育并输送优秀人才的育人基地。在前期的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学院聘请关工委的老同志担任我院业余党校的兼职教师,全程参与积极分子在院党校中的学习。鲍成立、陈绍伟、朱月海、王平、秦忠良、许建华等一批老教授、老专家,积极参与并认真指导,从大组、小组讨论到实践环节,从集体座谈到个别谈心,老同志们在中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李国建老教授为党校学员所做的“个人成长经历与大学生成才报告”,非常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起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意义,不少学员在之后的思想小结中都感谢李老师的谆谆教诲,有同学写到“是李老师教会了我怎样去做一个好人,不用去管别人的眼光,不求轰轰烈烈的事业,只要心平气静地做好每一件事,就是最大的成功,就是最有意义的人生。”学院关工委还开展了老同志和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子”的活动,以一个老同志固定地和几个积极分子结成对子的方式来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现在我院已有10多位老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结了20个对子。老同志平时经常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每隔一段时间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党、认识党,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会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结对子”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院关工委老同志还以班级“顾问”的形式参与班级活动,老同志们积极参与班级党章学习小组组织的各项活动,对青年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教育。

    退休党支部发动党员同志交纳“特殊党费”,为青年学生购买思想政治方面的书籍等,体现了退休党员关心下一代的一片心意。老同志这种奉献精神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让青年学生很是感动,他们为这种真诚所感染,在生活中更加学着去关心别人。

 

    五、努力探索,不断创新,开创关工委工作新局面

    环境学院关工委秉承增强创新意识的理念不断创新,让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开创关工委工作新局面。

    2009年开始,在学院党委牵头下,环境学院关工委组织学院退休老教授朱月海、原环境学院副院长朱锦福教授、原环境学院党委书记秦忠良等老教授、老领导尝试和探索撰写环境学院党校党课辅助教材。他们采访了学院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如学院顾国维、高廷耀等老教授,撰写环境学院发展历史中的精彩案例和事例,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党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与党的发展历史和现阶段的形势与任务密切相结合,并结合学院先进事迹、教学与科研实践中的生动实例编撰成《环境学院党校党课辅助教材——团结、奋斗、改革、创新》,精彩展现了学院在建系60周年、建院25周年的发展之路、人才培养、学术人生等方面的故事和历史,凝练了学院精神,并于2013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围绕教材的相关征文已经收到106篇,有300多名党员参加了10余场次的专题讨论,在400多名大学生中进行了传阅。学院也给每位新进青年教师发放了一本教材。很多青年教师认为这本教材有助于他们深入了解学院历史与文化,从老教授老领导的一个个故事中看到了人生发展的方向,备受鼓舞,激励他们努力奋进,为学院发展做出贡献。很多学生阅读之后撰写了读书心得,反响强烈。2014年4月,该教材荣获上海市教委系统颁发的“党课教材编写”特殊项目奖。

    在总结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学院关工委分会以研究带学习,不断深入思考关工委分会的工作方法。2014年关工委分会申报的项目《高校关工委分会参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与研究-以环境学院为例》在上海市教委获得审批立项。

 

    六、两点体会

    1.党委重视 健全组织 建立制度是基础

    党委的重视是关工委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努力掌握关工委工作的特点,在不断实践与探索中,逐步建立健全必要的制度,以便规范有序开展工作。如关工委例会制度,每学年开学初讨论制定工作计划,学期中组织学习和工作讨论,学期末进行工作小结。又如关工委工作研讨制度,退休老同志虽拥有育人优势,但由于离开教育教学岗位时间久,对80后、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了解不多,工作理念和方法不一定适合当代大学生,研讨会有助于老同志了解情况,掌握信息。近年我们都邀请了学校关工委领导、学院关工委顾问、医学院、电信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单位关工委共同研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这些做法都有效的推动了关工委工作。

 

    2.壮大队伍 形成合力是保障

    新时期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具备相应的政治素质、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多学科知识的素养。针对我院退休老教师基本都是工科背景这一特点,学院党委一方面挖掘学院潜力,同时外聘资深老同志为我院关工委顾问。通过适当借助外力,积极挖掘各方面的人才,壮大队伍,体现出学科交叉和多元化的特点,通过整合力量,在思想教育方面形成合力,既齐抓共管、凝聚合力,又各司其职、共同配合,是关工委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几年来,环境学院关工委分会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老同志的积极参与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新形势下,环境学院关工委分会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努力提高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水平。

    谢谢大家!

 

 

附录3:老同志代表陈忠延发言

 

让老同志的余辉在关心下一代的事业中继续发光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最近号召全国的老同志发挥好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好声音,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好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要鼓励广大老同志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到土木工程学院志愿担任关工委工作已整整六年了,六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使我深深地感到老同志从事关工委工作的不可代替性和特殊性。我的主要体会是:

 

    一、发扬奉献精神

    其一:做关工委的工作是要一点奉献精神的。我是一个具有3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立德树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一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战略国策。应当得到全国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参与,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当义无反顾地担当起这个责任和义务。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理念和信仰,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老同志退下来,足可以过点清闲淡泊的生活,但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智慧是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做关工委工作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只需要一点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是一个共产党人事业心的彻底表现。

    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中曾说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老同志一身清风,需要的就是明志,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把自己的老有所为,同教育培养下一代的事业结合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明志”。

这是我志愿参加关工委工作的第一个理由。

    其二,我是一个有43年教龄的教师,我在同济大学已经待了48年,亲身经历教育事业的风风雨雨,亲眼目睹教育事业的正反教训和蓬勃发展,我深感教育和培养人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我从教43年,门下弟子三千,不乏大批“领军人物”“优秀代表”。对此,我内心十分欣慰。改革开放以来的青年一代,聪明能干,有理想,有抱负。学校中也有不少“学霸”,“电脑大王”。不少女同学能歌善舞,会演奏数种乐器,可担任节目主持人,真可谓是人才辈出。不过我也曾经陷入过深思,为什么成绩好不一定能成材?能力强不一定能报国?现在有许多的精英人才,出国不归,在为他国效力,这是我们教育事业的一种损失,对此我深表忧虑。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要教育青年懂得“精忠报国”,我想是十分有道理的。

    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看到当今世界争夺人才的严峻形势,一定要教育青年一代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之梦,实现强国之梦,打赢一场人才争夺战的有力制胜武器和法宝。

    大国之争,最终是人才之争。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曾精辟地论述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重要命题,他讲:“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个时期世界观的养成非常重要。”

    当前,对青年一代的教育特别要注意到,西方的一些势力,正把他们经过精心包装的所谓“民主,自由,平等”之类的陈词滥调,利用网络塞给一些国家,极力煽动这些国家的青年首先起来搞什么“街头政治”,“橙色革命”,“阿拉伯之春”等各种反政府活动,结果造成从西亚到北非,从地中海到欧洲内陆,一些国家内乱不断,生灵涂炭,甚至国家分裂,最近在中国香港地区,以大学生为主所发动的所谓“占中”行动,也是一个明证,其结果是给香港的政治稳定和经济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面临这种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更要求我们广大的老同志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政治警觉性,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入侵,增强免疫力。

    这是我志愿做好关工委工作的第二个理由。

 

    二、恪守敬业精神:

    老同志退下之后,生活特点是空闲松垮,但参与关工委工作之后是空但不能闲,是松,但绝不是垮。因此,必须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内容,才能有所为作为,才能当好配角。土木工程学院党委,注意到这一点,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围绕学院培养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做了如下安排:

    1.建立院思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院党委牵头,组织学生总支,学工办和关工委同志参加,定期研究和安排学生工作,并让老同志承担一部分工作。

    2.搭建各类活动平台,出版工作简报,举办讲座,论坛,研讨会,开设“心语屋”,开放“大学生社区建设”,“老教授访谈”和“三区联动,共同育人”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使老同志的参与和介入显得既游刃有余又十分轻松和谐。

    3.开办好学院的网站,并设关工委专页,使关工委的工作和活动内容经常和网友见面,咨询和互动。

    4.及时调整关工委成员组织,充实新生力量,配备专职秘书,使关工委的工作得到可持续的推进和发展。

    5.完善关工委人员的办公条件,并在活动经费上给予充分保证。

    以上各点,均是能使老同志恪守敬业,调动积极性,持续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

 

    三、注重创新精神

    1.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个永盛不衰的事业,要在同级党委领导下不断探索,实践,再探索,做到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而创新的核心是要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在高等学校里,老教授的学术优势,学历优势和与人格优势也必须得到重视和发挥。土木工程学院现有本研究生4700余人,加上青年教师已达5000余人。关工委在人数上明显处于劣势,据此,院党委研究决定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做法,以党建工作为抓手,老同志以“党建指导员”身份,下到年级班组,首先抓好班级干部,党员和积极分子,此举称为老同志的“种好责任田”经验。

    我们体会到,党建工作是一个龙头,只要干部好,党员就好,党员好,积极分子也会好,于是整个班级风气就会蒸蒸日上。

    老同志对党建工作,一般都是比较熟悉的,例如,学院分党校,小型党课,审阅入党志愿书,预备党员谈话等活动。几年来已审阅了几百份入党申请志愿书和同数量的预备党员谈话。对摸清学生党员的政治倾向,思想特点和组织要求有很大的帮助。

    2.发挥关工委中老教授的学术优势,对促进工作创新也很重要,高等学校要求加强不同专业的交流和互动。这几年学院老教授对本科生开设了诸如“建筑与艺术”,“建筑与道德”以及“建筑与法律”等讲座,吸引不少外专业的学生听讲,对扩展思路,丰富学科交叉与互补起了良好的作用。

    3.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注意各种媒体及舆论的动向,对指导及改进关工委的工作有很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我本人从事关工委工作的三点体会。

    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已经进入一个新常态。1961年,毛泽东同志在“登庐山”一诗中有二句名句:“暮色苍茫看劲松,无限风光在险峰”。 2014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引用了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名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作为勉励。

    我想我们老同志虽已入暮年,但仍要象挺拔的青松和漫天的晚霞一样,永葆政治本色,积极参与,投入和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附录4:兼职秘书代表王小莉交流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来自外国语学院学工办的王小莉,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代表全校基层关工委分会的兼职秘书来发言。我从2006年开始在外国语学院担任辅导员一职,不久就担任了学院关工委分会兼职秘书一职。在这几年关工委秘书工作中,我体会最深的,概况来说,是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沟通

    学校关工委、学院党委、学院关工委分会、学生群体,是关工委兼职秘书在开展工作中要经常打交道的工作对象,因而要想工作顺利运转,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做好桥梁和纽带是关工委兼职秘书必须具备的能力。

    1.做好校关工委与学院党委、学院关工委分会的沟通工作。学院开展关工委工作,需要围绕中心,紧密配合学校关工委各项工作来开展,作为一名关工委兼职秘书要多主动与校关工委、学院党委、学院关工委的老同志多沟通,多向他们请教,对于各项工作要上传下达,做好具体的牵线搭桥工作,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2.做好关工委工作与学生群体的沟通工作。关工委工作最终的落脚点在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工委各项活动的开展也应该围绕高校的整体育人目标,充分发挥关工委配合补充的作用。作为一名关工委兼职秘书,一名学生辅导员,应该充分发挥自己身份、环境优势,在关工委工作与大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主动地将老同志的优势与学生的需求实现对接,采取有效的形式和方法,将学生工作内容与关工委工作有机结合、融合,形成共同做好学生培养教育的强大合力。就外国语学院的工作开展而言,早在2003年就依托关工委老同志建立了“心语屋”,由关工委老同志轮流值班,发挥关工委老同志在政治、经验、威望、时空等方面的优势,为青年学子解疑释惑;学院关工委一号老同志曹英多老师为学生党员联系了各类党建活动的实践基地,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在居委会担任“实习居委会干部”、在结对中学担任“实习班主任”等职务,拓展了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

 

    第二个关键词是:服务

    参加关工委工作的老同志,他们工作有热情,他们对年青学子的成长充满了关爱,我记得一位参加关工委工作的老同志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已经70多岁了,虽然年龄大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只要和青年的学子们在一起,我感觉又回到了青年的时代,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劲,想把自己知道的统统都告诉这些学生,让他们少走弯路,多取得些成绩”。老同志的这种精神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他们无私奉献,我觉得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继承和传承这种精神,像老同志学习,用自己的“热心、爱心、耐心、细心”和“脑勤、手勤、腿勤”全心全意地为老同志顺利开展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这些工作可能是零碎的,可能是每次活动前与老同志对活动主题的商量、工作计划的撰写、活动流程的反复确认、为老同志通知好学生、安排好活动的时间地点、准备好茶水、记录的笔和纸、活动照片的拍摄、活动小结的撰写等。但是我觉得只有认认真真地做好这些零零碎碎的常规性工作,才能为关工委工作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个关键词是:收获

    在做好沟通与服务工作的同时,我自己也收获了很多。关工委的老同志不仅仅是在关心着青年学子,他们也在关心着我们青年辅导员的成长。他们的人格魅力使我深知一名教师的责任与使命;他们的循循善诱、极富耐心使我认识到也要如此对待我的学生们;他们对青年老师的关心、爱护与鼓励使我鼓起勇气面对工作和生活中各种困难,更加坚定做好一名学生辅导员,做好一名关工委兼职秘书的信心。不仅如此,担任关工委兼职秘书的这几年,在老同志们的帮助与鼓励之下,我还开始试探性从事关工委工作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如结合外院多年“心语屋”工作经验,发表论文《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以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心语屋”为例》,并成功申请到2014年上海市老干局的课题《高校关工委参与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作用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实际的学生工作,对于解决学生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起到积极作用。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工作心得体会,我感到,关工委分会兼职秘书的岗位非常重要。做好秘书的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有大局意识,要有组织协调的能力;要有对老同志的崇敬之情和深厚感情;要有尊重老同志,善于向老同志学习的思想;要有全心全意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服务的精神;要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有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谢谢!

 

附录5:学生代表曹丹仪交流发言

 

    尊敬的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的学生曹丹仪,很荣幸作为文法学院的学生代表在这里进行发言。首先,我谨代表文法学院的所有同学在这里郑重地感谢文法联合关工委的各位老师,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感谢你们在退休之后重返校园用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无限的关怀,为我们的成长成才服务,给予我们动力和智慧。

    我是2013至2014学年第一学期党校培训班的优秀学员,并于2014年6月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在党校学习中,关工委的各位老师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各个小组与我们这些学员一起学习、讨论以及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我们学习理论和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在小组讨论中,他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和我们一起学习党章、全国党代会报告和《共产党宣言》,带着我们一页页地阅读,进行细致深入地讨论,有一些老师还自己准备资料无偿分发给同学们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他们带领着我们参观龙华烈士陵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他们年事已高,但不辞辛劳地策划参观活动,在过程中坚持一路给我们生动地讲述英烈们的事迹,整个过程甚至都不曾坐下休息,还有一些老师一星期要带领两三组学员进行参观;在采访老同志的活动中,老同志们与我们分享交流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会,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亲切与和蔼。在党校学习之后,老师们还时常地了解我们的学习生活动态,了解我们思想的变化,还赠送我们书籍,鼓励我们进步。我尤记得在开班仪式上关工委老师对《共产党宣言》的解读,他慷慨激昂的讲话激起了我理论学习的兴趣;在感动于英烈的英勇事迹时,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入党动机,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仅仅只是为自己而活,那会变得毫无意义,只有为人民、为国家做一点事情,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2004年以来,关工委带领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中小学和街道社区,形成了大学校区、中小学校区与街道社区“三区融合”对青少年开展“关心”工作的新体制,创建了“三区融合、共同育人”的工作平台。从2009年开始,文法联合关工委先后有四名老师参与这项工作。我于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担任了三届“同济大学与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共建教育实践基地”校外辅导员。在这一活动中,关工委的老师们不仅亲力亲为参加研究和制定工作计划,参与组建校外辅导员队伍,还与校外辅导员、中学生一起参与主题班会和其它一系列活动,他们是我们与杨教院附中之间的桥梁,起着协调作用,保证我们的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以及保障辅导员们的权益。作为常规活动的附中同学参观同济大学一直由关工委的老师组织,从规划校园参观路线到车辆的进校证,事无巨细,都亲力亲为地完成。在校外辅导员的培训工作中,他们为我们搭建沟通学习平台,并向我们一再强调要在辅导员工作中提高思想觉悟、增长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关工委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这些辅导员都拥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通过这一经历,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心灵更加清纯透彻,对奉献过程中得到的快乐感受也更加深刻,真正地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无论是党校学习还是担任杨教院附中辅导员都让我受益良多,而关工委的老师们更是让我感动非常,他们的年纪都在70至80岁之间,克服了病痛、时间、距离等种种困难,不计报酬,我想他们是因为对党的教育事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对培育下一代健康成长有着满腔的热情,才能如此。关工委的老师们不仅为我们搭建好的学习实践平台,在活动中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渊博的知识基础为我们做指导,同时他们本身为关爱下一代工作作出贡献的这种精神和行为就值得我们大学生尊敬和学习。我相信,在学校和关工委老师们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勤奋进取,为学校、社会、国家贡献一份我们的力量。

 

 

 

荐稿人:xcq  2014-12-09  执行编辑:gcq  2014-12-09  责任编辑:xwf 2014-12-09

0
 

上一篇关心下一代工作简报第4期(总第117期)
下一篇关心下一代工作简报第6期(总第119期)

相关新闻: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